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蔡荣根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王楠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以批判性思维为课程训练核心的大学写作课程在国外的世界一流高校中并不鲜见,而在我国,这一课程正方兴未艾。

世界一流高校的新生必备

结合国内外调研结果,国科大决定在2015年春季学期对已经入学半年的2014级本科生开设《大学写作》,并将这门课程以一年级本科生必修课的形式固定下来。

“开这门课的初衷有两方面。一是在与世界一流高校接轨的目标下创新课程设置;二是解决本科生在升入大学后面临的写作难题,即如何从高中作文过渡到学术论文。在高中阶段养成的应试思维与在大学阶段需要具备的研究型思维差异很大,后者是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很好地论证这个观点。”王楠介绍到。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大学写作学什么

“在写作课的培养中,我们不是很关注学生到底用了哪个词,用了什么样的句式,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王楠强调,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是要有立场的,要对所接收到的已有信息和材料有所分析。

“我们要教会学生,如果要让我对这个问题提出观点的话,我应当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何选择充分、可靠的论据对这个观点进行论证。”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本阅读与写作实践的结合,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构思、撰写和修改文本,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分析能力。

根据这个原则,国科大《大学写作》课程划分为5个单元。“问题意识”、“论证分析”、“综合训练”三个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提出明确的观点以及围绕观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论证。

考虑到国科大致力于培养未来的科研人才,科普是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之一,“科普写作”成为课程的第四单元。

而“交流与总结”单元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媒体编辑、评论员走进课堂,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就写作中的问题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国科大的《大学写作》课程采取的是研讨班的教学形式,每班选课人数限制在20人左右,以阅读材料、课堂讨论、教师点评作业与学生互评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授课教师是由来自国科大人文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17位年轻教师组成,充分体现了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特色。不过由于国科大研究生数量巨大,该课程尚未在研究生教学中推广。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研究生也要上写作必修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荣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他的经验,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方面的水平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论文写作规范,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时间仓促等原因导致论文的写作质量不高。”

蔡荣根认为,在研究生中开设写作课程还是有必要的。“在我的研究领域,研究生的工作大部分是阅读文献和撰写论文。科学论文相对来说不需要太多的修饰,重要的是思路和论证清晰。”

除此之外,蔡荣根还提出,对于研究生的写作课程主要应关注写作规范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引用文献等,科学论文一定要严谨,任何一句话都要有出处。”

据了解,以学术写作规范和科研伦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课程已经于2008年在国科大的一年级研究生中作为选修课开设,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期待未来“大学写作”也能成为研究生们的必修课。

《中国科学报》(2018-06-04 第7版 观点,《大学写作课,“教”出好论文》)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好论文是可以“教”出来的吗?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