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任何一个生命,都不希望遭受痛苦,都希望得到安乐。

在逃避痛苦和追求幸福方面,我们所有生命都一样,站着走路的人也好,爬行的动物也好,其他任何生命都是这样,虽然它们的长相不一样,虽然它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生存的环境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同样的目标,就是逃避痛苦和追求幸福。

在逃避痛苦和追求幸福的时候,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有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两个方面。

暂时的安乐和究竟的解脱——我们所有的需求不外乎就是这两个,我们所追求的一切结果,都包括在这两个里面了。

现在的我们算是有了暂时的安乐:获得了人身,家庭平安,工作顺利,安居乐业,等等这些都属于是暂时的安乐。但是千万记住,这里的“安乐”前面加了一个“暂时的”,虽然是安乐,但只是暂时的。

我们不能满足于暂时的安乐,我们更要追求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解脱才能超越生老病死,究竟的解脱才能彻底远离一切的痛苦。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同时,暂时安乐和究竟解脱的方法一定要保持平衡。有些学佛人,明明自己有家,需要照顾家人,需要上班工作,但是有时候对于获得暂时安乐的方法却比较忽略,然后一直在得到究竟解脱的事情上努力,这也是不对的。

我经常提醒大家,也总是要求大家,我们做一个佛弟子之前,人一定要做好,做人成功了才等于是你打好了解脱的基础,也是成就了作为菩萨的一个条件。经常和我在一起的弟子就知道,我一直都这样要求大家:我们做一个佛弟子,在暂时安乐的因素上一定要加强。

暂时安乐的因素是什么?主要就是因果观。

大家都要养家糊口,都希望安居乐业,所以要做很多的事业,比如开公司,制造很多的产品,等等。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因果的观点来指导自己。

即使佛法当中说的“利益他人,普度众生”你暂时做不到都没有关系,但成为一个佛弟子之后,就千万不能伤害任何生命。

比如说你做了一个产品,如果里面掺了假,甚至是危害他人的,那么你就连暂时的安乐都得不到,因为你违背了因果。所以,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有因果的观念,即使你没有赚到太多钱也不要太在意。

你跟客户、跟伙伴合作的时候,一定要得到他们的信任,是吧?所以你要保证你的人格。

此外,在家庭里对父母的孝敬,跟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这些也都是暂时安乐的因素。

所以我们祖国传统文化当中所倡导的,和佛教的因果观、道德观里面所要求的,都比较一致。凡是在因果观和道德观这些方面做得特别好的人,在暂时的安乐上就是可以保证的。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人格,这是我对大家最大的要求。

你成了佛弟子之后,首先就要让其他人看到你身上的优秀之处,让他们觉得你人很好,你的心很好,你做事情很诚实,没有违背因果,在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很多事情上,你的人格是高尚的。

这样,获得暂时的安乐上我们才有保证。拥有了暂时的安乐,究竟的解脱才是有希望的。

如果暂时安乐的因素都做不到,究竟解脱就是空中楼阁。因为究竟解脱是在暂时安乐的因素上建立的,暂时安乐的因素是究竟解脱成就的基础。

大家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就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对父母、对先生(或太太)、对子女的照顾更好了,包括自己公司的员工、同事,都让他们感到你不一样了,人变得这么好了!如果你们给别人这样的一个感觉的话,那就是我给你们的最好的礼物。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暂时的安乐不仅是究竟解脱的基础,我们来世想要再次获得像现在这样的人身,也必须要努力创造暂时安乐的因素,包括刚刚所说的,对父母好,对自己家人好,成为佛弟子之后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好习惯。

现在很多佛弟子都怪怪的,只是注重一些形式,比如说特别喜欢磕头啊,诵经啊,持咒啊,包括吃素等很多形式上的修行都做得到,但是真正的佛法的本质却做不到,比如说对家人的包容,对父母的孝敬,对同事的公正,与人相处时的诚信,这些却很多人都做不到。

这样的人虽然表面上好像一个佛弟子,但实际上却是最违背佛教教义的。磕头、诵经、持咒、吃素等形式只是一个修行的助缘而已,这个形式可能会变成我们成就的助缘,但也可能会成为我们成就的障碍。

之所以很多非佛教徒,很多没有信仰的人,看到我们佛弟子的时候,会产生误解,就是因为我们做人做得不好,我们没有诚信、没有素质。这不是佛教的问题,更不是佛的问题,而是我们个人的问题。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有些人手上随时都要拿着佛珠,还有些人在自己家里不同意,因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偏要设一个华丽的佛堂,布置一些昂贵的佛像,这样的一些执着,我个人是不赞成的。

你成为一个佛弟子,给谁留下的印象最深?就是家人。

家人觉得你学佛之后,脾气好了,人的素质也提高了:以前不能包容的,现在能够包容了;以前不能公正对待的,现在公正了;以前不坦白的,现在坦白了;以前给你说一些缺点的时候你不接受的,现在能接受了。

这样一种内在的,人的素质上、本质上的进步,才是佛法修行真正的提高,是修行真正进步的一个表现。

而不是你诵了多少经,持了多少咒,有多少佛珠:珊瑚的、玛瑙的、凤眼的,等等,这样的形式并不能代表你是真正的佛弟子。

有些人来我这里的时候,拿一个很大的袋子,求我加持他的佛珠,我看着他的时候,很难把他想成是一个佛弟子,而会觉得他是一个卖佛珠的老板一样,是吧?所以这样的形式上的执着是不行的。

我的意思不是说不需要这个形式,不是说诵经不需要,持咒不好,吃素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持咒、诵经、磕头、吃素的同时,你内在的人的素质、道德,这些都一定要跟上,这样才叫做愿行同步。不然的话,就真的不是在学佛,而是在浪费时间,浪费钱财,是吧?

想学佛是好事,只是千万别走弯路!

所以大家都不要太重视这些外在的形式,主要的我们要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这是佛陀的最伟大之处。

而我们修持智慧和慈悲,一定要从自己的家人开始。家人认为你有慈悲,家人认为你有智慧的时候,久而久之,其他人才会知道。

如果连家人都不接受、不认可你,那么不管外面的陌生人对你怎么样一个夸张的礼赞,实际上都不是嘛。家人对你的认可,才是真实的,因为家人是最了解你的。

总之,我们学佛就一定要在暂时安乐的因素上有所提高。

我看见过很多人,虽然很想学佛的样子,但却忽略了暂时安乐的因素,于是走了弯路,这真的是非常可惜。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像重视做人这样的一些暂时安乐的因素,甚至比追求究竟的解脱还重要。因为暂时安乐的因素如果没有做好,究竟解脱就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