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博士夫妻如此有計劃的咄咄逼人,如果相聲大師郭德綱當時不夠冷靜結局會怎樣?

兜兜轉轉還是小學生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相聲是門傳統藝術,對基本功的要求極高,而這對博士夫婦在參加節目時,最被詬病的地方,就是基礎太不紮實。基本功都不行,你來說創新,豈不是民間常說的,“連走都沒學會就想學跑”?最終是會跌倒的。

兩口子上臺講笑話,亮出說學逗唱幾件寶,令臺下人真的忍俊不禁,捧腹大笑,這就把實力展示出來了,能不讓你們過?不過觀眾也不答應啊!可他倆不展示這個,卻展示“博士”頭銜,展示出了幾本書(還是自費出的),這就講不到一起去了,老郭不讓他過,沒毛病。

(這兩口子明明是講相聲的,老郭為啥說“我們不是一個行業”?就是講不到一切去嘛!/皇帝不稱朕)

為啥我說“臺下真的忍俊不禁”呢?因為我在悟空問答看到這題後,頗有興趣,就去搜了夫妻倆的段子來聽,發現他們講相聲,就像情景喜劇,每過十幾秒,跟掐著表似的,必然出來一段一秒鐘的笑聲。可這笑聲太假,一聽就是後期加上去的“背景聲”,明明不好笑,卻想把觀眾帶笑,這不跟撓人家癢癢肉一樣嗎?

我聽了兩段,臉上沒起一絲風雨,觀感是:這兩口子,一個鍋裡吃飯,一張床上睡覺,可是在講相聲時,並不能做到配合紋絲無縫,那女的總感覺慢半拍,男的則動作僵硬;逗和捧的搭得硬不說,笑料也生硬,缺乏“(入)情(合)理”的渲染力。拋出來的“包袱”,難以讓人產生聯想,會心一笑。他們站在臺上,肢體動作很少,就是動嘴,講笑話——總的來說,觀感匯成仨字:不好聽。

據說他們的相聲是什麼公式算出來的,可觀眾管你公式還是母式,必須真好笑才行。老郭說話,常是話糙理不糙,好比他說,你說一千道一萬,觀眾願意掏錢買票(而且必須是場子大、票價不菲),才是王道。這兩口子的相聲,我看還只是業餘水平,參加個晚會什麼的還行,要出來“賣”,恐怕還得再練練。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贊同郭德綱的判斷:“你那個,行不通。”任何形式的文藝創作,都必須基於豐富的積澱、功底和想象力,不是一個“公式”能一錘子搞定的/皇帝不稱朕)

相聲可不是那麼好練的,不像拍戲,上個電影學院四年本科,還經常逃課,就可以成流量明星。就說郭德綱吧,此公外形有點痞,很難跟“大師”聯繫上,可架不住他有才、功力深啊!

記得我曾經給故宮博物院辦的《紫禁城》雜誌寫稿,它每期都會給寄我一份,有一期是扇子專集,我翻目錄時,發現有個作者叫郭德綱。當時郭德綱已經很有名氣了,我不禁一笑,這位作者恐怕因為自己的名字,常遇尷尬吧。翻到正文的位置,見“郭德綱”寫的是傳統戲曲中的扇子的用法,一看內容,原來就是講相聲的郭德綱!

這篇文章寫的棒極了,說到扇子往哪裡扇,比如扇腦袋、扇胸脯、扇肩膀、扇屁股等等,動作都是有講究的。文章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筆極佳,寫得很生動。就是這篇文章,讓我重新認識了郭德綱。當年春節無事,我把郭德綱的相聲搜出來聽了個遍,更是刮目相看,郭德綱傳統文化功力深厚,理解能力很強,才華過人,他不是靠運氣暴得大名的。

(他們是“新人”,這個自我評價不錯,但還不是必須在節目中晉級的“新人”/皇帝不稱朕)

反過來再看那對博士夫婦,恰恰基本功不行,他們又是理工科出身,工科思維很重(不然怎麼會想到用公式來“生產”相聲段子),傳統文化的底子也不夠(從我聽的兩段來看,包袱都是文字遊戲)。他們跟郭德綱比,就是一個站堂屋裡,一個連大門都沒進。

這兩口子,為了把相聲做成一門生意,積極參加各種節目“露臉”。我對他們的發展還是比較看好的。

首先他們現在有了一定的名氣,如今名氣就是生產力,懂行的觀眾不多,喜歡湊起來看熱鬧的卻多如牛毛。幾萬粉絲,為進一步做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不管段子好聽不好聽,能持續原創(還不抄襲侵權),也是本事。據說給他們投資的人,就是看中他們每兩三天就能產出一條段子的產能。如果他們把自己的“產品”再調一調,把公眾號做成一個幾十萬粉絲的大號,還是有希望的。但如果他們把目標定在進劇場賣票,那就走錯了方向,從他們的自身條件來說,“相聲劇場”是郭德綱的天下,他們比較適合做相聲(笑話)音頻——何況這也是網絡娛樂的方向。

(你與郭德綱,各有各有的“生意”,市場這麼大,別擔心“搶生意”的事兒!/皇帝不稱朕)

總之,對一切創新(即便是自以為是的創新),社會都應該給他們足夠的寬容,他們自己也要有較大的格局,假如自己玻璃心、心眼小得像麥芒,動不動就急,如何能讓人笑呢?

逗人笑,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得慢慢修行。(皇帝不稱朕答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