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刚刚完成140亿美元融资的蚂蚁金服已经建成了以支付宝为入口和平台的医疗服务体系。其中既包括为C端用户提供的报告解读、药品验证、寻药、健康计划、智能预诊等服务,也包括为医疗机构方面提供的互联网运营、医疗服务体系互联网化的服务。

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支付宝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顶尖人才的招募,从而提升支付宝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在此背景下蚂蚁金服接下来将如何布局医疗领域,蚂蚁金服创新及智能服务事业部总经理王博表示,目前除了一切围绕普惠金融来布局外,并未有更细化的内容。

几天前蚂蚁金服的另一举动更受医疗界人士关注。彼时,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也是其对外投资的重要平台上海云鑫宣布入股卫宁健康,落下其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又一枚棋子。

在融资消息发布后不久,王博便在朋友圈发帖,“蚂蚁招聘医疗、大健康、教育等行业数字化转型顾问+生态场景设计师,大白话就是互联网行业BD、产品、运营,推荐自荐通通欢迎!”不难看出,医疗大健康未来或将是蚂蚁金服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实际上,从2014年5月开设第一家未来医院到如今入股卫宁健康,医疗健康已经成为蚂蚁金服整体布局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梳理了蚂蚁金服医疗布局后发现,目前,蚂蚁金服依托于自身支付基因以及其在支付安全、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能力,已经建成了以支付宝为入口和平台的医疗服务体系。其中既包括为C 端用户提供的报告解读、药品验证、寻药、健康计划、智能预诊、问医生、母婴服务、挂号就诊、体检预约等服务,也包括为医疗机构方面提供的互联网运营、医疗服务体系互联网化的服务。王博表示,未来医院刚刚上线时的设想是让医院专注看病就诊的核心环节,让其他的流程服务环节全面搬到线上处理。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蚂蚁金服正在发力布局医疗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王博表示,目前支付宝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布局还缺三个东西。首先,支付宝虽然和医疗、健康类别的服务提供方有沟通和联系,但在纵深领域,比如医疗大数据、肿瘤数据分析和应用,支付宝的市场对接能力依然不够。其次,在人工智能方面,如何智能化识别一个用户需要哪一类医疗服务或者健康服务,对支付宝依然是个挑战。第三,目前平台接入的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较少。

一切布局为了数据

无论是支付宝想要增强的医疗市场对接能力、智能硬件及可穿戴设备接入量等,还是近期蚂蚁金服对卫宁健康的入股,都隐约透露出其在医疗数据方面的野心。

对于布局互联网医疗的企业来讲,药企和保险是目前最主要的两大潜在买单方,而让这两大买单方付费最看重的资源亦是医疗大数据。药企希望通过医疗大数据来更精准推广并销售药品,保险商则希望通过医疗大数据来更好设计保险产品、降低赔付率。

也正因如此,近年来数据成了一种相关企业抢夺的资源。其中,本就扎根医疗行业的器械厂商和信息化企业自带数据光环,不少做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的互联网企业也有了医疗数据来源。相较之下,BAT 等互联网巨头公司虽手握流量与技术,却依旧无法轻易获得相关医疗数据。因此,不仅是阿里,百度和腾讯进来也都在加紧布局医院信息化领域。

按照这样的思路,蚂蚁金服目前的布局逻辑也就更加清晰了。

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保险是蚂蚁金服重要的投资方。其中包括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太平洋保险等商保集团,也包括全国社保基金这样的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因此,如果蚂蚁金服能够通过医疗大数据进行相关支付风险把控,也可以与投资方的业务形成配合。此前,支付宝方面也曾表示,目前其正在打造医疗全生态服务,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完成电子处方、就近药物配送、转诊、医保实时报销、商业保险实时申赔等环节,最终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蚂蚁金服布局医疗业务的部分重要节点

