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发现之旅

在我的家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有一块鲜为人知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水肥地美原始的古文明诞生地,这里曾经是兵家争夺交锋的古战场,这里曾经是边防交通的要塞之地。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和冷落,沉睡在荒漠寂静之中,这个地方是灵武水洞沟,中国石器时代的著名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关于对它的发现和开发,我给大家简单的叙述一下。

上世纪初,我的家乡灵武和其他地方一样也有很多的外国传教士。1919年,有一位比利时名叫肖特的传教士路过水洞沟时,惊奇的发现水洞沟悬崖处有一件披着毛犀的头骨和一块石英石器,凭他所学的简单考古知识判断,这两件物品应当是远古人类留下来的物品,他也就对水洞沟这块区域位置牢记在了心头。1923年,肖特遇见了法国著名考古专家、地质学家桑志华,把自己在中国宁夏灵武水洞沟遇见的惊奇发现告诉了桑志华,桑志华随后联系到“北京猿人”的最早发现人法国人德日进,开始了他们的探索和挖掘水洞沟考古之旅。

1923年6月,他们来到中国后打着“中国农林咨议”的名誉开始在水洞沟考察,对水洞沟的地貌特征和地质岩土进行采集和记录,并搜集到水洞沟附近许多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和鸵鸟蛋皮饰品,装入木箱,运回到国外。由于当时中国处在水深火热的军阀混战、国共内战、抗日外战、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战火,没有人注意到水洞沟的考古价值,水洞沟也自然淡出在人们的视野之外,依旧沉默和荒寂地沉睡在荒野中。

时光进入到新中国成立以后。1960年,中国和苏联的科考专家对水洞沟进行了第二次探索和挖掘,发现了很多古人类使用的石块石器,初步判定水洞沟遗址属古人类早期活动的遗址之地。

1963年8月,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开始了第三次考古和挖掘,领队是“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先生,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发现,水洞沟有旧石器遗址,还有新石器的现象。

1974年,考古专家贾兰坡先生又对水洞沟进行了考古挖掘,但没有形成正式的考古挖掘报告,因此考古界也没有把此次考察列入正式记载中。

1980年夏季,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博物馆对水洞沟进行第四次考古挖掘,通过土壤地质勘探和植物种类收集研究,形成了研究报告并在《考古学报》上发表。中国著名地质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说出:水洞沟不同于一般考古遗址,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闪光点,是中国史上考古探索挖掘最长的一次事业。

2003年8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古人类研究所联合对水洞沟遗址进行第五次科研挖掘,队员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郑州大学、浙江文物研究所、云南文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考古精英,历史四年之久。中国著名地质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对此次挖掘给予“中国旧石器考古的文艺复兴”的高度评价。

水洞沟的历史是一条长河,证明着远古的人们在使用简单的石器与动物进行战斗,用简单的石器用来生活,虽然他们已不在世上存在,但保留下来的物品,证明他们实实在在的在这里生存过。2011年6月18日,水洞沟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通过现场实物和视频实景体验山崩地裂、洪水爆发等场景,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水洞沟,了解古人类的文明,了解我的家乡灵武这块充满朝气蓬勃和魅力四射的过去和未来…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发现之旅

图片选自网络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发现之旅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发现之旅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发现之旅

“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宁夏灵武水洞沟的发现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