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大夏天來臨,最令人苦惱的應該就是蚊子了,天天給你“大紅包”不說,還吵得你心煩意亂。從古至今,人們為了逃避蚊子的叮咬,可謂費盡心機。現代的我們即使可以用各種工具來攻克這些小頑蟲,仍是被折磨得夠嗆。那麼在古代,人們如何對付這些無處不在的“吸血鬼”呢?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煙燻:燃燒艾草驅蚊在民間很常用,這和我們今天使用蚊香驅蚊是一個道理。另外,燃燒浮萍也可以達到驅蚊的效果。宋代科技筆記《格物粗談》中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乾,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這應算是較早的“蚊香”了。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掛蚊帳: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齊桓公就有了“翠紗之幬”,使蚊子不得入內。《詩經》中有:“肅肅宵征,抱衾與裯”,“裯”即為蚊帳。 那時候,蚊帳被稱為“幬”。當時有錢人會在帳的色彩、綴飾、紋樣、質地、造型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以彰顯身份地位。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佩香囊: 佩香囊是中國古人的習慣之一,許多香囊中的藥材也具有驅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這就相當於把“風油精”戴在了身上。 《帝京歲時紀勝》載:“用軟帛縫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老等式。抽做大紅硃雄葫蘆,小兒佩之,宜夏避惡。”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吸蚊燈: 目前可見的實物滅蚊燈出現在明朝,清代已製成了精巧的銅製吸蚊燈。 錐形的燈身上張開一個喇叭形的“大口”,燈捻被點燃後,氣流從喇叭口迅速吸入,蚊蟲便會被這股熱氣流吸進燈盞內而亡。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養青蛙:古人於大水缸裡養青蛙,蚊子多愛陰涼,一飛進來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缸中養蛙堪稱古人的“滅蚊利器”。避蚊也講究低碳環保,古人實在聰慧!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種驅蚊植物:為了防止蚊子的禍害,最簡單的辦法,古人通常會在家裡養一些防蚊的植物,常見的有驅蚊草、食蟲草、藿香、紫羅蘭、薰衣草等。夏夜乘涼,既能享受沁人肺腑的花香,又能防蚊子的侵擾。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事實證明,古人真的很聰明,我們現在這些驅蚊方法都是從以前沿用而來的,又漲知識啦!

古人對待“吸血鬼”的小妙招——驅蚊方式彙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