03.02 為什麼明以前封王都以秦王趙王魏王等命名,而清朝封王卻以恭親王、禮親王等命名?

236198783


看了一圈答案,發現大多是答的文不對題的,所以儘管有很多回答了,但我還是想來說兩句,題主問的其實是清朝的王爵封號名稱的問題,很多答主都沒有真正說為什麼清朝的王的名號,不再用古代的國名,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當封號。在我看來,原因是清朝建國之初,跟其它朝代不一樣,後金時代的清朝,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一個奴隸制國家,沒有分封建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奴隸制國家的財產是人口,不是土地,所以分封是有的,但建國就沒有了,這個傳統導致了清朝後來不再以古代國名或地名來給作為王爵的封號,真正的原因就是這個。

上圖是故宮所藏的醇親王金印和印文

回顧一樣歷史哈,清朝以前的親王爵位的封號,基本上都是以“郡國”地名為封號,通常來說,封王的時候的那個封號,是有等級的。最高等級的就是用春秋時代的大國的名字來封,如秦王、晉王、齊王、楚王等,次一點就是春秋時代的一些小國,如宋王、魯王等,再次一點就連春秋時代的小國都算不上的,只是後來的州名的,如湘王、桂王等等,這是模擬古代的分封建國之制,親王的名號都是以地名作為封號。而且這些地名實際上是顯示等級的。比如朱元璋的兒子,秦王朱樉地位就比魯王朱檀高,至於在南明時候,當了永曆皇帝的桂王朱由榔,等級就更低了,因為他只是一個州名。

儘管其實後來所謂的分封建國早已名存實亡了,其實不是清朝的時候,才不讓親王去京城以外建國的,唐宋時代的親王,也都是隻有封號而不建國,以致於唐代的親王,都已經不去封地了,如唐高宗本來封晉王,但他並沒有去今天的山西省當過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混日子,宋太宗也當過晉王,實際上他也沒有去過今天的山西省當王爺,而是一直留在京城當開封府尹,雖然如此吧,但唐、宋時代的親王跟自己封號相同的那個地方仍然是有形式上的聯繫的,比如宋光宗被封為恭王(這個恭指的是地名恭州,跟清朝的恭親王的那個不一樣哈),每年恭州的地方官在宋光宗生日的時候要派人來給他送禮,當然,後來宋光宗當了皇帝,立即把恭州從升級為“府”,因為當了皇帝他特別高興,所以給恭州賜了個喜慶的親名字——“重慶”,這就是現在重慶市的地名的來歷。

故宮所藏的宋光宗畫像

明朝雖然恢復了親王到封地去的做法,比如朱棣是燕王,確實是在北平做他的王爺,不過明成祖造反成功以後,為了防止親王跟著他有樣學樣,基本上收回了親王在封地的權力,親王們實際上只是人住在封地,並不管事,按明朝的官說,這叫“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那麼清朝的封爵制度其實並不特別,跟唐宋是差不多的,惟一的不同是,沒有像以前那樣出現地名式的王爵,如秦王、晉王之類的,而是用一些好聽的字來作封號如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怡親王等等,這是因為清朝建國之時,其實還在關外,當時的後金國的體制,還不是“封建國家”,而是“奴隸制國家”,後金體制看重的是人口而不是土地,所以分封的時候不是“封地”,而賜予人口,所以清朝的封爵制度就來了個根本性的變革,按清人的說法,叫做“諸王不錫土,而其封號但予嘉名,不加郡國”。因為它沒有分封建國的傳統,所以再像之前的朝代那樣用古代的國名來作封號就沒有意義,至少連上面我們舉的那個宋光宗跟重慶地方的那種象徵性的意義都沒有了。


