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香港經濟現在怎麼樣了?

琅玕怪咖


香港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國對接世界重要的窗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經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欣欣向榮。過去二十年,香港的經濟發展依然可圈可點。1997年香港經濟總量為14706億人民幣,位居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第二。

2017年香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26626億港元,同比增長3.8%。香港經濟總量由1997年的1.4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7年的2.66萬億港元,20年間年均增長3.2%。今年一季度,香港經濟增速為4.7%,實現了良好的開局。根據預計,香港全年經濟增速有望維持在3%~4%。這個增速與大陸6%~7%的經濟增速相比,相形見拙。但是,要知道,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香港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行列。2017年香港GDP摺合成美元是3417億美元,位居亞洲各大城市第5,人均GDP高達4.64萬美元,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澳門、卡塔爾和新加坡。所以香港能維持3%以上的經濟增速,實屬不易。

展望未來,香港經濟依然有望保持平穩發展。但是與國內的經濟差距會擴大。1997年香港GDP約佔大陸的1/5,到了2017年香港經濟總量不足大陸的3%,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已經退居到第16位,而臺灣GDP也已經退居全國第6。目前上海、北京的GDP都已經超過香港,接下來,深圳、廣州的GDP也會相繼超過。

當然,香港陸地面積僅1404平方公里,截止2017年,香港人口為741萬,所以能取得這個成績已經了不起了。在亞洲四小龍之中,香港GDP位居第三,人均GDP位居第二。

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是僅次於紐倫和倫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是全球最自由、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是一座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的國際化大都市,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香港未來經濟會發展得更好!


錦繡中源


簡單說,現在香港的經濟就是不溫不火,不死不活,正在和平衰落過程中。

其實香港是怎麼崛起的呢?作為亞洲四小龍崛起的時候,香港最大的優勢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香港當時是原英國殖民地體系在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第二個,背靠中國內地,是1978年之前中國與歐美資本主義世界進行內外經濟貿易的唯一窗口。

第一個條件在確定中國將無條件收回香港主權的時候,英國就已經開始調整和重新部署,逐步將原來由香港承擔的一些功能,逐步轉移到了新加坡,香港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就已經在下降了。

第二個條件,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前,實際上,從1970年代起,就有一些香港的製造業企業通過在廣東靠近香港的地區進行代工生產,再轉而出口歐美市場,從中賺取差價。其中,有些是香港本地資本,有些是一些歐美資本通過香港中轉,進入了中國內地。

1978年以後,全國進入改革開放階段,外資來華設廠門檻降低,一些外資企業就不再需要通過香港中轉了,而是直接進入中國大陸。但是,因為內地相關的配套政策和設施,包括金融體系等還不成熟,所以仍然有大量歐美資本習慣於通過香港中轉。

1992年之後,大陸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而且,經過十多年的準備,內地的一些配套設施也開始逐步健全和成熟起來了,同時英國開始把香港的金融中心功能向新加坡轉移,香港的經濟形勢就開始扭轉了。

更重要的是,在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中,以廣東為前沿,而廣東更多的是以香港為龍頭,香港則以廣東為腹地。而在1992年之後,隨著上海也成為開放前沿,上海身後則是經濟活躍的長三角,加上上海是傳統的工業中心,所以上海的發展很快。

最重要的則是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東南亞經濟造成了比較大的衝擊,香港雖然在內地的支持下受影響相對比較小,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到2000年後,隨著中國全面加入WTO組織,進入全面對外開放時期,經濟進入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期,上海作為金融中心也發展得很快,更多的歐美企業直接把亞太地區總部設在上海,生產則可以放在上海或者長三角其它地區。

上海的發展越快,香港的衰落也就越快。而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尤其是中國經濟總量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之後,香港就完全沒有什麼優勢了。

香港的製造業本來就不多,主要依賴轉口貿易和金融等服務業,隨著這些產業逐步向上海轉移,香港如果能及時調整自身定位,放低身段,融入全國金融體系,在珠三角扮演功能性作用,其實仍然大有可為。結果香港卻選擇了撒嬌,就越來越沒有希望了。


蕭武


一、香港經濟現狀是怎麼樣?