对蚂蚁金服而言,入股卫宁健康只是其布局医疗信息化与医疗大数据过程中较为明显的一步,实际上“阿里系”近年来已经在频频向该领域伸手了。此前,同为“阿里系”的阿里健康也曾入股医疗信息化企业嘉和美康,并深入医疗信息化的核心场景,在互联网医院场景方面为“阿里系”探索并积累经验。在数据层面,阿里健康旗下公司也对淅江扁鹊健康数据有限公司进行投资。而这家公司作为数据平台公司,利用当下先进技术手段合规挖掘数据价值,并在卫生服务、行政监管、便民体验及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多种应用探索和研究。对这家公司的投资无疑会为“阿里系”的医疗数据业务提供支持。

之所以想要更多在平台上接入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蚂蚁金服似乎也是想要更多地获取用户的健康数据。虽然目前智能硬件与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相对专业的医疗数据更“生活化”,并且结构化较差,但依旧是医疗大数据版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蚂蚁金服来说,虽然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明显,但在没有“医疗”基因的情况下,布局大数据依旧步履维艰。

就目前蚂蚁金服的医疗业务来看,背靠阿里的电商基因为其布局医疗产业带来了流量优势。这种流量可以为需求相对低频的医疗服务板块带来更多的订单。按照支付宝合作方之一恒生芸泰创始人袁羽提供的信息,仅2017年4月,支付宝医疗服务板块就产生了600多万UV,并转化为300多万订单。但这种流量却无法转变为用户的医疗健康数据沉淀下来。根据《金融时报》此前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蚂蚁金服目前用户量已增加至6.22 亿。根据阿里巴巴曾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3 月31 日,蚂蚁金服国内活跃用户数已达5.52 亿。这些活跃用户目前依旧无法在支付宝上找到相应的数据沉淀入口,比如常见的体脂、心率变化等。

这也说明,虽然蚂蚁金服一直试图通过“开放”的方式吸引更多伙伴来共创医疗生态,但就目前已经目前合作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来看,还不足以完全撑起支付宝的“生态梦”。

人工智能初起步

提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就不得不谈。近年来,人工智能在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发展迅速,无论是用于疾病筛查、慢病管理还是分诊导诊,人工智能都大有可为。对于蚂蚁金服而言,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比如王博提到的,如何智能化识别一个用户需要哪一类医疗服务或者健康服务,对支付宝依然是个挑战。

实际上,想要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分诊导诊的不止蚂蚁金服一家。今年5月,腾讯正式向医院管理者发布其最新医疗AI引擎“腾讯睿知”,这是一款疾病预判的AI引擎,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是智能导诊,即通过人机对话,患者能找到最合适的医生,医生也能筛选出与其专业方向匹配的患者,让导诊服务从传统的“依图找科室”升级为“精准找医生”。此外,“腾讯睿知”的另一个应用场景是“精准预约”服务,利用AI 技术,根据本院患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外地患者拍照上传的报告,对患者疾病和病程进行初步判断,一方面智能区分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将病情“重、急”或疑难杂症患者引导到专家就诊;另一方面智能识别患者的就医需求,为需要预约检查或住院的患者,提供快速通道,实现线上申请,减少线下流程,为患者提供移动端的便捷就医服务。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虽然蚂蚁金服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刚刚起步,但“阿里系”在这方面却并没有落于人后。2017年7月,阿里健康发布医疗AI“DoctorYou”,并在万里云医学影像中心展示“DoctorYou”中CT肺结节智能检测引擎在远程影像诊断流程中的真实应用场景。今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团队,与阿里健康人工智能实验室共同研发的“DoctorYou”系列产品之一“瑞宁助糖”人工智能医生正式上线,进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落地试用。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一直是蚂蚁金服布局的重点之一。此前,蚂蚁金服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公布自己了“BASIC”战略,即围绕Blockchain (区块链)、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五大领域,这些构成了蚂蚁金服技术开放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延伸出风控、信用和连接的三大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布局动作不断,但对这个互联网金融服务巨无霸而言,医疗或许只是一个服务场景和流量入口。医药作家刘谦告诉我们,医疗市场对于蚂蚁金服来说太小了,短期内它应该不会自己做深入布局,更有可能通过合作伙伴或者已投公司来深耕这一领域。

拿下140亿美元的单笔融资,蚂蚁金服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怎么看?

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