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这种过敏让人摸不着头脑,连医生都懵

小时候你是不是听说过一种毒蛇,被它咬到之后,五步之内就会倒下!后来我们都知道了,这是一种比较夸张的描述,但是类似的疾病在现实中还确实存在,这种疾病叫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也就是说吃了某些食物之后,一运动就发病。

真实案例

这种过敏让人摸不着头脑,连医生都懵

湖北某三甲医院曾遇到这样一个患者,该男子40因反复发作性皮疹、气喘到医院就诊,但是经过检查,发现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象未见异常,肺功能检查未见异常,过敏原点刺法检测阴性。也就是一切正常,医生无奈只得按照常规的“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仍反复发作。

该病情反复发作了3年,终于意外发现,有两次发作有相似点,均为早上吃完面条、包子后大约过了半小时至1小时之后跑步时发作的,停止运动后15~30分钟自行缓解,经过医生和患者的多次摸索发现,这个症状特别有意思,只吃面食不运动没事,吃其他食物后运动也没事,偏偏就是吃完面食后运动就过敏。于是医生要求病人今后不要进食小麦加工的食物,或者进食小麦加工的食物后不要运动,此后就没有再发作过。

发生机制

这种过敏让人摸不着头脑,连医生都懵

这样的疾病比较罕见,初次遇见确实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也难怪连医生遇到都懵,其实目前整个现代医学对于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可能存在的机制有以下几种:

① 运动后产生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引起血液的pH 值发生变化,可能使肥大细胞活性增加。

② 运动时体内血液主要集中在运动器官,肠粘膜供血相对不足,导致未完全消化的蛋白成分被吸收入血,这些蛋白可能有致敏作用,与IgE结合,激活肥大细胞,诱发临床症状。

③ 运动可以增高人体核心体温,可能增加肥大细胞活性,从而促使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可能诱发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的运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有的病人轻微运动如步行即可发病,而有的病人则需要较大的运动量如打球、跑步等才能诱发,这些似乎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诱发因素

这种过敏让人摸不着头脑,连医生都懵

不同的病人可以有不同类型的致敏食物,多种食物包括虾、贝类如蟹、鸡肉、小麦、坚果、水果如苹果、桃子、葡萄,蔬菜如芹菜、番茄、茴香、莴苣及马铃薯等被报道可引起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引起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的运动也不尽相同,并且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运动类型及引动量也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个人体质、环境因素、疲劳、睡眠不足和各种刺激也是食物依赖运动诱发过敏反应发生的诱发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