有個大新聞是,去年,香港首富李嘉誠非常罕見的表達了對香港未來經濟的悲觀:

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直言1996年至今,從未試過如今年般「冇乜邊個行業係好」。李嘉誠過去數年均看好中港經濟,惟昨日在長和業績會上轉口風,重申年初時看澹經濟前景言論外,更坦言「今日賣樓情形,甚至我哋嘅零售,係比沙士時仲差」。

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沒有哪個行業是好的”“今天賣樓的這個情形,我們的零售業,比非典時還要差”。

而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認同李嘉誠看法,「如果唔計單一事件,好似沙士、金融風暴嘅影響,睇正常經濟規律,今年真係20年以嚟最差」。

楊宇霆表示,該行預期今年香港經濟仍有2%的增長,不過,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政府開支、基建投資等,私人開支如旅遊業、零售及樓市等經濟重要支柱,表現皆相當疲弱。

二、香港經濟具體指標是怎麼樣?

1【經濟】

據政府數字,香港經濟在2015實質增長2.4%,2014年的增幅則為2.6%,預測2016年經濟增長為1至2%。消費物價繼2015年上升3後,於2016年1月上升2.7%。通脹的上行風險在短期內應該有限。

2【零售】

受訪港旅客人次下跌影響,零售業銷貨額,以名義計,繼在2015年下跌3.7%後,再於2016年1月按年下跌6.5%。

3【出口】

香港貨物出口繼2015年下跌1.8%後,於2016年1月按年下跌3.8%。環球需求疲弱,預期2016年全年香港出口總額與2015年持平。

4【樓市】

樓市指數已累挫15%。恆地(00012)主席李兆基更預期,樓價或在未來1、2個月再跌5%,明年底前再跌10%。

5【鋪市】

差餉物業估價署早前公佈,曾為全球最貴的銅鑼灣羅素街「指標性」地舖,2016/17年度應課差餉租值暴跌四成半。事實上,政府數據亦顯示,舖租及售價亦已見頂回落。

三、香港經濟為什麼會這樣?

香港近年來的經濟困局。主要來自於這麼幾個原因:

一是由於香港過早“去工業化”,經濟發展越來越固化在金融、貿易、地產及其相關行業,隨著內地的持續、深入開放,香港在金融、貿易等方面的優勢正在不斷弱化;

二是香港目前的 GDP 有超過一半是由金融、貿易、地產及其相關行業創造的,但這些行業所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卻越來越少,再加上香港早已“去工業化”,中等收入階層逐漸消失,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擴大;

三是由於港府一味遵循自由市場經濟體制,迎合資本的利益,把重商主義發揮到了極致,投入大、風險高的高科技產業很難有成長空間;

四是由於大量利益集團的干擾,再加上本身的弱勢地位,港府政策難以落地。


四、香港經濟應該怎麼辦?難點在哪裡?

一些學者認為,應該強化港府作用,提高政府權威。

具體說來,推動行業跨區域融合,推動科技創新,尤其要在相對獨立性較強的生產性服務業方面下功夫。轉化自身功能定位,從“引進來”向“走出去”轉型。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機遇,重新打造新的優勢,並不斷強化固有的國際中心地位。

香港經濟的傳統是奉行所謂的“自由放任”政策,七十年代末提出了“積極不干預”主張,被稱為“大市場,小政府”,該主張認為政府有責任基於社會考慮和維持公平而作出干預行動。

到了今天,面對經濟的不景氣和各種社會亂象,“積極不干預”主義早已顯得不合時宜。前任特首梁振英提出了“適度干預”的主張,不過由於社會各界已習慣於過去非常寬鬆的監管,再加上已有利益團體等的干擾,“適度干預”主張實施起來非常困難,這也恰恰折射出了香港未來改革所可能面對的嚴峻局面。


鄒思聰


總體上還是不錯的,近年來都有3%左右的GDP增長,在發達經濟體中僅次於新加坡,難能可貴了。只是香港社會有些問題,收入差距很大,底層老百姓並不富裕,加上居住條件差,所以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富裕……


Radium19656463


香港是外向型經濟,外圍經濟環境好,香港也不會差!如今外圍經濟怎樣?



現在,香港經濟運作良好,失業率歷史最低,股市、樓市昌旺,零售業更是大力回春,服務行業是請人難啊!


