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王偉光:改革開放是中國城鎮化成功和城市崛起的根本原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今天在京共同發佈《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6》,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院長王偉光在致辭中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城鎮化成功和城市崛起的根本原因。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

王偉光分析指出,首先,推動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農村改革,實現了農業的發展和農村的繁榮,從而釋放出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通過自帶乾糧、進城務工、戶籍制度改革,使得剩餘勞動力和就地重置非農業成為可能。其次,在信息技術推動下的全球化背景下,對外開放使得境外的企業、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大量流入境內成為可能。再次,財稅體制改革包括分稅改革和十九大之後稅務機構的稅種制度的進一步改革,以及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制度建立,激發了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級政府一方面支持鄉鎮及民營企業發展和對外招商引資,另一方面吸引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東南沿海更好的優勢區位,使得大量內地農村剩餘勞動力與全球的生產資料更多地在沿海城市具體結合,生產向全球銷售的具有成本優勢的產品和服務。中國工業化因為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供給,巨大的外部資金和市場需求以及各級政府競爭性獲得了發展。工業化及其帶來的人民收入的增長、政府稅收增長以及城鎮土地與住房制度改革催生不動產價格增長,帶動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人口遷徙,進而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發展。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推進,成就了中國城市崛起,也創造了中國發展的奇蹟。

王偉光認為,中國城鎮化成功和城市崛起意義非同尋常。中國城市崛起帶動了中國成功實現發展和轉型,1978年之前,中國還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處在最低收入國家行列。2018年中國已經成為製造大國,整體上正在邁向現代的製造大國和富裕城鄉一體的城市社會。40年來中國城鎮人口增加6.68億,40年來中國脫貧人口7億,中國城市崛起加快了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佔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邁入城市社會,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結構形態,也顯著提升了人類的發展水平和整體速度。如果沒有中國城鎮化和城市崛起,全球城市人口超過50%將推遲10餘年,世界可能至今沒有邁入城市時代。

“中國城市可持續繁榮面臨挑戰。在當前與未來,中國城市伴隨繁榮而來的是諸多風險和問題,城市在過快增長的同時導致城市化泡沫的情況放大,城市化在城市發展結構失衡加劇,城鄉之間、城市之間、城市內部之間發生分化嚴重。”王偉光表示,這不僅導致城市發展的不可持續,而且導致泡沫破滅和風險變現,城市化和工業化初期所擁有的關鍵優勢在削弱,包括人口紅利消失,生產成本上升,生態環境惡化,收入差距擴大等等。此外,中國城市發展面臨日趨嚴重的環境,隨著中國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城市越來越面臨發達國家城市和發展中國家城市的競爭性夾擊。

“在人類進入嶄新的智慧時代,科學技術競爭規則發展動力的變化會越來越快,中國城市隨時面臨競爭失敗和淘汰出局的危險,中國城市需要培育強大的核心競爭力。”王偉光說。

王偉光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城市在改革開放中大踏步前進,中國城市40年的成功為未來可持續繁榮奠定了堅強而強大的基礎,也增添了通過發展城市帶動鄉村振興,進而國家整體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偉大民族復興和中國夢的自信。只有持續改革開放,中國城市才能化解過去積累的問題;只有持續改革開放,中國城市才能應對全球競爭中出現的問題;只有持續改革開放,中國城市才能披荊斬棘、迅速實現崛起;只有持續改革開放,中國城市才能戰勝艱險奪取最後勝利;只有持續改革開放,才能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是對改革開放最好的紀念。

王伟光:改革开放是中国城镇化成功和城市崛起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