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发生战争,军事专家能不能成为军事指挥员?

五金电器2


哈哈 好问题。诚然 一些专家的确是忽悠人的

可更多的专家的确是做研究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所谓专家就是在某一个领域颇有见地的人而已。虽然对某些军事领域的某几类问题会有很深的了解,但是专家们很难将这些知识直接的应用到战场上。


现代战争是多种领域相配合的一个人类活动。军事指挥员实际上也是一种“专家”专门调配和利用手中的资源取得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目标——这是指挥专业,军校内也是有各自的指挥专业的。

军事指挥专业 主要会修军事谋略、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军事运筹学、作战指挥学、军事地形学等专门的战术战略指挥知识。

虽然目前国内军事教育相对比较落后还不成体系,但军事指挥专业的毕业生还是好过技术专业的技术专家们。



举个例子:《军事思想》这门课其核心是讨论敌我置换率的问题。有些部分其实属于细思极恐的血腥。但对于技术专家往往就难以直面这样的血腥,他们更喜欢抽象的数字。像这样的专家指挥不了一场战役的。最多就是在边上提提参考建议。


军武数据库


你好我是迷彩派,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如果发生战争,军事专家能不能成为指挥员?这个问题要分怎么来说。如果一个军事专家能够在部队从基层开始逐渐进行锻炼的话,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个指挥员的。但是如果是不经过锻炼就直接成为指挥员的话,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管军事专家在某些军事理论方面有所造诣,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够把军事理论知识正确的运用到战争当中。具体为什么,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时期的赵括吧,此人当时熟读兵书,连当时的赵国名将赵奢(赵括他爹)都辩不过他。但是后来呢?赵国将赵括派往战场上指挥数十万大军与秦国交战。但是他由于没有战场经验,又不懂得灵活应变,导致军队被秦军大将白起打败。尽管赵括很英勇,但始终无法挽回战场败势头。最后自己战死不说,投降的40万赵军皆被秦军坑杀。

不仅如此,三国时期的马谡,在军事理论上水平也很高,但是到了真正实战的时候,却丢失了街亭,导致蜀军陷入被动。最后非常欣赏他的诸葛亮,也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一个好的军事指挥员,必然要经过实战的检验。古往今来很多名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无数次实战才逐渐成长的。当然这其中不排除一些天赋异禀的,但大部分都是要经过战争的不断磨练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员。而且在这过程中也并不是仅仅应用兵法,还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等。

还有一点,现在世界各国的军事指挥员都是经过长期系统的培养,而这些都非一般的军事专家所能及的。有句话叫做“术业有专攻”,真正的到了战场上,军事专家最多起到一个顾问的性质,但并非能够直接参与战争。


迷彩派军事


不能!不能!绝对不能!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军事专家是饱读诗书,精通各项军事历史、理论、评论等等,但是这和真正意义上的战术指挥区别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 从历史上来说,没有受到过专业军事训练的名将非常多,甚有小到20来岁(相对今天来说还是个小娃崽)就有成为统帅10万大军的、“百战百胜”的名将了。军事专家虽饱读诗书,精通军事历史、战术理论、兵器等等各方面,但并不代表其实战指挥能力高,实战的特征相当复杂,这虽谁都知道,但是实战除了最重要的指挥才能和理论支撑之外,就是一个将才的能力体现,地形地势、斗智斗勇、当机立断、心理对抗、军事素质对抗,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杰出将才指挥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得众人服,你要能管得住你的下属和士兵,这是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天姿,这是理论上教不来的。

分工不同、研究领域不同

  • 军事专家和军事将才本来就是一锅饭里面两个不同的蔬菜,味道不同,所给军队的营养分配方式不同。

  • 军事专家的实践主要是研究理论和武备,给国家和军队提供战略性策划方案和理论教学,大多数情况下除了考察之外,一般都是埋在书堆里搞理论研究等学术性质工作。

  • 而指挥官将才的培养机制是除了通过军事专家的授课,获取军事专家所研究出来的最新既得理论知识之外,大多数情况下是处理部队各项事务,比如实地视察、战术理论训练指挥、军事实地演习训练指挥、任务性完成上级分配的军事指挥任务(调兵遣将任务),所以偏向不同,根本就不可以二者混淆。

  • 军事专家是从事战略性军事理论很强的研究工作、而打仗是战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国家也不会安排军事专家去指挥打仗、本来就是本末倒置!


