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6 採購發動機“換”電池訂單 比亞迪長安相互“綁定”成同盟

採購發動機“換”電池訂單 比亞迪長安相互“綁定”成同盟

(圖片漣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曉林 郭有信 “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一句話,成為了經典。在商業競爭中,也同樣如此。

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建立電池合資公司之前,在今年4月,比亞迪已經同長安汽車在驅動“3合1”領域達成合作。比亞迪今年4月對外開放的一系列技術,還包括電機、電控和變速器高度集成的驅動系統,以及DC-DC、充電器和配電箱3合1的高壓系統等等,比亞迪將這一系列技術稱為全新“e平臺”。

而除了產品上的技術層面合作,長安和比亞迪還將“觸角”伸到了更深的地方,雙方未來還將在新能源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網聯、智能交互、無人駕駛等細分領域深入展開技術合作,探索PHEV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等。

據悉,長安汽車與比亞迪擬聯合投資50億元人民幣,在重慶兩江新區成立一傢俱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的業務為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在產能上,則按照10GWh規劃,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與此同時,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將聯手打造一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平臺。

作為戰略同盟的深度綁定,長安汽車亦將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雙方通過股權關係和資本紐帶建立起更為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未來,雙方還將圍繞電池回收再製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國內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化能力。此前,長安汽車也入股了比亞迪的競爭對手寧德時代,但股份佔比很低。此次長安入股比亞迪電池業務股份比例尚不知曉。

儘管如此,對比亞迪而言,這將是其開放戰略中籤約的第一個重磅夥伴。在商業模式上,比亞迪此前一直以高度垂直整合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高度垂直整合有它的效率優勢,但是在寧德時代突然殺出之後,也促使比亞迪的垂直整合模式缺點迅速顯現。寧德時代上市之後,其市值超過了比亞迪,而在比亞迪的上市公司,其包含整車和電池等業務。

因為垂直整合的模式,比亞迪的電池也一直沒有對外銷售,這使得比亞迪在電池市場的佔有中,被寧德時代趕上形成“兩虎相爭”的格局。在2017年下半年,比亞迪決意拆分電池業務,並改變原來的垂直整合模式,將電池對外銷售,並重新梳理零部件業務,關停部門業務,通過外購零部件來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比亞迪在最近半年多的時間中,先後與長城汽車和北汽集團有過接觸,根據長城內部消息,雙方可能會在新能源積分採購以及電池業務上形成合作,未來也可能在車型平臺上進行合作。但目前這兩個公司都還沒有與比亞迪正式簽約,或者向外公佈其有合作意願或者計劃。與此同時,比亞迪在一些公司中也開始逐步實現電池外售的突破。

據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目前比亞迪已經獲得了包括東風汽車在內的部分訂單,正式對外銷售電池。此前的6月15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申報第309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以下簡稱《新車公示》)新產品,比亞迪除了為自家車型配套外,又增添了3家新用戶。這是比亞迪在繼第307批公告中為東風汽車配套兩款純電動專用車之後的又一大突破。

“在這一計劃提出以後,我們的電池、電機、電控等多種核心零部件得到很好的市場化。”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而與長安的合作,將是比亞迪在開放的道路上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比亞迪與東風的合作,只是單個車型的小採購,而這次與長安的合作,則完全突破了簡單的電池採購。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和長安將整合各自在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網、共享出行等領域的資源,圍繞汽車新能源、智能化、共享出行等汽車發展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而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則表示,“我們也願意把我們所有資源開放(給比亞迪)進行合作。”而從最現實的角度來說,長安汽車旗下擁有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長安鈴木等眾多合資公司,另外長安汽車本身也是電動車銷售大戶,這將為比亞迪電池帶來十分可觀的訂單。

投桃報李,作為回報,比亞迪則宣佈在未來採購長安汽車的發動機等零部件。“有一些細分領域的零部件,像發動機。如果我們要用,比亞迪自己開發的話規模可能不夠,成本比較高。長安有一百多萬臺的規模,這完全可以優勢互補。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領域包括電機電控,因為我們目前電動車規模還是比較大,我們有成本的優勢、技術優勢,還有一些運行經驗的優勢。這些早就簽了合同。”王傳福表示。

而長安方面也對這次合作寄予了非常大的期望。朱華榮認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已經進入臨一個新的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時代,整個產業需要變革。“我們中國品牌相對世界汽車品牌而言,現狀還是多而散、大而弱。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新的一些競爭格局確實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朱華榮表示。而在這個過程裡面,自主品牌汽車怎麼來應對這種挑戰?朱華榮認為,下一步汽車產業中圈層與圈層的競爭關係會形成——就是若干志同道合的品牌可能合作在一起,和另一個若干圈層、若干品牌組成的合作伙伴形成圈層進行競爭。

朱華榮認為,這種圈層合作將會使得自主品牌的效率更加高效,汽車產業會逐步整合更加優秀的資源來統籌發展、降低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