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OICQ刚刚出现的时候,我有四位数的号十几个。用拿来主义克隆了国外软件放到中国,开始有点声色后被原创者起诉,于是OICQ更名为QQ了事。腾讯确实走过一段很艰难的路,据说差点被廉价的卖掉。资金是所有互联网、科技企业最渴望的东西,早期的融资让其可以活下去,决定生死;后期的融资能让其先发制人抓住机会做大做强,成就所谓的霸业。内地的制度不可能让腾讯这样的公司上市,数度碰壁最后眼光瞄到了海外的企鹅得以在香港上市。不可否认海外市场的完善和成熟度,这种成熟还代表着眼光。腾讯上市时62亿港元市值,十几年后的今天是令人瞠目结舌的500倍,市值超过3万亿!
今天不是来说腾讯的,只不过这是个很典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差不多的时代,在海外成功上市的这一类科技企业都成就了自己的霸业,成了如雷贯耳的传奇。除了马化腾的腾讯,还有丁磊的网易、马云的阿里、李彦宏的百度、刘强东的京东……在过去的那个时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独角兽
不能在内地上市却在海外市场疯狂上涨的,为外国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的这些独角兽,真正令国内股民捶胸顿足。没有海外账户你就不能购买这些股票,而想要开通海外账户还真是一件手续繁琐,麻烦至极的事情。大多数的股民看到500倍的利润而不可得,只怕以头抢地的心思都有了。
捶胸顿足的其实不止下面的这些股民,我兔也是心急如焚,考虑着是不是改变下国内的上市制度条款啥的,让独角兽们也能回来做点贡献。趁着两会前的有利环境放出风去,官方主流媒体一起吹风,于是两会后这些独角兽掌门人纷纷表态,愿意回归。一拍即合之后就是我兔迅速为回归打开了大门(CDR),这速度比起很久之前就开始直到现在还提的个税改革来说,无疑是史无前例的。CER试点意见在4月1日获得国务院批准后不到两个月,战略配售基金宣告上线,雷霆之势!虽然这次只有几家携着这雷霆之势回归了,但看我兔的决心明显,一大波的独角兽正在接近……不!回归路上。未来几年中不止这一大波会陆续回归,还没有上市的如蚂蚁金服、小米等,借着这股风潮也能实现快速上市。
国内六大券商面对着曾经捶胸顿足的我们,要挽回失去的那些年。“打新独角兽”的噱头之下,用基金打包我们投资人的钱,买一些独角兽,让我们也有获利几十上百倍的希望。我兔更是在政策上支持,基金托管费0.3%,管理费0.1%,不可谓不下功夫。于是乎报纸广告平台网站铺天盖地都是“1元打新独角兽”“不再喊爸爸,要做马云的股东”“入股京东,刘强东……”感觉一股浓浓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的风扑面而来。
昨天是“打新独角兽”开售第一天,各种数据火爆,形势喜人,最夸张的是建行直接卖到服务器宕机近似崩溃……也难怪这么火爆,“打新”对普通人来说,只有难买到,买到就是赚到。现在一反常态调了个头,公开配售让散户都买够了才轮到机构,我敢肯定一边买一边狐疑的人不在少数。“事有反常即为妖”!熊市是现在资本市场的现状,投资者都持观望态度,导致了市场资金匮竭。其他上市公司本就血气不足,随着一波一波的独角兽回归也是来吸纳资金的,资金在哪?资金在“1元打新独角兽”这样的噱头里,在还处于场外观望但兴奋不已的我们的袋子里。
六大券商打包的基金投资策略是买准备上市的优质公司,海外回国的好公司,然后其他没有用上的钱就用来买债券。你以为你“一元打新独角兽”的那一元钱都买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而实际很大可能9毛钱是去买了债券。因为现在能买的是最快7月上市香港的小米,其他公司回归和上新需要继续等待,这个等待结果之前,你的战略投资等于是买了个债券基金。而且这个基金最后等到了,能配售到多少份额也是个说不准的事。理性的分析过携雷霆之势而来的独角兽,会发现有个头皮发麻的事实,在海外市场动不动就翻N倍的独角兽公司的股价已经相当高了。海外理性成熟的市场一直推动这些好公司的股价直到现在离安全边际不远处;美国的股市和阿里京东相互推扶着走到了历史高位。如果现在买入这些独角兽,会不会有站在山巅的感觉?!一旦现阶段炒作过头而后劲不足的情况出现,加上战略配售基金3年不能卖的制度,那些独角兽可是要吃韭菜的。久居股市早就有了韭菜的觉悟,3年后独角兽长成什么样现在谁也不知道,天上不掉百倍之利,到时砸下个巨兽,只能寄希望你的韭菜觉悟仍在。
閱讀更多 火彩熾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