只愛潘多拉


清代封爵經歷了兩個時期,一是在關外割據的時候,二是定鼎中原之後。

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冊封諸王。封代善禮親王、濟爾哈朗鄭親王、嶽託成親王、阿濟格封武英郡王、多爾袞封睿親王、多鐸封豫親王、豪格封肅親王等。這個階段,其控制區域有限,對於那些古國名的地區距離還很遠。當時也未必有信心能夠逐鹿中原,求得偏安一隅,進而如遼金之盛,可能就很滿足了。所以這個階段的封爵名號選用了吉祥詞語,如鄭、豫,也不會是古國名。至於每個封號的用意,只有皇帝本人心裡清楚了。

滿清佔領中原之後,前期封爵制度也不規範。但能看出並未採用古國名,而是延續了入關前的吉祥詞語。至乾隆四十三年,才重新梳理了之前的歷朝封爵,明確了八大開國鐵帽子王的世襲罔替,恢復了最初的封號。

相對於前朝宗室制度,清代對皇族是完全集中養起來,不給封地,爵位自親王以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後兩個又分為是否入八分,這些都是超品的。作為臣子,旗人還有機會封到公爵,漢人一般也就止於侯爵了。這些宗室都被分別安置住在北京和盛京兩地,實際是被皇帝監視著。原本按照八旗制度,高級宗室都有自己的屬下牛錄,但康熙之後漸漸的名存實亡了,各旗的日常管理完全有皇帝委派都統負責。

下圖晚清三大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幾葦渡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實際上,這是一個關於“封建(分封)”制度的問題,而討論制度,不應隔斷,必將其放入制度的發展鏈條裡來做觀察。

當然,制度史也是頗為枯燥的,下面我儘量把王號源流說的明白,且不是那麼難嚼難嚥——

清修《明史》在總結明朝的封建制度時說:

“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這是明代分封制度的優點,如果我們反過來看,那麼古代的王子,是要“錫土、臨民、治事”的。錫土,就是把一塊土地連同土地上的人口、賦稅等,一起賜給某王,以建立自己的“國”。西漢之王侯,皆稱“國”(王國、侯國),王侯之號就是“國號”,是以封土為號。

(圖中灰色的部分都是“王國”/皇帝不稱朕)

去年因墓葬被髮掘而成了一時名人的海昏侯劉賀,原封昌邑王,昌邑是地名,後來降封海昏侯,海昏也是地名(但有學者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海昏”是以評價來定封號,如同南朝齊國的東昏侯)。總的來說,古代分封之號與土地,大體上是存在關聯的,但也有其他的因素的存在。

(劉賀在國內,用昌邑紀年,圖中記為“昌邑九年”。顯示了王在封國內的巨大權利/皇帝不稱朕)

唐宋以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唐代的封王之制已經是“設爵無土”(爵號與土地分離,如李世民封秦王,他並不“王於秦”,其弟李元吉封齊王,也不“王於齊”),這就是所謂的“茅土食邑,多為虛名”。也就是說,所謂“秦王”“齊王”,實際上都是虛名,並無相應的土地與戶邑賜給他。

唐代的王子,有很多不以地望封。如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封王者,有郯王、郢王、棣王、鄂王、甄王、光王、夏王、儀王、懷王、壽王、延王、盛王、濟王、信王、義王、陳王、豐王、恆王、涼王、汴王,多數王號與“郡望”無關;其中李亨(肅宗),初封陝王,遷封忠王,“陝”是地名,“忠”就是美稱了。

(西晉分封諸王。到唐宋時,因為“設爵無土”,已無法畫出這樣一幅“分封圖”/皇帝不稱朕)

再說明代,稍微加詳。

在明朝建國前後,先封勳臣國公(公爵),有以地名封的,如常遇春封鄂國公,鄧愈封衛國公;也有不以地名封,如徐達封信國公、李善長封宣國公。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徐達改封魏國公,李善長改封韓國公,鄧愈改封申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馮勝封宋國公,常茂(常遇春子)封鄭國公——魏韓申曹宋鄭,既是地名,也是古代國名。