我是格律,欢迎大家评论,相互学习!有评必回!谢谢……


格律4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知道什么叫做纸上谈兵吗?也就说说那种只会空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军事专家就属于这一行列,分析分析情况,做一做军事节目的主持人还可以,真要让他们去指挥作战,那纯粹就是自找死路。

军事专家和军事指挥员分别属于理论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真正的战争靠的都是有实战经验的军事指挥员,而不是靠夸夸其谈靠嘴说就是可以的。军事专家主要注重理论,也就是说教育,分析研究这样的。术业有专攻,虽然都是属于军事领域的人才,但是发展方向完全不一样。军事指挥员能取代军事专家的工作,但是军事专家根本没可能取代军事指挥员的工作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就是属于军事专家这一类型,张口闭口就是谈论战争,和别人谈论兵法完全没有人能胜过他,就连赵王都认为赵括很有本事,只有赵括的父亲赵奢认为儿子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如果赵国让赵括领兵作战,那么赵国必败无疑。果然后来秦国进攻赵国,赵王让赵括代替了老将廉颇应对秦军,结果赵括在战场上只会死搬硬套的使用兵书上教的东西,根本不懂的实际运用,导致赵国兵败40万赵国士兵被杀。这就是典型的把军事专家当做军事指挥员用的后果。



现如今在美国,想当将军或者想在部队有所晋升的话,本人必须得有军功在身,没有军功的军人是没有权利当将军的,当然了也没有资格晋升。这就是美国人对于军队的重视。我们国家目前这些军事专家,大多数都当过兵,但是没有一个有过作战经验,或者说指挥过作战,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类型的,在军队做的要么是文职,要么就是搞政治工作或者科研工作的。和打仗完全不对口,你让军事专家去指挥作战,这不是难为他们嘛。他们自己也不敢去做。

感谢阅读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小小小百科全书


可能性非常非常小。我们现在所讲的军事专家,通常来说是具有专业军事理论教育背景、常年活跃于各大媒体、分析环球军事问题的专业型军事理论专家,比如张召忠教授、李莉副教授、杜文龙研究员、尹卓少将等等,上述军事专家,都具有专业的军事理论教育背景,比如李莉毕业于二炮工程学院、国防大学,杜文龙则具有石家庄陆军学院、国防大学等知名军事院校的教育背景,军事理论能力毋庸置疑。

而“军事指挥员”,我们一般叫指挥军官,指挥军官不是从军事院校毕业就走上了战斗指挥岗位,而是经过基层锻炼、专业指挥培训、专业考核层层选拔出来的,指挥军官不仅具有专业的军事指挥理论基础,还有丰富的带兵经验和战斗指挥经验,参加过不同级别的军事演习,对战术战役行动有充分了解,这些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总结归纳出来,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

我们在电视、网络上看到的军事专家,都是经过部队批准的军队外宣人才(注意是宣传人才),具备专业的军事理论能力,但专业不同,有的擅长国际局势分析、有的擅长装备科技、而有的则擅长战争史研究,鲜见指挥专业毕业的专家.

如果分析一场战争,军事专家可能看的比指挥军官全面、透彻,但如果真的让军事专家穿上军装去前线指挥,并不见得能顺利胜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术业有专攻”。


军机图


不能,因为军事专家和军事指挥员从技能上就完全不同

我们以大学的分科为例分析一下。笔者阿伦我是某校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学士毕业生,授予学位的时候是工学学士(黄色)。而研究国际关系、战略和世界历史之类的属于文科,专业分科应该属于文学学士(粉色)

而专业的指挥员,如步兵指挥专业属于军事学,专业分科为军事学学士(红色)。

可以看到这些年轻的未来指战员都是红色领子

因此从学术分科上,军事专家所研究的大多为武器装备,世界战略等,与实际的军事指挥有着本质上的学科区分。

从常理来分析的话,因为军事评论员并非指战人员,尤其是高等级指战员,如果将部队交给军事评论员统帅,那跟不配主官一样。如果军事评论员再激进一点,甚至会有反作用。

这并不代表军事评论员完全不配当指战人员,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二者在专长方面存在着不同。

军事评论员的主要职责是科普,是向老百姓讲述军事知识。他们的作用是让老百姓了解国防,关注国防,并且服务于国防。他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世界军事史,科技发展,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对军队的战术战法有所涉猎但是不专精。

不得不说张老师是真的帅,太帅了。

军队指战员的主要职责是打仗,是完成军事任务。他们的作用是完成国家和党制定的任务,保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财产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他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战术战法,武器的使用和应用,还有就是枕戈待旦随时保证战斗力。一些富有学习精神的指战员会学习世界战争史、地缘政治和武器发展思路等,但这都是个人行为。

