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近期,辽宁省出台了一些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诸如奖励二胎家庭、鼓励老年人创业…不可否认,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但辽宁省的相关政策总给人一种压榨老年人剩余价值的不适感。难免让人觉得这一代的老年人一边被需要着,一边被嫌弃着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之前朋友圈被一篇名为《个别中国大妈已成公害:三分明月夜,二分归大妈》所刷屏,文章开篇便说“人性的良知并不会因为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世态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与时俱进,那么年纪越大,人性会越龌龊…有些中年妇女在中国是一种自然灾害,这倒不是因为她们不好看,而是她们故意恶心人!同时也在恶心自己。”全篇都在讲述中国大妈随时随地“披巾上阵”,作者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谴责着那个恶心到围观人群的利用丝巾摆拍的行为。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一篇《大爷大妈,求求你们别再出国了!》在网上流传,作者列举了和他同坐一艘游轮的中国大妈的不文明行为:占座、抢食、大声喧哗…在结尾处,甚至有“求求中国大爷大妈们,减少出国次数,别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在一些网站里经常看到年轻人吐槽自家的老人,有说不愿意跟父母出行的,因为父母总是把一件衣服穿破才换,这让他们感觉很丢份;有说不愿意与父母共同生活,因为父母总是能省则省,这在某些时候不仅是让他们觉得不舒服,甚至还会影响健康;有说不愿意跟父母过多交流,因为理念不同,而他们还非要将观念传输给自己…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关于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教育理念冲突就不曾化解过,始终高居话题榜不下。在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妈妈眼中,老年人无论是在照顾孩子,还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都不曾遵循过科学的方法,还始终觉得自己经验丰富,不愿听取他人建议。再加上隔代亲的人之常情,老年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溺爱着在他身边撒娇的孙辈。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可能是妈妈们拍照的丝巾让人不忍直视吧,可能是爸妈们出国旅游素质不高吧,可能是这一辈的老人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洗礼而遗留下了一些节衣缩食的习惯吧,可能是老年人的教育理念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吧……

总之,老年人就是这么被嫌弃着的,被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嫌弃着。

那些在网上吐槽,甚至发文指责的年轻人,他们忘了自己的父母也是那一拨大爷大妈中的一员;也不记得其实那一拨没素质的游客里面不仅仅是大爷大妈,那些景区用着各式各样道具、摆着稀奇百怪姿势拍照的也有年轻人;也忽视了自己或自己的丈夫就是被这些不科学的方法培养长大的…

可即便是百般嫌弃着,这些老年人的子女还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依赖着他们,离不开这个自己瞧不上眼的群体。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生活在当今社会,想要过上有车有房的小资生活,仅靠年轻人确实难以实现。于是老人主动或被动地拿出全部积蓄,有的甚至是出售了自己居住了一辈子的小窝,只为让子女的生活环境达到预期。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国家鼓励生育二胎,于是被嫌弃的来自农村的父母,也被接到了城里,帮着照顾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照顾着孙子,付出无数辛苦的同时,忍受着莫大的孤独。可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换来一点体谅。

正如《被二胎毁掉的中国老人》所言,“也许承受二胎压力的不仅是父母,更多的是这些带孩子的老人。”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今社会,各地都在宣传要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余热,于是有《“妈,你才70岁,去打份工吧”》中宣扬的“其实你们不知道,老年也需要忙,也需要存在感和目标感,也需要一份工作,体现价值。”

可是有人说,老年人打工不现实,体力跟不上。于是辽宁省出台政策,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鼓励老年人利用丰富的经验知识进行创收。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看了太多关于老年人的新闻,不禁感慨:这一辈的老年人该怎么做,才能让晚年生活不那么艰难?才能从压榨中被解救出来?

打开网页,看到的都是老人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即便是被嫌弃的大爷大妈,也是经济足够宽裕的,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仅仅是活着就已经用尽力气”,没有那个空闲的时间和金钱去出游;翻开新闻,看到的也是一些惠及老人的优惠政策,夹杂着老年人在各种公共场合的无素质行为,譬如逼年轻人让座、同车子抢占车道、大肆喧哗…

可是,中国老人活得真的有这么恣意吗?那些看不到的孤独、说不出的委屈呢?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还记得当时看过的《母亲:“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这是一篇从标题到内容都充满沉重感的文章,“很多人不知道,年迈的父母是如何生活的。或许,当我们感叹岁月像把杀猪刀的时候,他们却扣着手指,度日如年。又或许,当我们拎着面包牛奶挤进地铁的时候,他们正拄着拐杖,从公交的起点,坐到终点;又从终点,坐回起点,反反复复。”

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啊,不曾经历过的人,连谈论都需要慎重!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这种心理上的匮乏是多少物质都弥补不了的。总有人支招,让老年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没事多出去走走、多交几个朋友,可是呀,这些是需要志同道合的友人相陪、需要健康强健的身体相助、需要充足的时间经济相支撑的。

况且,这一代的众多中国老人,他们的前半生为生活打拼,后半生为子女打拼,早已忘了兴趣爱好,或者说失去了面对兴趣爱好的勇气了…

于是他们日复一日地待在空无一人的家里,等待着远方的子女抽空回来看望。

养老金的增长永远跟不上物价的增长速度,货币的贬值幅度在医院里显得尤为突出,养老院的服务质量永远是在报道中才达到最高级别……

还要怎么折腾这群老年人?!

中国老人的生活好不好,除了他们自己,谁也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