據說大將軍藍玉初擬封梁國公,後因罪嫌,降封為涼國公,梁為大國,涼為小國,其間存在等差。由此可見,魏韓申曹宋鄭主要是國名,而非地名。

同年(洪武三年)大封諸王,秦晉燕周齊楚趙魯、靖江等親王,幾乎全部以春秋戰國時代之國名為封。實際上,這些古國名與特定的區位已經形成較高的關係度,以古國名封,也就是以郡望封,如朱樉封秦王,封地在西安,朱棣封燕王,封地在燕京(北平)。

(朱元璋以“塞王”守邊,在明初的地圖上又可以看見一系列分封的圖景了,親藩之號與封地地名存在較大的相關性,這是歷史的倒退/皇帝不稱朕)

似乎明初的分封制度相當完整而嚴密,其實不然。如湯和由侯進封為信國公,這個“信”應該不是地名,而沐英、傅友德所封黔國公、穎國公則是。常遇春二子,一封鄭國公,一封開國公,一為地名,一非地名。

以上都是朱元璋時期的事,大面兒上看,似乎較為整齊,但實際上無一定之法。後世所封國公,也多不以地名,如定國公、成國公、英國公等,皆是美稱,非地名。公爵以下的情況也類此,如文臣封爵者,汪廣洋忠勤伯、劉伯溫誠意伯、王驥靖遠伯、王越威寧伯、王陽明新建伯,僅僅王越、王陽明的封號與地名相關。

與大臣相比,明朝宗室封王,無論是一個字的親王(如楚王),還是兩個字的郡王(如枝江王),全部與地名聯繫在一起。這在明初非常典型,直到英宗時才發生變化,如英宗之子有德王、許王、秀王、崇王、吉王、忻王、徽王。其中德、秀、崇、吉四王,同日封,德王初國德州,與封號一致,但後來改封濟南,就錯位了。又秀王、崇王皆封汝寧,封國與王號不一致。可能是因為封國太多,雖然親王們都“之國”,但王號與其“封國”難以保持一致。後來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比如萬曆皇帝將他最心愛的第三子朱常洵,封為福王;崇禎帝原封信王(信國公的信)等。

由上追溯可見,可知自唐宋以來,王子的封號與郡望已經不那麼緊密了,而清代的封爵制度又有異於前代,其封號更是自成一格。

努爾哈赤初建國時,“以滿語定爵號,最尊者曰貝勒”。和碩貝勒下是貝勒,沒有王爵。皇太極建立清朝後,定宗室爵為九等:一等和碩親王,二等多羅郡王,三等多羅貝勒,四等固山貝勒,五等鎮國公,六等輔國公,七等鎮國將軍,八等輔國將軍,九等奉國將軍——很明顯,清初的宗室封爵制度,除了貝勒,對明朝制度頗有借鑑(明代也分親王、郡王,王以下也是鎮國、輔國、奉國將軍)。順治中,“宗室列爵十等”,增加了奉恩將軍。

乾隆十三年頒定“欽定爵表”,最終爵級確定,前六等為和碩親王、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

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清代的封爵制度與前代不同,首先表現在王號上,使用了民族語言(“以滿語定爵號”),且王號基本上與郡望無關。如崇德元年所封親王,代善為和碩禮親王,濟爾哈朗為和碩鄭親王(這個鄭應該與中原之“鄭”地無關)、多爾袞和碩睿親王,多鐸和碩豫親王、豪格和碩肅親王、嶽託和碩成親王,阿濟格多羅武英郡王,杜度多羅安平貝勒,阿巴泰多羅饒餘貝勒,碩塞多羅承澤郡王等,都是以吉語入爵號。後來所封的怡親王、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等,也是如此。

(怡親王允祥,雍正時封/皇帝不稱朕)

