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开阳这个乡种养殖业搞得好,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

“今年是初产,一亩地收300斤以上,按现在的行情,3.5元一斤,卖鲜黄花一亩地可以收入1000元,初产的黄花4到5斤可制成一斤干黄花,干黄花价格30元一斤。进入丰产期,管理跟得上,一亩地可采摘5000斤,收入1.5万元不是太大问题”。6月24日,来自湖南省启东县多年从事黄花种植的宅吉乡潘桐村黄花基地管理员管安平说。

开阳这个乡种养殖业搞得好,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

看着日渐扬蕾的黄花,做了大半辈子传统农业的宅吉乡潘桐村当坪村民组村民兰元能、张仕仙夫妇挂不住一脸笑容。

据兰元能介绍,自家在黄花种植基地入股了23亩土地,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两夫妇在基地做运肥、除草、施肥的农活,除开雨天,收入了1.5万元,近段时间,黄花采摘能挣个百多元一天。

来自宅吉乡扶贫站的情况显示,潘桐村黄花种植基地涉及石门坎、当坪、田家、高山等8个村民组,1200余人,群众多以传统农业不太出众的山坡地入股,少的1.2亩、多的达到20几亩,300余户人家,有低收入户、贫困户99户。基地由县扶贫办出资200万元委托专业农业公司代建。产出稳定后,基地交由潘桐村集体经营管理,并签订有保低价收购外销合同。除去总收益10%的管理费,90%的收益将用于土地入股群众按入股土地多少进行分红,10%中7%还将用于低收入户、贫困户二次分红。黄花进入丰产期后,当地300余户人家,户均增收可实现1.2万元左右。

开阳这个乡种养殖业搞得好,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

一花开引来百花聚,潘桐村作为宅吉乡退粮进经产业调整核心区,自去年底实施产业调整以来,退出传统烟叶、玉米种植1.8万余亩,保障当地群众退产不减收,种植高杆经济作物大红桃土地上,采取“代建+定单+农户”模式发展以短养长的辣椒、黄花、食用菌、蔬菜等见效快、助增收的短线产业,仅种植定单销售的二荆条辣椒就达到1万亩,现在正进入采收季,每天以1.2元到1.4元每斤之间的价格,以日产2吨鲜椒量批往贵阳、四川等地。

发展新型种植业的同时,该乡还加大了市场前景广阔的养殖业跟进力度。目前在建项目有存栏2000头波尔山羊养殖基地、5000只比利时野兔基地,两个项目基本已进入投放种羊、种兔阶段。

开阳这个乡种养殖业搞得好,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

“兴多样产业,走差异化之路,把群众尤其是低收入户、困难户绑到新产业链上,强化产业增收后劲,繁荣乡村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宅吉乡党委、政府在引导新产业发展路上立说立行,解决种、养、销问题,向群众作出了负责任的承诺,产品卖不出去给政府背来”。乡党委书记说。

产业兴、底气足的背后,是宅吉乡干部职工无怨无悔的付出,确保退粮进经落到实处,是当地干部职工连续11个星期不休沉入村寨、进组入户的解惑和向群众算清增收的细账。

一村一业,一村多业,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是宅吉乡兴多样产业、适度发展的优势所在。

开阳这个乡种养殖业搞得好,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

甲作落一、二组是该乡堰塘村所在产业调整较好的村民组,57户人家近300人口,有贫困户8户38人,当地选择种植了近400亩蓝莓。

保障产业能成功,当地5位村民牵头,成立了甲作落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自愿出资,15人共合股40余万元。

开阳这个乡种养殖业搞得好,老百姓收入直线上升

从麻江购进蓝莓苗,苦干一个冬天种植了2亩示范园,发展了398亩蓝莓基地。其他村民则以土地入股,然后到合作社基地来打工。多劳多得,收益除去入股的本金,全部用于分红。今年套种400亩辣椒,可实现收入120万元。三年后,蓝莓进入丰产期,每亩200株,每株13到15斤、每斤25元、每亩收入6000元,当地可创收240万元。

“差异化产业发展,要在品种上下功夫,要适当把握产业发展的度,群众搞产业经不起折腾,宅吉乡将依托邻近乌江和开翁高速路建设带来的机遇和优良的植被及安家洞文化,发展多元产业,做强观光和体验农业,建好森林公园。构建农文旅产业格局,全力推进多村振兴”,宅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说。

来源/开阳县新闻中心 图/文:李培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