用戶57502488098


從趨勢看,香港只會越來越被邊緣化,旁邊的鄰居深圳很快就會把香港甩在後面。在我的眼裡,香港最好的是有金融自由,有很多可以用錢賺錢的機會。香港貧富差距極大,想從窮人階層進入富人階層難度極大。


就要賺錢


  • 香港經濟繼2016年實質增長2%後,於2017年首三季按年增長3.9%。政府預測香港2017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為3.7%。
  • 零售業銷貨額,以名義計,繼在2016年下跌8.1%後,於2017年1-10月按年上升1.2%。
  • 勞工市場偏緊。截至2017年11月為止的3個月的經季節性調整失業率為3%,2016年則為3.4%。
  • 消費物價繼2016年上升2.4%後,於2017年1-11月按年上升1.5%。通脹的上行風險在短期內應該有限,2017年基本通脹率預測輕微下調至1.7%。
  • 香港貨物出口繼2016年輕微下跌0.5%後,於2017年1-11月按年上升8.2%。

香港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是:貿易及物流業(2015年該業增加值佔GDP的22.3%)、旅遊業(5%)、金融業(17.6%)、專業服務及其他生產性服務(12.3%)。另一方面,香港具有明顯優勢可進一步發展的六項產業是文化及創意產業、醫療產業、教育產業、創新及科技產業、檢測及認證產業,以及環保產業。2015年,這六項產業的增加值佔GDP的8.9%。

在直接外來投資方面,香港是極具吸引力的市場。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17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於2016年吸納直接外來投資為1,080億美元,全球排第四,亞洲排名僅亞於中國內地(1,340億美元)。在向外直接投資流出方面,香港於亞洲排名第三位,金額達620億美元,排名次於中國內地(1,830億美元)及日本(1,450億美元)。


香港是在中國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16年底,在中國內地獲批准的外資項目中,44.7%與香港有關。來自香港的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為9,137億美元,佔全國的51.8%。

另一方面,中國內地是香港的主要投資來源地。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字,截至2016年底,中國內地在香港的直接投資存量,以市值計算達4,180億美元,佔所有來源地的25.7%。

香港也是中國內地企業重要的離岸集資中心。截至2016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002家,其中包括H股、紅籌股及民營企業,總市值為約2萬億美元,佔市場總值的63%。自1993年,內地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在香港集資超過5,000億美元。

自中央政府在2009年7月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計劃以來,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迅速擴大,成功推出了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貿易融資、股票、債券和基金。由計劃推行後截至2015年10月,香港銀行處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達21萬億元人民幣,佔全球約70%。截至2016年11月,不計算人民幣存款證,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達6,280億元人民幣,是2009年7月時的10倍有多。

以市值計算,截至2016年12月,香港是亞洲第四大和全球第八大證券市場。香港交易所共有1,973家公司上市,其中260家公司在創業板掛牌。香港股市總市值達3.17萬億美元。


香港是亞太區領先的電訊樞紐。住宅固網和住宅寬頻的普及率分別超過90%及85%。香港的流動電話用戶超過1,700萬,是香港總人口的兩倍以上,其中逾90%是2.5G和3G/4G流動電話用戶。現時全港有44,000個公共Wi-Fi接入點。

香港是世界上備受歡迎的營商及大型會議舉辦地點。每年有超過300個國際會議及展覽會在香港舉行。舉例來說,2005年12月,香港舉辦第六屆世界貿易組織部長會議,並通過香港宣言。2008年12月,香港主辦首個在美國以外舉行的克林頓全球倡議國際會議。


讓瘋子把我帶走


中國門都打開了還需要靠窗口進出?要知道60年代初香港GDP不到上海五分之一 香港就是靠中國大陸特殊時期而作為唯一中介大發橫財的 而且從來自給自足 不交一分錢稅收 隨著祖國內地不斷崛起 香港只會越來越沒落 香港奇蹟已告一段落 畢竟輻射能力有限 打個比方有一艘 10000標準集裝箱貨輪要到中國 以前必須選擇香港 現在廣州上海 寧波 天津 都是主要選項 到了上海寧波港 可以通過鐵路公路長江黃金水道發往全國各地 而卸貨在香港 難道還要通過飛機發往內地?


春風滿小城2


香港應該學日本,把房價打下去,就是逼資本沒辦法在房地產獲利了,資本為了發展,自然而然會想辦法投向高科技行業的,這是資本的本性,香港現在最麻煩的是給大資本控制了,經濟結構給固化了,應該廣開言路,讓多些中產進入政治領域,把房價打下去,才是根本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