這表明,清代設爵,在參考明制的基礎上,充分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如明代的燕王,王號一個字,就代表是親王,而不稱“燕親王”,清代則將“親王”“郡王”二字入爵號,同時又冠以“和碩”“多羅”等滿語。

清代的王子們,並不全部封王,而且宗室全部集中在京城居住,沒有“之國”“就藩”之例,等於在事實上徹底廢除了“分封”(有封而無分),故爵號裡也沒必要安設地名了。這是清代王號全為美稱的根本原因。(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這個不同首先體現在語言習慣上,按照清朝的語言習慣,秦王、趙王、魏王應該是:秦親王、趙親王、魏親王。是的他們都是親王。如果按照之前的習慣清朝的應該稱為恭王、禮王。並且在正式場合也只稱為恭王、禮王。

所以奕訢的王府叫做“恭王府”而不是恭親王府。

造成這個習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滿族的八旗制度,親王的正式名稱是和碩親王,和碩就是旗的意思。

第二個不同則是本質上的不同,前文中提到的秦王、趙王、魏王他們都是藩王,秦、趙、魏都是他們的封國,國中具有完整的軍政體系,屬於一方政權,他們是作為封國國王存在的。

而清朝的王爵除了清初的三藩(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一律都不是藩王。

事實上這種不同的命名方式並不是清朝獨創的,從唐太宗之後就已經開始出現了。 封國之事,古已有之。至周逐漸演變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當時天子為王所以並無王爵。各等爵位俱有封國,軍政自主,並且日益龐大,中央政府逐漸失去控制能力。就出現了我們所熟知的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其中楚國率先稱王,但當時的王並不是爵位,只是宣佈了他要造反取周天子而而代之的決心,後來各國全部稱王,爭霸天下,最後秦始皇一統天下,自此天子變成了皇帝,王也就成了最高的爵位。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

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其封地稱國(秦國、晉國等),王璽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南明時亦有外姓親王。

爵號直接冠以親王字樣為名的,唯清朝一代,其全稱為和碩親王。

舉凡王朝一統,必然會大肆分封,但這也為王朝埋下了禍根。

西漢有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晉有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

西晉中後期司馬氏同姓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政權而爆發的混戰。以楊駿被殺後衛瓘、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並與賈后對抗為起始,以東海王司馬越奪取大權宣告結束。前後歷時16年,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內訌。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300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這場動亂從宮廷內權力鬥爭開始,而後引發戰爭,禍及社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也加劇了西晉的統治危機,成為西晉迅速滅亡的重要因素。於八王之亂期間,北方各外族乘機趁西晉內部空虛而起兵併入侵中原地區,最終於建興四年(316年)滅亡西晉。之後晉室遺族於南方成立東晉,而北方的中原地區則由外族割據,進入了五胡十六國時期。東晉與十六國南北分裂局面發展至南北朝時期,直到589年隋滅陳之戰後,中國南北才由隋朝再度統一。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只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八王之亂"。

到了唐朝有玄武門之變,其本質是秦王叛亂,只不過結局不同,唐太宗成功了。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鬥爭,李世民集團逐步佔上風,控制了局面,最終李世民設計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據傳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登上帝位的唐太宗,作為既得利益者,他深刻的認識到藩王對於王朝的威脅。所以他取消了封國制,自此藩王有名無實,也就不再侷限於封地命名了。比如德宗李適就曾經被封為雍王。

這個封號與清朝的雍正是一樣的,雍正在未登帝位之前是雍親王。


到了宋朝甚至連王爵世襲都已經取消了,藩王徹底消失了。

直到明朝由於朱元璋只信任兒子,他又重啟了這一隱患諸多的制度,大肆分封藩王。所以說朱元璋開了歷史的倒車。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意識到了藩王對自己的威脅,便著手削藩,但這觸動了各大藩王的利益,引起了反彈,並最終導致燕王朱棣造反,史稱“靖難之役”。 明末清初,滿族政權為了拉攏漢族軍閥,封了四個藩王(定南王孔友德、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後來三藩割據(孔友德早亡),到了康熙平定三藩,藩王最終消失於中國歷史。


