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它是一种颠覆了军用飞机传统外形设计的飞机,它是第一种拥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的飞机。它出众的隐身能力让雷达无所适从,它高昂的价格让人叹为观止,它就是有史以来科技含量最高的远程轰炸机—B-2“幽灵”。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实战性能:(B-2A型)

生产商:美国诺斯罗普公司

最大平飞速度:920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9330千米~12200千米

最大载弹量:22680千克

武器系统:可携带16枚AGM-129巡航导弹或80枚227千克的MK82型炸弹,16枚JDMA联合攻击弹药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B-2的研制工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此时的美苏正处于全面对抗之中,苏联战略火箭军机动洲际导弹成为了美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为了能突破苏联严密的防空网,摧毁那些直指美国的洲际导弹发射架,美国空军提出研制一种具备超强隐身性能的战略轰炸机,并将其命名为“ATB”计划。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一番争夺之后,诺斯罗普公司获得了研制合同。在接下来的数年间,军方对整个研制过程采取了异常严格的保密措施:职业军人对厂房进行24小时全程监控。所有的关键岗位上的工人必须定期接受测谎仪的测试。所有管理人员和他们的直系亲属必须为美国籍,所有的生产原料都在夜间用卡车运抵甚至连权限极大的美国国会也只有8名议员隐约知道计划的概况,再这样严格的保密措施下,B-2彻底与外界“绝缘”。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知道1988年美国空军公开了一张B-2的手绘图,人们这才知道“幽灵”的存在。当年11月22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B-2终于与公众见面,独特的外形和神秘的性能让它立刻成为了媒体报道的焦点。在此后的数年中,美国空军陆续接收了21架B-2,它们分别装备于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下辖的第53,第57,第509轰炸机大队。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种现役的隐身轰炸机,B-2最特殊的技能就是悄无声息的隐身能力。用美国人的话说,B-2不用像B-52那样在战区外发射巡航导弹,也不用像B-1B那样低空突防,攻击完毕后再高速撤离。它只是安静地抵达战区,在安静的离开。这并不是开玩笑,一架老式的B-52轰炸机的雷达截面为1000平方米,一架B-1B轰炸机为1平方米,而B-2的雷达截面只有0.1平方米,几乎和天空中的一支飞鸟相当。再配合它超低的红外特征,B-2的攻击足以让地面的防空武器防不胜防。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B-2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大的的隐身性能,主要得益于它的气动布局,发动机超低的红外特征和机表的吸波材料。B-2采用了超常规的的飞翼式气动布局,即只有机翼和机身,没有传统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它将所有的武器都收入到了机腹的武器弹仓中,整架飞机的外形变得光滑顺畅,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大大减小了雷达反射面积。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B-2的4台通用F188型发动机的进气口和喷射口都被放到了机翼上方,地面的红外探测装置就无法捕捉到它的红外特征,B-2的机身上还被涂抹了一层特殊的材料,可以降低雷达波的反射和飞机的热辐射。正是在这些隐身技术的共同作用下,B-2变成了难以捕捉的“空中幽灵”。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除了隐身性能之外,B-2轰炸机12200千米的超远航程和22.6吨的超大载弹量也同样算得上出色。它能够使用美国空军所有现役的的机载炸弹,标准的配弹模式包括80枚227千克的MK82常规炸弹或16枚激光制导的JDMA联合攻击弹药,甚至是16枚加装了核弹头的AGM-129巡航导弹。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按照美国的计算,两架B-2轰炸机,4名机组人员就可以完成过去由16架战斗机,16架对地攻击机,4架电子干扰机和7架加油机的组合编队才能完成的轰炸任务。当然,高效的B-2也有一个大缺点,它的单机价格高达22亿美元,这样的价格足够一些国家装备一个联队的三代战斗机了,大概也只有美国才能养得起这样的“高技术武器“。

空中幽灵B-2 同等重量价格比服役时的黄金还贵 玩的就是科技含量

尽管B-2很早就装备了美国空军,但它一直没有参加过实战,。这主要是因为B-2太过昂贵,美国军方担心它万一被击落,会让美国在损失金钱和面子的同时,还丢失绝密的隐形技术。然而到了1999年,B-2终于还是参加了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此后它又陆续地参加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成功摧毁目标的同时,从未被对方侦测到它的踪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