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祕宗教與創新

猶太民族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民族。

截止到2017年底,至少有201位猶太人或是有二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三猶太血統的人士,曾獲諾貝爾獎,佔據了從1901到2017年世界範圍諾獎獲得者總數的23%。具體到各獎項:

有36位猶太科學家獲得了化學獎,佔總獲獎人數的20%;

有54位猶太科學家獲得物理學獎,佔總獲獎人數的26%;

有56位猶太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佔總獲獎人數的27%;

有31位猶太經濟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佔總獲獎人數的26%。

如果全球華人和猶太人有一樣的創新能力,我們應該有14000人獲諾貝爾獎。但我們實際只有十一個,完成了不到千分之一的份額。目前,以色列擁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是人均諾貝爾獎獲獎者最多的國家。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後E以色列科技創新遊學之旅已經正式開啟,近距離對話2位諾獎得主,是本次遊學的重要行程。2位諾獎得主在被譽為“中東哈佛”的希伯來大學為後E企業家們授課,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並就大家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Aaron Ciechanover(阿龍·切哈諾沃)教授向後E企業家介紹了自己在控制蛋白質系統方面的研究成果,並對個性化醫療發表了自己的見解。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obert Aumann(羅伯特·奧曼)教授把日常的規律和博弈論結合在一起,為後E企業家們講授《猶太教、宗教與博弈論》。

羅伯特·奧曼:博弈論最核心的問題是“激勵機制”

他是一位純數學家,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著名的經濟學家。他的很多開創性工作都是基礎性、概念性的研究,且大部分都是深奧的數學。但羅伯特·奧曼不止是一個象牙塔裡的理論研究者,他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很感興趣,並運用自己的理論思考這些問題。

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頒獎詞寫著,他和托馬斯·謝林(Thomas Schelling) “通過博弈論分析,促進了人們對沖突與合作的理解”。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obert Aumann教授為後E企業家授課

衝突與合作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人類無止境的慾望和資源的稀缺性,不可避免地導致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乃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和衝突。但人們也在尋找合作的途徑。也就是說,合作不但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然的。那麼,為什麼有些個人、組織或國家能成功地促進合作,而另一些個人、組織或國家卻被衝突所困擾?20世紀中期博弈論的出現為分析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框架和視角。

在博弈論的發展過程中,羅伯特·奧曼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在權威的《新帕爾格雷夫大辭典》中對“博弈論”詞條進行了精闢的論述,即“互動的決策論”。對於許多截然不同的問題,比如威懾手段、完全競爭、供需均衡、徵稅、投票,羅伯特·奧曼並沒有採用各種不同的研究手段,而是發展運用了統一的分析方法,闡明瞭博弈論推理的內部邏輯,擴展了博弈論的運用領域。

在接受中國經濟報告採訪時,羅伯特·奧曼表示,博弈論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激勵機制”,可以應用於商業、法律、經濟學、國際關係、國內政策、國家戰略等領域,這些都是最重要的領域。

羅伯特·奧曼同時兼任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以色列科學與社科院院士、英國社科院通訊院士、國際計量經濟學會會士、以色列數學學會主席、國際博弈論學會首任主席等諸多職位。

阿龍·切哈諾沃:未來醫學的3個重要發展方向

阿龍·切哈諾沃是第一位獲得諾獎的以色列科學家,因為發現了一種蛋白質“死亡”的重要機理,也就是說人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切哈諾沃是以色列理工學院教授,同時還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近年來他超百次到訪中國。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Aaron Ciechanover教授為後E企業家授課

對許多諾貝爾獎得主來說,獲得諾貝爾獎本身並非其科學生涯中最重要的事。切哈諾沃也是如此,他認為,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為人類帶來了許許多多新的更有效的藥物,這才是科學值得銘記之處。

醫學的發展使人類迎來了一個長壽社會。當前,許多國家的人均壽命達到了80歲左右。而在20世紀初葉,人類的平均壽命在50歲上下。4000年前,人類平均壽命只有35歲左右。

“4000年的時間裡,人類平均壽命只增長了15年。而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增長了30年。”切哈諾沃說,“20世紀發生了什麼?科技與教育的飛躍。”他認為,下個世紀,人類平均壽命有可能再增長30歲。

但長壽社會自有其代價:不斷湧現的大量疾病就是其中之一,癌症、心血管病、阿爾茲海默症……為了面對長壽社會帶來的大量疾病,人類醫學科學必須有更大的發展。

在切哈諾沃看來,未來醫學展現出3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一是生物醫學工程,從心臟支架到外生骨骼,工程技術正在為醫學注入全新動力;二是再生醫學,旨在實現器官和組織的"長生不老";三是藥物,使精準的靶向治療成為可能。

「遊學以色列」2位諾獎得主揭秘宗教與創新

後E企業家與兩位諾獎得主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