丁見龍


初中歷史的常識嘛,非常簡單,兩個原因:

1.為加強中央集權。

2.為大多數人能共享福廕。

漢朝開始有了王的封號制度(詳見《漢書·諸侯王表》)當時中央集權不強,封的王是真的去封邑做王,因此主要是看該王的封地數量、食邑多少、權力大小才是決定該王地位的關鍵。

到了唐代,唐初各位親王因為太宗取消封國制,還會到各州任刺史,但到後來,皆為遙領,並不出閣,都居於京師十王宅,百孫院,使得唐中後期藩鎮割據,唐宗室無力反擊,子孫多次遭殺戮。

清代以前,受封爵位的人靠封邑的收穫而獲得資財。但清代實行“俸祿制”,共有十四等爵,每一等爵位都有自己應享的俸祿,不必通過食邑來獲取自己應得的資財,再分封空有虛名的“地名王”只會不利於朝廷對國家進行共同管理。

另外,清代施行的是“恩封諸王”、“遞降襲爵”制度。除“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以外,其他爵位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這樣,那些天潢近支的宗室子孫都能得到好處。

八大鐵帽子王的地位是一樣的,但是“地名王”的地名卻有高下之分。並且,親王和郡王的級別是一樣的,如果封“地名王”,不僅鐵帽子王是封不滿那麼多地名的,而且封號不公,再加上郡王遞降襲爵的時候就會變得很奇怪,這既不利於宗室內部的團結,也不利於宗室爵位的傳承,因此就改為用吉祥的字號代替地名了。

另附部分清代親王封號及滿語註釋:

莊親王:按巴凌烏 ambalinggu 大方、魁梧

禮親王:多隆烏 doronggo 有禮的、端莊

睿親王:莫爾根 mergen 智者

豫親王:額爾克 erke 雄壯的

肅親王:法豐阿 fafunggu 嚴肅

裕親王:額爾津 elgiyen 寬裕

恭親王:恭納楚克 gungnecuke 恭敬

誠親王:雅爾將阿 yargiyan 真實

淳親王:博爾果 bolgo 清

怡親王:烏爾袞 urgun 喜

和親王:花裡雅喀 huwaliyan 和

成親王:穆騰額 mutennge 有能力

惇親王“經濟 jingji 穩重

瑞親王:佛爾國春 ferguwecun 瑞

順承郡王:達哈蘇 dahasu 和順


純鈞LHGR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中國歷史上的分封制度從來都是以分封到某地建立行政管理機構的。並且這種分封在三皇五帝的時候就自己出現了。中國的百家姓,很多都是地名,就是分封之後以封地為姓的結果。




到了秦末,由於山東反秦勢力的興起,各諸侯國的貴族也紛紛加入反秦大軍。等到項羽推翻秦朝之後,又進行了一次分封,依然延續了封地建政的制度。並且在後來劉邦建立漢朝之後也是郡國並行。這種制度就一直沿用到了明朝。

明朝時期,朱元璋把他的兒子們封到各地做藩王,結果導致了靖難之役。等到朱棣當了皇帝,他又重新進行分封,規定了藩王無旨不得進京,無旨不能出封地等等。但是王畢竟是王,距離皇帝的位子就差一步,誰又能不垂涎?儘管明朝如此提防,還是發生了寧王叛亂,唐王起兵等等事件。



於是,清朝建立之後的封王就採取了封而不建的策略。一來滿清在關外的地方太小,沒法把地都封給皇帝的兒子們。二來就是汲取了歷代王朝的分封教訓,並且規定親王無旨不得出京。既然沒有封地,自然就沒法以地名做為王爵的稱號了。因此,清朝就用了一種褒獎的詞彙來給王爺們冊封。於是就有了睿親王,禮親王,恭親王等等封號。


