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不能成為軍事指揮員?

五金電器2


哈哈 好問題。誠然 一些專家的確是忽悠人的

可更多的專家的確是做研究的。

所謂術業有專攻。所謂專家就是在某一個領域頗有見地的人而已。雖然對某些軍事領域的某幾類問題會有很深的瞭解,但是專家們很難將這些知識直接的應用到戰場上。


現代戰爭是多種領域相配合的一個人類活動。軍事指揮員實際上也是一種“專家”專門調配和利用手中的資源取得戰略上和戰術上的目標——這是指揮專業,軍校內也是有各自的指揮專業的。

軍事指揮專業 主要會修軍事謀略、軍事思想、軍事歷史、軍事運籌學、作戰指揮學、軍事地形學等專門的戰術戰略指揮知識。

雖然目前國內軍事教育相對比較落後還不成體系,但軍事指揮專業的畢業生還是好過技術專業的技術專家們。



舉個例子:《軍事思想》這門課其核心是討論敵我置換率的問題。有些部分其實屬於細思極恐的血腥。但對於技術專家往往就難以直面這樣的血腥,他們更喜歡抽象的數字。像這樣的專家指揮不了一場戰役的。最多就是在邊上提提參考建議。


軍武數據庫


你好我是迷彩派,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不能成為指揮員?這個問題要分怎麼來說。如果一個軍事專家能夠在部隊從基層開始逐漸進行鍛鍊的話,還是有可能成為一個指揮員的。但是如果是不經過鍛鍊就直接成為指揮員的話,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儘管軍事專家在某些軍事理論方面有所造詣,但是這並不代表他能夠把軍事理論知識正確的運用到戰爭當中。具體為什麼,在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

相信大家都知道戰國時期的趙括吧,此人當時熟讀兵書,連當時的趙國名將趙奢(趙括他爹)都辯不過他。但是後來呢?趙國將趙括派往戰場上指揮數十萬大軍與秦國交戰。但是他由於沒有戰場經驗,又不懂得靈活應變,導致軍隊被秦軍大將白起打敗。儘管趙括很英勇,但始終無法挽回戰場敗勢頭。最後自己戰死不說,投降的40萬趙軍皆被秦軍坑殺。

不僅如此,三國時期的馬謖,在軍事理論上水平也很高,但是到了真正實戰的時候,卻丟失了街亭,導致蜀軍陷入被動。最後非常欣賞他的諸葛亮,也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一個好的軍事指揮員,必然要經過實戰的檢驗。古往今來很多名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過無數次實戰才逐漸成長的。當然這其中不排除一些天賦異稟的,但大部分都是要經過戰爭的不斷磨練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員。而且在這過程中也並不是僅僅應用兵法,還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考慮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政治、經濟等。

還有一點,現在世界各國的軍事指揮員都是經過長期系統的培養,而這些都非一般的軍事專家所能及的。有句話叫做“術業有專攻”,真正的到了戰場上,軍事專家最多起到一個顧問的性質,但並非能夠直接參與戰爭。


迷彩派軍事


不能!不能!絕對不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軍事專家是飽讀詩書,精通各項軍事歷史、理論、評論等等,但是這和真正意義上的戰術指揮區別可以說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 從歷史上來說,沒有受到過專業軍事訓練的名將非常多,甚有小到20來歲(相對今天來說還是個小娃崽)就有成為統帥10萬大軍的、“百戰百勝”的名將了。軍事專家雖飽讀詩書,精通軍事歷史、戰術理論、兵器等等各方面,但並不代表其實戰指揮能力高,實戰的特徵相當複雜,這雖誰都知道,但是實戰除了最重要的指揮才能和理論支撐之外,就是一個將才的能力體現,地形地勢、鬥智鬥勇、當機立斷、心理對抗、軍事素質對抗,不是紙上談兵那麼簡單,傑出將才指揮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得眾人服,你要能管得住你的下屬和士兵,這是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天姿,這是理論上教不來的。

分工不同、研究領域不同

  • 軍事專家和軍事將才本來就是一鍋飯裡面兩個不同的蔬菜,味道不同,所給軍隊的營養分配方式不同。

  • 軍事專家的實踐主要是研究理論和武備,給國家和軍隊提供戰略性策劃方案和理論教學,大多數情況下除了考察之外,一般都是埋在書堆裡搞理論研究等學術性質工作。

  • 而指揮官將才的培養機制是除了通過軍事專家的授課,獲取軍事專家所研究出來的最新既得理論知識之外,大多數情況下是處理部隊各項事務,比如實地視察、戰術理論訓練指揮、軍事實地演習訓練指揮、任務性完成上級分配的軍事指揮任務(調兵遣將任務),所以偏向不同,根本就不可以二者混淆。

  • 軍事專家是從事戰略性軍事理論很強的研究工作、而打仗是戰術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國家也不會安排軍事專家去指揮打仗、本來就是本末倒置!


