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韩信为什么活埋自己的母亲?

用户64236287027



事实上这只是传说,而且还不止一种说法。第一种,我称之为“孝子版”。说的是,韩信小时候,家里十分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韩信长成,老母双目失明,但韩信还是侍母至孝。

有一天,韩信在放牧时睡着了,梦见地脉龙神告诉他,大青崖石门里有一个绝美的地方,还给了他钥匙。韩信醒来,果真发现钥匙,确是人间仙境。因此,想着让母亲也来享受此番美景。韩信将母亲搀扶到胜地,边走边给母亲描述美不胜收的景色。期间,他把钥匙给丢在一旁,让母亲一人待在里面,自己到外面小憩,又梦见石门即将关闭。韩信惊醒,果真发现石门已经关闭,母亲就这样命丧亲儿子之手!

另外一个版本是“不肖子版”。说的是韩信听取风水先生所说,在本月某日下葬于此风水宝地的人家,其子孙必大富大贵,后花三天时间把母亲带至风水先生所说的山洞,将母亲推了进去,后来,韩信封王拜将,但是最后却惨死,祸及家族。


这本是传说,后人以讹传讹,产生了多种版本。东汉班固所著《汉书》第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开篇记载:“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韩信小时候很穷,既不能推举去做官,也不能从商,经常乞讨过活。他的母亲死后,没有钱下葬,韩信为其选择一块高处的宽敞之地,这样其他人死后也可以埋葬于此。韩信是怕母亲孤单,才如此的吧。

另一部中国历史最有价值的史书之一《史记》第九十二卷《淮阴侯列传》中也有相似的记载:“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司马迁著《史记》必定参考前人的资料,但为了求证,曾亲自去韩信母亲的墓地考证,确实存在此事。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是超级厉害的军事家,留下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典故,是孙武、白起之后,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巨星。

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五岁,兵败彭城、东进灭赵、妙计灭齐、平定四国、击败项羽、功成被贬、杀头夷族,结局悲惨。死后还背了很多不仁不孝的黑锅,难怪司马迁先生字里行间透着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