傅斯鴻


因為清朝的親王是沒有封地的,而且還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能離開京城!雖然好貴,但是卻是受到了嚴格的管制,如果不入朝為官,基本沒有什麼實權。

沒有等地,沒有實權,就不能以地名作為爵位的名稱了吧。像什麼秦王、晉王,那可是真真切切的有封地,有自己的一套行政體系的,比如明朝的燕王朱棣,有封地、手握重兵,而且還有自己的“小朝廷”,權力非常大。在他的封地內官員都是由燕王府決定,朝廷一般都不會干涉。而相比較之下,清朝就比明朝英明多了,清朝的王爺沒有允許不能出京城,更別說可以開府和擁有封地了!



清朝以前的分封,都是裂土封王,而清朝並不裂土封王,有的只有虛名,而且爵位是遞減的,兒子的爵位都會比父親的低一等,所以百年之後,祖先是親王,自己就可能是普通旗民。


既然不裂土封王,那封王只能選擇一些好聽、吉利的詞語了,所以恭親王、碩親王……就出來了。

“親王”是和碩親王的意思,也就是滿族語的王爺,和王沒有區別,在正式場合也不能稱親王,所以恭親王府邸叫恭王府而不是恭親王府。


七夜解說遊戲


實際上王號來源從古代國名轉向吉祥字眼的過程遠早於清代,至晚在唐朝就已經發生過一次。而明後期許多王號也是取吉祥字眼,把這個歸結於清代新制純屬扯淡。


唐代的皇子按慣例封親王,而親王封號的來源除了古代國名如秦、趙、魏等等之外,還有的就是唐代的州名。而州名中的取名緣由很多也是來自吉祥字眼。例如唐玄宗諸子中有儀王李璲、永王李璘、壽王李瑁、延王李玢、盛王李琦、信王李瑝 、義王李玼等等,這些是唐代的州名,但基本都不是古國名。


(在王號中大量使用吉祥字眼的唐玄宗李隆基。明人繪像。)


此外唐初有親王出任刺史的慣例,甚至貞觀十一年(637)一度實行世襲刺史制度,其中就有21名王爵擔任的刺史。但王號和世襲刺史並不一定一一對應,例如吳王恪世襲安州(今湖北安陸市)刺史,但安陸並不是古代吳國地盤。可見“以古代國名為王號”和“實行分封制”之間並無確定的因果關係。只要皇帝願意,可以任意安排某王的王號與封地。




再說到明朝,的確明初封王多用國名及地名,但大約從成化朝開始已經用無明確地名意義的國名,且與封地對應不起來。如英宗之子見浚封吉王,中古的吉州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而吉王府在長沙;世宗之子載圳為景王,明代景州在北直隸(今河北景縣),而景王府在湖北德安(今湖北安陸市);神宗之子常洵封福王,福王府也不在福建、福州,而在洛陽,等等。可見分封制不要求王號一定來自古代國名,更不一定讓封地和封號一一對應。


至於明代最後數個王號信王、定王、永王,如果都在中間加個“親”或者“郡”字註明等級,和清代的王號看上去又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清代的確有多鐸家系的信郡王和永璜家系的定親王、定郡王。


至於清代的王號,實際上和內亞傳統的貴族稱號有關,清入關前很多封號是先有滿語詞、後有漢語翻譯的。但選擇吉利字眼和分封制沒有必然關係。“平西王”從字面上看和雲南也沒有一定關係,清初不還是把雲南省實際封給了吳三桂嗎?


