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流传着一个励志又可悲的创业故事:
一个深圳商人,10年前,以80万元的总价卖掉了一套自己在南山的大房子,还掉银行贷款后,手拿着剩下的60万元去创业。经过这几年努力,白手起家的公司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辛苦打拼赚到了400多万元纯利润。然后,他用这些钱做首付,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了买回来。
这样的环境,不把华为逼走才怪!
华为出走,深圳受伤
最近,关于搬迁到东莞松山湖一事,华为官方已经对外给出了明确回复:“华为松山湖基地建设已有一段时间,早已在深莞两地安排正常通勤用车,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早已正常运转,均为正常业务布局。”
而早在今年4月份,任正非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但这并不能打消大家的疑虑,因为在市场看来就是一句话:华为出走,深圳很受伤。
不可否认,“逼走”华为的原因很多,但高房价、高地价绝对是其中之一。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对深圳楼市的疯狂记忆犹新,这渔村流行着一句话:本来可以靠买房挣钱,却偏要装X买股票搞创业!
如今的购房人群,和股市6000点时在证券营业部看到的那群大爷大妈,表情似乎都是一样的。
当然,很多人都离不开房地产,华为也是。
2015年,华为旗下的绿苑公司在东莞买下两块商住用地,总建筑面积约31万㎡,楼面价基本也就2000多元/平。这个价格,在深圳,后面再加个零,也未必能拿到。
产业空洞化
但低价有低价的原因,华为迁莞,最高兴的当然是东莞。
在华为要搬迁的消息传出之际,东莞喜滋滋地对外宣布了一组数据:
在2015年企业纳税排行榜上,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位列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两个第一。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估计营收已到千亿级别,纳税额在20亿元左右。
要知道,2014年华为东莞的纳税额还在10名开外,只有2.4亿元。一番腾挪,这条“巨龙”给地方带来的好处已经逐渐显现。
而在此之前,华为不仅为龙岗区带来了税收和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也因华为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坂田街道乃至龙岗区也逐渐获得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关注,间接推动了龙岗的旧改及城市更新项目,另外,还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购买力。
但凡事都是一柄双刃剑。
日本在经济泡沫时期,许多实体经济产业将自己的工厂搬到了例如中国大陆这类劳动力更便宜的地方,导致了日本产业的空洞化。
所以这一幕,似曾相识。
毕竟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华为的文化和人才资源,就是华为的核心和优势,而这种资源并不是目前的东莞、惠州等深圳周边城市,靠着“产业辐射”这个词,就能完整提供的,他们即使房价够低,也无法匹敌深圳对知识人才的聚集力,因为几个城市在公共配套、发展空间、无地域主义氛围等等方面,差距太大。
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更多的产业转移到大都市卫星城,深圳的神话也将不断的延续,不管是城市化方面还是房价。
閱讀更多 樊新宇10125404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