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不要再攻击医生了,看他们的成长也不容易(微小说)

不要再攻击医生了,看他们的成长也不容易(微小说)

东窗和西窗 微小说

申弓

这个诊室共有两张桌子,东窗一张,西窗一张.。东窗坐着老成持重的廖医生,西窗坐着生性聪颖的李医生。

廖医生的桌上立个牌子, 牌子上书:“主治医师诊病收挂号费3元”,诊桌的一头,摆了厚厚一叠病历本。

李医生的桌上也立个牌子,牌子上书:“医生诊病收挂号费1元”,诊桌的一头,也摆着厚厚的一叠病历本。

.窗外走廊上等待着三十多名心急如燎的候诊者。

东窗外一口鱼塘,鱼塘边绿柳成荫,空气清新.。廖医生开初也不坐这里,这是老主任的位置,老主任退了,廖医生升了主治医师,便坐到了这里来。他喜欢鱼塘的清新。

廖医生开始叫号:“1号。”

便有个中年妇女应声入来。中年妇人一脸蜡黄,但眼神挺光, 这是激动的神彩.。是的,在这个诊室,在这家医院,能得到廖医生诊病, 无疑于拿到了康复证,谁不激动?

妇人欠身坐在东桌的横向,把左手伸出,搁在桌子白垫布上, 虔诚地让廖医生把脉。廖医生却没有马上号脉,鼓着眼凝视了妇人一会, 拉家常一样地问:

“大嫂,觉得哪不舒服?”

“右腹部胀痛。”

“多久了?”

“五六天了。”

然后伸出三根竹枝一样的手指,把定妇人手腕, 寸关尺号了五分钟,再换右手,正好又是五分钟,然后:

“请伸舌头。”

妇人把条黄舌长长地伸出。廖医生视过,点了点头,又叫妇人到里室的木床上躺下,对着剑突下软腹,重按轻按了一会儿,复又出来,到洗手池里洗了一番,然后坐到诊桌前,翻开病历,一丝不苟地写着,那严谨的神情无疑于写一篇学术论文.。然后才拿出处方笺,川芎白芷黄芪赤芍柴胡木香写了一页 ,工工整整地签上“廖旺锦”三个字,郑重地交给妇人。

正好四十分钟。

不要再攻击医生了,看他们的成长也不容易(微小说)

廖医生才又站起,重到洗手池,洗过手,干毛巾擦了,朗声叫道:“2号。”

西窗外没有空地,对面便是酱料厂,中间隔不过两米。在这里看不到春燕戏柳,见不着鱼跃浅水,也没有清风徐来,但医生之初都坐这里,李医生也明白,这只是个过渡:医生过渡,人生过渡。到廖医生叫2号时, 李医生已叫到了8号。

8号是个小伙子,随声坐桌边的椅子上。

“哪儿不舒服?”

“头。”

“咋了?”

“疼,睡不着。”

“怕是失恋了吧?”

小伙面一红。李医生稍一号脉,便抓到了症结,白术远志吉梗茯苓刷刷地写了一页,龙飞凤舞地署上“李云光”便算完事。

看看不到五分钟。小伙子轻松地跑向了药房。

西窗的病历在一本本地减少。

一位大叔总在进进出出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显然是等得心急了。只见他狠吸了口烟,从上以了廖医生的跟前:“廖医生,我有急事,能不能让我先看一下?”

廖医生正在诊病,不作回答,旁边的人却象开了锅:

“你急?谁个不急?”

“你要先看,怎么不早来,占个头号?”

“我天还没亮就来排队了,这还轮不到呢,你急!”

这时,廖医生才开了口,“要快,到那边去吧。”

便有人抽出了病历:“不好意思,廖医生,我没空等了。”

“去吧,该去的就去吧。”廖医生眼睛也不抬。

既然有人开了头,跟着便纷纷地抽出了病历本,陆续地投到了西边的诊桌上。李医生的负担明显地增加了,可面上却现出了得意的红光,口里却说:“慢慢等吧,不要都挤到这边来,我这皇不了大病的病哦。”

听到这话,廖医生才抬高了眼,一束死光从老花镜片上向西边射了过来:“看病就看病,哪来这么多的怪论。”

李医生缄默了一下,“我说的是实话,不见他们一开始抢着去排队?现在可好,一个个又都……”

“后生人不要把尾巴翘上来,出水才看两脚泥,治病是儿嬉不得的,医生的名誉是以治好人为前提的。”

“那是那是。”李医生有点滑滑地“向老医生学习。”

不要再攻击医生了,看他们的成长也不容易(微小说)

不一会,李医生桌上的一摞病历便没有了。病友们欢快地拿到了药,回去说不定还可以上个半班或买个菜下个米。

廖医生才叫4号,看看已十一点,还有半个小时便下班, 门外的候诊者不由急了。廖医生可不急。诊病可是人命关天的事,能急的吗?看一个处理好一个,便减少一个的痛苦。廖医生的治愈率在同行之中是独占鳌头的。多年来,他便是以此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剩下的人等不及了,只好把病历从东桌搬到了西桌。到十一点半,全部病人都诊到了病,拿到了药,各得其所地离开了卫生室。

下班时,东窗廖医生的挂号单是5,西窗李医生的挂号单是42。

不要再攻击医生了,看他们的成长也不容易(微小说)

申弓,原名沈祖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小小说学会会长,中国小小说金牌作家得主。1981年起,曾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0多篇(部),已出版小小说集《蜜月第三天》《粉红色的信笺》《邀舞者》《沈祖连微型小说108篇》《圣洁》《男人风景》《申弓小说九十九》《做一回上帝》《母亲的红裙子》《有奈无奈》《得意忘形》《前朝遗老》《广西当代作家丛书.沈祖连卷》《青山秀水》等14部。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文学最高奖铜鼓奖、中国小小说最高奖金麻雀奖。部分作品入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百年百篇经典微型小说》《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国家大书。有作品被译为外文发表到欧美及东南亚等地,并入选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等国家大学教材。曾供职于广西钦州市文化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