我是格律,歡迎大家評論,相互學習!有評必回!謝謝……


格律4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知道什麼叫做紙上談兵嗎?也就說說那種只會空談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軍事專家就屬於這一行列,分析分析情況,做一做軍事節目的主持人還可以,真要讓他們去指揮作戰,那純粹就是自找死路。

軍事專家和軍事指揮員分別屬於理論型人才和實踐型人才。真正的戰爭靠的都是有實戰經驗的軍事指揮員,而不是靠誇誇其談靠嘴說就是可以的。軍事專家主要注重理論,也就是說教育,分析研究這樣的。術業有專攻,雖然都是屬於軍事領域的人才,但是發展方向完全不一樣。軍事指揮員能取代軍事專家的工作,但是軍事專家根本沒可能取代軍事指揮員的工作

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就是屬於軍事專家這一類型,張口閉口就是談論戰爭,和別人談論兵法完全沒有人能勝過他,就連趙王都認為趙括很有本事,只有趙括的父親趙奢認為兒子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如果趙國讓趙括領兵作戰,那麼趙國必敗無疑。果然後來秦國進攻趙國,趙王讓趙括代替了老將廉頗應對秦軍,結果趙括在戰場上只會死搬硬套的使用兵書上教的東西,根本不懂的實際運用,導致趙國兵敗40萬趙國士兵被殺。這就是典型的把軍事專家當做軍事指揮員用的後果。



現如今在美國,想當將軍或者想在部隊有所晉升的話,本人必須得有軍功在身,沒有軍功的軍人是沒有權利當將軍的,當然了也沒有資格晉升。這就是美國人對於軍隊的重視。我們國家目前這些軍事專家,大多數都當過兵,但是沒有一個有過作戰經驗,或者說指揮過作戰,基本上都是紙上談兵類型的,在軍隊做的要麼是文職,要麼就是搞政治工作或者科研工作的。和打仗完全不對口,你讓軍事專家去指揮作戰,這不是難為他們嘛。他們自己也不敢去做。

感謝閱讀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小小小百科全書


可能性非常非常小。我們現在所講的軍事專家,通常來說是具有專業軍事理論教育背景、常年活躍於各大媒體、分析環球軍事問題的專業型軍事理論專家,比如張召忠教授、李莉副教授、杜文龍研究員、尹卓少將等等,上述軍事專家,都具有專業的軍事理論教育背景,比如李莉畢業於二炮工程學院、國防大學,杜文龍則具有石家莊陸軍學院、國防大學等知名軍事院校的教育背景,軍事理論能力毋庸置疑。

而“軍事指揮員”,我們一般叫指揮軍官,指揮軍官不是從軍事院校畢業就走上了戰鬥指揮崗位,而是經過基層鍛鍊、專業指揮培訓、專業考核層層選拔出來的,指揮軍官不僅具有專業的軍事指揮理論基礎,還有豐富的帶兵經驗和戰鬥指揮經驗,參加過不同級別的軍事演習,對戰術戰役行動有充分了解,這些經驗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總結歸納出來,光有理論知識是不行的。

我們在電視、網絡上看到的軍事專家,都是經過部隊批准的軍隊外宣人才(注意是宣傳人才),具備專業的軍事理論能力,但專業不同,有的擅長國際局勢分析、有的擅長裝備科技、而有的則擅長戰爭史研究,鮮見指揮專業畢業的專家.

如果分析一場戰爭,軍事專家可能看的比指揮軍官全面、透徹,但如果真的讓軍事專家穿上軍裝去前線指揮,並不見得能順利勝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術業有專攻”。


軍機圖


不能,因為軍事專家和軍事指揮員從技能上就完全不同

我們以大學的分科為例分析一下。筆者阿倫我是某校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的學士畢業生,授予學位的時候是工學學士(黃色)。而研究國際關係、戰略和世界歷史之類的屬於文科,專業分科應該屬於文學學士(粉色)

而專業的指揮員,如步兵指揮專業屬於軍事學,專業分科為軍事學學士(紅色)。

可以看到這些年輕的未來指戰員都是紅色領子

因此從學術分科上,軍事專家所研究的大多為武器裝備,世界戰略等,與實際的軍事指揮有著本質上的學科區分。

從常理來分析的話,因為軍事評論員並非指戰人員,尤其是高等級指戰員,如果將部隊交給軍事評論員統帥,那跟不配主官一樣。如果軍事評論員再激進一點,甚至會有反作用。

這並不代表軍事評論員完全不配當指戰人員,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二者在專長方面存在著不同。

軍事評論員的主要職責是科普,是向老百姓講述軍事知識。他們的作用是讓老百姓瞭解國防,關注國防,並且服務於國防。他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世界軍事史,科技發展,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對軍隊的戰術戰法有所涉獵但是不專精。

不得不說張老師是真的帥,太帥了。

軍隊指戰員的主要職責是打仗,是完成軍事任務。他們的作用是完成國家和黨制定的任務,保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財產安全,維護世界和平。他們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戰術戰法,武器的使用和應用,還有就是枕戈待旦隨時保證戰鬥力。一些富有學習精神的指戰員會學習世界戰爭史、地緣政治和武器發展思路等,但這都是個人行為。