溫長卿


明以前的各個王朝封的王,那可都是有地盤,有士兵甚至可以和中央叫板的名副其實的王。也就是說這時候封的王才是真真正正的王。

他們的地位也就是僅僅比皇帝低一些而已。有足夠的自治權,在漢朝初期的時候,他們甚至還可以選派自己的領導班子,當然到了漢武帝時期,這個選領導班子的事情就給她買撤銷了,統一由中央給地方分派。

一個國家會分成很多地盤,比如說趙國、韓國、燕國、魏國......。皇帝的兒子就會分封到這些地方去當王。

皇帝封他們為王的初衷是讓他們一起幫助自己的兄弟,保衛這個他們共同的國家。

可是,這種看上去很牢固的關係,隨著時日的變遷,也就漸漸的生疏起來,因為這些人都會把自己的王位傳給自己的後代,就這樣傳著傳著,他們這些王,就和中央的皇帝的血緣遠了。

就是因為關係遠了,一旦中央和地方發生了矛盾,這時候就會難免出現兵戈相向的結果。

漢景帝朝的吳楚七國之亂,就是最直接有利的例子。

還有漢武帝朝淮南王劉安的謀反,明朝的燕王朱棣的謀反,這都是王爵對抗中央活生生的例子呀。

到了清朝的時候,為了加強中央的一統。清政府開始對這種制度改革了,他不再以地名來分封王了,而是給你個虛名,聽上去很吉祥的虛名,比如說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

要知道清朝的這些王,既沒有地盤也沒有權利,皇帝用你,你就多燒香拜佛,感謝上蒼吧。

皇帝若是不用你,你也沒有辦法。當然更不可能造反了,因為你的手裡根本沒有兵呀。


史學達人


這裡就做一個簡短的回答!這是一箇中央集權制度不斷淘汰封建制度的過程。

明代之前的秦王、晉王都是王侯裡面的一字王,他們兩個排在第一、第二位置;尤其是秦王,手中有兵權,而且封地十分富饒,有關隘可守。如果造反的話,秦王、晉王是最有可能的,比如李世民就是秦王,手握兵權,發動了玄武門事變,登上皇位。

從漢朝到明朝,是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制的一個過程。周天子時候是分封制度,個地方就是諸侯國,到了秦漢時期;施行的是郡縣制,逐步取消封建制度的一個過程——典型的一個叫法是:削藩。從劉邦以後,分封的諸王裡面,基本上都是皇子。除非邊疆等地方,比如漢朝的南越王趙佗,明朝雲南沐府的沐英,這些異姓王的封地都在邊陲,中央給他們自主權來自治。但是對於中原地區,通過歷朝歷代的削藩和中央集權之後,基本上封的王都是虛名,只是掛一個頭銜,封地裡的實權還是歸於中央派駐的官員。明朝之前發生過很多藩王在地方做大,然後發生叛亂的事情,後來的朝代逐步取消了封地,只給王的稱號,而且秦王、晉王很少用了。

比如在漢朝時期,劉備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但是一代代的傳下來,到劉備就成了草民。到了晉代,晉惠帝是個白痴,造成了八王之亂,各個地方的藩王有實力打破中央的管制。到了隋唐時代,有所恢復。李世民和父親李淵就是唐王,也是異姓王。到了唐代,也分封諸王,但是諸王已經很少有兵權,兵權歸於節度使。中央只撥給節度使少量的軍費,地方節度使自己靠稅收養兵,在之前也是如此。唐太宗時期,李世民能夠管住個地方節度使,並且把節度使來回調防,節度使難以做大。安史之亂的原因就是唐玄宗讓安祿山一直做地方節度使,導致安祿山在本地做大。

到了明朝,朱元璋分封的諸王后,朱允炆削藩失敗。朱棣靖難成功後,直接削藩,分封的王只有虛名。即使到了封地,也會受到地方官員的監視。此時的中央集權制更加成熟,分封的諸王根本不可能在地方做大,所以沒有能力挑戰中央。

到 了清朝,清朝是滿族人,更加運用中央集權制,大家看到的王爺基本上都在京城,這些個王爺有名無實,及解決了分封時候有人抱怨的問題,又解決了潛在對中央集權制的挑戰問題。所以明清兩代後,沒有一字王的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