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韓信為什麼活埋自己的母親?

用戶64236287027



事實上這只是傳說,而且還不止一種說法。第一種,我稱之為“孝子版”。說的是,韓信小時候,家裡十分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韓信長成,老母雙目失明,但韓信還是侍母至孝。

有一天,韓信在放牧時睡著了,夢見地脈龍神告訴他,大青崖石門裡有一個絕美的地方,還給了他鑰匙。韓信醒來,果真發現鑰匙,確是人間仙境。因此,想著讓母親也來享受此番美景。韓信將母親攙扶到勝地,邊走邊給母親描述美不勝收的景色。期間,他把鑰匙給丟在一旁,讓母親一人待在裡面,自己到外面小憩,又夢見石門即將關閉。韓信驚醒,果真發現石門已經關閉,母親就這樣命喪親兒子之手!

另外一個版本是“不肖子版”。說的是韓信聽取風水先生所說,在本月某日下葬於此風水寶地的人家,其子孫必大富大貴,後花三天時間把母親帶至風水先生所說的山洞,將母親推了進去,後來,韓信封王拜將,但是最後卻慘死,禍及家族。


這本是傳說,後人以訛傳訛,產生了多種版本。東漢班固所著《漢書》第三十四《韓彭英盧吳傳》開篇記載:“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為商賈,常從人寄食。其母死無以葬,乃行營高燥地,令傍可置萬家者。”韓信小時候很窮,既不能推舉去做官,也不能從商,經常乞討過活。他的母親死後,沒有錢下葬,韓信為其選擇一塊高處的寬敞之地,這樣其他人死後也可以埋葬於此。韓信是怕母親孤單,才如此的吧。

另一部中國歷史最有價值的史書之一《史記》第九十二卷《淮陰侯列傳》中也有相似的記載:“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司馬遷著《史記》必定參考前人的資料,但為了求證,曾親自去韓信母親的墓地考證,確實存在此事。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是超級厲害的軍事家,留下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為營”“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典故,是孫武、白起之後,冉冉升起的一顆璀璨巨星。

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五歲,兵敗彭城、東進滅趙、妙計滅齊、平定四國、擊敗項羽、功成被貶、殺頭夷族,結局悲慘。死後還背了很多不仁不孝的黑鍋,難怪司馬遷先生字裡行間透著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