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去年,日本有一档特火的综艺节目,叫《屋顶告白大会》,一个让孩子们站在天台上向喜欢的人告白的节目,纯情又感人。湖南卫视引进版权之后,改名为《少年说》。不同于日版“向喜欢的人告白”的亮点,而是侧重于青少年向父母、老师和朋友的喊话。

日版的《屋顶告白》看完整个人被甜到不行,国产的《少年说》看完整颗心都堵的要命……

——网友

01

中国版的“屋顶告白”,

你从中找到曾经的你了吗?

这个节目没有请什么大明星,也没有什么重要人物。

但却凭借它内容的真实性而让观众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反映了很多不可忽略的社会现实问题。

也许,你看后也会回想起童年、少年时期的自己,那些似曾相识的经历。

下面小喵老师就简单介绍下这个节目——《少年说》:

节目组去了全国十二所中小学校,在学校里面设立勇气台,让有倾诉需求的学生们走上勇气台,向着现场的学生和倾诉对象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喊出他们的心声。

大人们总觉得小孩子年纪小,既少不更事,又没有什么压力、责任和负担,自然不会有什么烦恼。其实,他们的烦恼不比成年人少。

其实,如果你想想自己的年少时期,你会发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烦恼。

而这些烦恼,也有不少因为孩子性格害羞或者家长的不理解、责怪和大人们完全自己代入孩子的瞎想象,让孩子们在心底埋藏了很多心事,憋在心里,想倾诉却不敢说出口。

节目一开始就显示了一组数据:截止2017年,全国一共在校生约1亿8170万余名。

这么多学生,他们不敢说出来的心里话围起来大概可以绕地球十圈了。

这个节目,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大声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让被传达的对象能更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02

少年说,

“我再也不想是苹果和鸡蛋了!”

第一个上去的是个男孩。

他在勇气台上,向着他妈妈大喊:

“我这辈子再也不想是苹果和鸡蛋了!”

然后讲述了他的故事:

原来,他从小学六年开始,每天都被妈妈要求吃一个苹果。

上了初中以后,每天又被要求吃一个鸡蛋。

虽然他明白妈妈的关心,也知道这些是很有营养的,但天天吃,真的很会想吐。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台下的妈妈也很理解,她打趣道:

“现在长得这么漂亮,都是吃苹果和鸡蛋吃出来的。”

同时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孩子的愿望,以前要求孩子吃,是因为要长身体,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就按照他的想法好了。

其实,孩子之间有什么想法,大胆跟爸妈说出来。爸妈如果真的懂,也是会理解和尊重孩子的。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03

少年说,

“有个人什么都好,别人家的孩子。”

第二个上去的是个小姑娘,她在勇气台上控诉了自己的妈妈。

这个姑娘的话,让课代表感同身受啊:

“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原来,她的妈妈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说事,而最让她难受的是: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她的好闺蜜。

她的妈妈经常跟她说,你看你学习成绩这么差,为什么她会和你做朋友呢?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她在台上,跟她妈妈说:

“妈妈,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这位妈妈看起来很强势,说了句女儿很棒,然后就一直解释自己为什么要拿她和别人比较。

其实女儿不想听那么多理由,她知道妈妈说的都有道理,但她就是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但妈妈不懂。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女儿希望妈妈能看到她的努力,也希望妈妈明白激将法打击教育不适合她,她觉得很受伤。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妈妈并没有给她正面的回应,还是在给她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子做。

妈妈认为她提的要求应该都是女儿可以达到的,如果女儿能够达到的她做不到,那就要打击她才有用。

女孩最后小心请求妈妈:"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在考试的时候说别人比我强的事情了。"

妈妈依然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回应女儿,完全没有从女儿的角度思考问题。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最后她听不下去,先下台,哭了好一会儿。

她一直在跟妈妈传达她的想法,希望妈妈不要老是打击她,不要拿别人和她比,她很不喜欢。

可是,她的妈妈不但没有理解她,依旧站在自己的角度,还向她做各种解释,就是没想过答应她改变自己和她沟通的方式。

这种不被认同理解的孩子,到底心里有多受伤?

04

少年说,

“你也是我的'别人家的孩子'。”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她之后上台的是,她的好闺蜜,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上台了。

在外人眼中,她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在妈妈眼中,她却也被认为什么也不是。

因为她体育不好,所以妈妈觉得她不行,甚至全盘否认了她的优点。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孩子的烦恼,都是源于父母爱拿自己别人做比较当中产生的。

他们也有自尊心、也需要鼓励,而不是被打击、被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他们不是物品,是有感情、有情绪的、有烦恼的人,这点上其实和成人无异。

像好闺蜜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成长路上,遇到的最大敌人,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那个妈妈最后还是服了软。

跟她的孩子说,知道了自己的表达方式有问题,以后要学会和她好好沟通,学会表达。

05

少年,

勇敢的表达自己,做自己!

节目里还有很多学生,在勇气台上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想知道的可以去看看这个节目哦。

有因为爸妈忙而被忽略的,她担心爸妈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她了;

有因为自己是班上唯一一个跳健美操的男生而被同学起外号,上去为自己正名,为运动正名没有性别之分的;

有不想再按父母的意愿去学习拳击的,不想再“挨揍”的;

有让隔壁班的班主任还洗衣粉的;

也有在台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梦想,想拿诺贝尔奖为自己长脸的……

他们把心里说,说给特定的人,希望对方能接收到他们的信号,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少年说,当他们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当着所有人的面,说给那个他们想传达的人时,已经向别人打开了他们不同的另一面。

他们在这里,说出了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心愿,非常勇敢,也非常真切。

希望现在和未来的家长们可以被他们上一课,学会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多多理解,多多沟通——就像曾经年少的自己一样。

真的很希望,未来在这样的节目里,更多孩子喊出的不是压抑许久的控诉,而是属于青春少年本身的阳光与真挚。

听听少年说:不做”别人家孩子“,我们只想安心做自己

小喵老师说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就是自己,不是别人,没有哪个孩子喜欢被家长跟别人作比较!这个道理很少家长能彻底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