大家都是为国防而服务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两者都不可或缺。


利刃号


如果发生战争,军事专家能成为军事指挥员,但这样不合理,必须要有实践者在其中,这样互补才能大胜。

军事专家最大的问题就是会犯严重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什么都是按理论来,既然是专家,那懂得战争理论肯定多,纸上谈兵没问题,但战场瞬息万变,没有随机应变灵活的战略是不行的,你准备好的不一定就能用上,敌人一个变化就会打乱阵脚,那将是巨大的灾难。

我们现在一提到专家,其实心里是无比质疑的,专家到底有多专业,这是无人知晓的事情,专家的文弱和空想,在实践性灵敏度极高的战场,专家的能否胜任指挥员,这恐怕需要考核一番,哪怕是花费不少时间,那也好过把一个心理素质极差,战略死板僵硬的人放在关键位置只会数万人战争强,那可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历史上有很多纸上谈兵的也有很多真才实学的指战员,这个说不准,但起码的素质要有,经历过打仗的军事指挥专家那就可以指挥战争,参谋和军长团长经常参加战争,那就可以。

记得看过一个电视,《我的团长我的团》,有一集就是讲沙盘战役的,张译演的角色看着庸庸碌碌窝囊到极致,但指挥起来却有条不紊,打败了所谓的专业出身的对手,战争是真实的,需要策略但也需要灵活的头脑应对,真是瞬息万变,纸上读来的策略毕竟还是要经过实践,所以如果不到万不得已启用专家还是要慎重。


书房记


一般来说能够被称为军事专家,都是在军事方面造诣颇高的人才,当然一些伪专家暂且不提,只说那些真的有能力的军事专家,有人要问了,军事专家在遇到战争的时候,能不能直接去带兵打仗,成为一个军事指挥员呢?答案是否定的,军事指挥员和军事专家完全是两码事,军事专家肯定是不能带兵的。

我们先来看看军事专家一般都是在研究什么,军事思想,军事谋略,军事历史,武器装备以及各种各样的军事理论,相信大家都看过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就可以在战场上当指挥官。

理论研究和实践说白了是两码事,尤其是军事方面,一个军事专家无论他的理论多厉害,但是他并么有经历过战场,缺少经验,直接去指挥士兵,那不是让士兵去送死吗?中国历史上有个典故叫做纸上谈兵,这个讲的便是,说起来头头是道,非常的厉害,但是真的要他带兵去打仗的时候立马歇菜。

打仗并不是靠理论就够的,军事专家们平时也就是在电视上,文章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看起来都是有理有据的,可是在真实的战场上,如何将这些运用到实践才是最大的问题,战场上的指挥员可不是一般人能担任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军事专家不行,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军事专家和军事指挥员是两种性质,军事专家依然是宝贵的人才,只不过上战场指挥作战就不是他们擅长的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能说不一定能打!

军事专家要是能直接指挥战争,眼下天下估计要太平的多吧,因为军事专家的嘴比真的在天上飞的飞机、海里跑的航空母舰以及地上大兵的子弹要硬的多。(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同时在变化层面也要丰富的多,那是真敢说,至于说能不能做到,你要真敢派他们上去,会不会比长平之战的赵括打的好点?实在不知道,反正觉着听他们说都能激昂慷慨,信心十足,感觉底气足了不少,至少一般不再怕人了!

反正听着挺靠谱,至少没有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裤裆藏雷的经典笑话出来,能这样估计就不错了,大家都需要科研成果,同时又都有普及军事知识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无论如何,大众理解的战争与现实的战争,肯定差距不小,包括军事专家口中的虚拟战争,恐怕都与真正的战争差距很大。


真要说把这些人当成临战的指战员,这不就是一堆“赵括转世”了吗,能打成仗才怪求了,拿笔杆子的就是拿笔杆子的,你不能说能说能写就能打,投笔从戎的事历史上是有,但班超那种稀有物种,恐怕还是少之又少吧!

其实这题问的肯定有指向性,比如说局座张召忠,比如说军事专家李莉、军事专家梁芳等等,人家就是研究研究,在沙盘上、在草稿纸上比划比划。

大众有大众的需求,人家对接的就是大众的需求,满足着大众对于军事的好奇心,不能说既要他们光说不行,又要他们拉出来练练,练啥练啥?一练不全漏底了,还吃伙食不吃了!


历史三日谈


中国军事专家多的是。真正的专家是大区司令负责实施。舆论评论专家只是负责解析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有许多东西是不能在媒体中间报道的,包括张召忠,杜文龙,房兵,李丽等。不方便回答的问题,他们就开始装糊涂了。涉及军事机密和国家机密的,他们绝对不会讲出来,也不可能讲。所以有时候的点评大家感觉不带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