大家都是為國防而服務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兩者都不可或缺。


利刃號


如果發生戰爭,軍事專家能成為軍事指揮員,但這樣不合理,必須要有實踐者在其中,這樣互補才能大勝。

軍事專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會犯嚴重的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的錯誤,什麼都是按理論來,既然是專家,那懂得戰爭理論肯定多,紙上談兵沒問題,但戰場瞬息萬變,沒有隨機應變靈活的戰略是不行的,你準備好的不一定就能用上,敵人一個變化就會打亂陣腳,那將是巨大的災難。

我們現在一提到專家,其實心裡是無比質疑的,專家到底有多專業,這是無人知曉的事情,專家的文弱和空想,在實踐性靈敏度極高的戰場,專家的能否勝任指揮員,這恐怕需要考核一番,哪怕是花費不少時間,那也好過把一個心理素質極差,戰略死板僵硬的人放在關鍵位置只會數萬人戰爭強,那可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容不得半點馬虎。

在歷史上有很多紙上談兵的也有很多真才實學的指戰員,這個說不準,但起碼的素質要有,經歷過打仗的軍事指揮專家那就可以指揮戰爭,參謀和軍長團長經常參加戰爭,那就可以。

記得看過一個電視,《我的團長我的團》,有一集就是講沙盤戰役的,張譯演的角色看著庸庸碌碌窩囊到極致,但指揮起來卻有條不紊,打敗了所謂的專業出身的對手,戰爭是真實的,需要策略但也需要靈活的頭腦應對,真是瞬息萬變,紙上讀來的策略畢竟還是要經過實踐,所以如果不到萬不得已啟用專家還是要慎重。


書房記


一般來說能夠被稱為軍事專家,都是在軍事方面造詣頗高的人才,當然一些偽專家暫且不提,只說那些真的有能力的軍事專家,有人要問了,軍事專家在遇到戰爭的時候,能不能直接去帶兵打仗,成為一個軍事指揮員呢?答案是否定的,軍事指揮員和軍事專家完全是兩碼事,軍事專家肯定是不能帶兵的。

我們先來看看軍事專家一般都是在研究什麼,軍事思想,軍事謀略,軍事歷史,武器裝備以及各種各樣的軍事理論,相信大家都看過他們的一些研究成果,但是這並不能代表這個人就可以在戰場上當指揮官。

理論研究和實踐說白了是兩碼事,尤其是軍事方面,一個軍事專家無論他的理論多厲害,但是他並麼有經歷過戰場,缺少經驗,直接去指揮士兵,那不是讓士兵去送死嗎?中國歷史上有個典故叫做紙上談兵,這個講的便是,說起來頭頭是道,非常的厲害,但是真的要他帶兵去打仗的時候立馬歇菜。

打仗並不是靠理論就夠的,軍事專家們平時也就是在電視上,文章上發表自己的觀點,看起來都是有理有據的,可是在真實的戰場上,如何將這些運用到實踐才是最大的問題,戰場上的指揮員可不是一般人能擔任的。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軍事專家不行,正所謂術業有專攻,軍事專家和軍事指揮員是兩種性質,軍事專家依然是寶貴的人才,只不過上戰場指揮作戰就不是他們擅長的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能說不一定能打!

軍事專家要是能直接指揮戰爭,眼下天下估計要太平的多吧,因為軍事專家的嘴比真的在天上飛的飛機、海里跑的航空母艦以及地上大兵的子彈要硬的多。(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同時在變化層面也要豐富的多,那是真敢說,至於說能不能做到,你要真敢派他們上去,會不會比長平之戰的趙括打的好點?實在不知道,反正覺著聽他們說都能激昂慷慨,信心十足,感覺底氣足了不少,至少一般不再怕人了!

反正聽著挺靠譜,至少沒有手撕鬼子、手榴彈炸飛機、褲襠藏雷的經典笑話出來,能這樣估計就不錯了,大家都需要科研成果,同時又都有普及軍事知識的責任和義務。

但是,無論如何,大眾理解的戰爭與現實的戰爭,肯定差距不小,包括軍事專家口中的虛擬戰爭,恐怕都與真正的戰爭差距很大。


真要說把這些人當成臨戰的指戰員,這不就是一堆“趙括轉世”了嗎,能打成仗才怪求了,拿筆桿子的就是拿筆桿子的,你不能說能說能寫就能打,投筆從戎的事歷史上是有,但班超那種稀有物種,恐怕還是少之又少吧!

其實這題問的肯定有指向性,比如說局座張召忠,比如說軍事專家李莉、軍事專家梁芳等等,人家就是研究研究,在沙盤上、在草稿紙上比劃比劃。

大眾有大眾的需求,人家對接的就是大眾的需求,滿足著大眾對於軍事的好奇心,不能說既要他們光說不行,又要他們拉出來練練,練啥練啥?一練不全漏底了,還吃伙食不吃了!


歷史三日談


中國軍事專家多的是。真正的專家是大區司令負責實施。輿論評論專家只是負責解析一些理論性的東西,有許多東西是不能在媒體中間報道的,包括張召忠,杜文龍,房兵,李麗等。不方便回答的問題,他們就開始裝糊塗了。涉及軍事機密和國家機密的,他們絕對不會講出來,也不可能講。所以有時候的點評大家感覺不帶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