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 如動輒七八百萬一套的學區房,真的值嗎?

01

加州大學做過一項研究:在應試教育中投入更多的學生,的確能夠找到優渥於普通學生的工作,有更高薪酬,但實際溢價空間有限。這個數字與前期投入成本相比,差距懸殊。

通過對教育前期的投入,以尋求後期所帶來的相應回報,可以理解為大多數父母正在進行的“教育投資”。 但誰能保證孩子上了好的小學,中學,考上好的大學,就一定能出人頭地?只是概率大了一點而已。

02

關於學區房和學歷,清華有個老師說過這麼一段話: “(我)當年在清華當班主任的時候,班上最後一名的考分恐怕都比北航前5%的學生分數要高,但是等到四年畢業之後,再回頭看(清華)最後5%的學生,和北航前5%的比,那境遇差的遠了去了,(清華後5%)好多學生甚至連大學都沒讀完……”

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話不是沒道理的。

不少人拼了老命把孩子送進去,但你要知道這個學校裡面的很多人是輕輕鬆鬆就進去的,人家跟你不一樣,人家孩子上完學,還要去讀補習班,而且不是一般的補習班,老師上門教學也說不定。 除了補習班,人家還會定期帶孩子去周遊世界,去各種高端場合見世面,這樣的孩子在眼界、見識方面必然會甩開普通孩子幾條街。

小孩也是有攀比心理的,如果你的條件一般,孩子在那些權貴富人的孩子扎堆的地方能自信嗎?這是會影響娃的心理成長的,也容易讓孩子受到各方面隱性的歧視。

天價學區房換來的是挑戰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挑戰家長對高昂學費和老師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