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苍溪:“阳光”廉洁低保 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人民网成都8月13日电 “谁吃低保大家说了算,这样选出的低保,老百姓都认可。”“我们严格按照程序评定和审批。”提及“阳光低保”,四川省苍溪县老百姓和干部都有话说。

如何避免农村低保“不阳光”不透明现象,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苍溪县通过创新动态管理、启动村民监督举报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干部作风纪律意识等方式,打造“阳光”廉洁低保,让之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全程“阳光晾晒” 谁吃低保村民说了算

“我自愿退出低保。”7月28日,苍溪县新观乡向阳村低保评定会上,贫困户沈贵宗讲述自愿退出低保缘由,一方面他有了产业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低保评选过程和结果要全村全程公布,他不愿为难干部,也不愿被村民“戳脊梁骨”。

沈贵宗由竞争变主动退让,在于苍溪低保政策宣传到位,查实情况精准,评审过程公开,一碗水端平的做法让老百姓看在眼里,支持在行动上。

新观乡以村为单位组织低保民主评议。成立由联系村领导牵头负责、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参加的低保调查评议小组,评议在帮扶单位及群众监督下公开进行,通过投票方式,当场唱票、计票、监票,根据得票数确定低保对象,整个评议过程完全在阳光下操作,确保了低保评议公平、公正、公开。

陵江镇红旗桥村以“一卡通”专项清理为契机,到村入户宣讲农村低保动态管理评议精神后,以各组为单位进行初评,再由驻村干部、村两委逐一核实后召开驻村干部、村三委成员、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公开评议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动态管理政策明白,评议过程公开透明。今年,红旗桥村初审不符合者找村两委理论的少了,为此上访的人更是没有了。

苍溪县修订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暂行办法》,细化低保进出政策“硬杠子”,建立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和各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日常监管;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和脱贫领域作风整顿,8个督导组会同相关部门逐一入户走访核查低保对象家庭财产状况信息;充分运行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开展低保家庭信息核对,准确掌握低保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将坚决予以取缔,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县今年共取消领取低保人员1769户2287人。

综合施策 “阳光”低保温暖每一个最需要家庭

“现在全家每个月有320元补助,基本生活开支莫得问题,吃药住院还能保报费。”八庙镇方斗村五组陈福建因中风导致半边身子残疾无法劳动,女儿上初中又需花钱。去年,陈福建1人享受低保。今年,在苍溪县委宣传部帮扶下,陈福建被评为三级残疾,不仅每月能多领取80元生活补助,低保标准也由以前的100元涨到120元。

坚持每个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实现工作程序规范,又要最大限度让国家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和关心的家庭。

他们将2017年以来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回头看”新调整核定的精准扶贫对象中,无法通过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并按兜底保障对象分类核定保障类别。

同时,他们根据城乡低保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就业状况将城乡低保户分为重点保障户、基本保障户、一般保障户三类,对A类、B类家庭中的老年人和重病重残人员在补差救助基础上,分别按不低于低保补助标准的20%和10%增发分类施保金。

在严格政策规定和审批程序,把好低保进出关基础上,他们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信息公开平台创新低保公开公示网络监管。苍溪县纪委监委在权力运行监督平台开通低保直通车模块,既公示中央到地方低保政策法规、县到村低保人口及资金,又可查阅每户低保户享受低保原因、人数、等级、标准,评议低保过程中低保对象申请书、村里评议会议记录、村民投票、签字等相关材料,还能对低保评定满意与否进行点评和举报。

同时,还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通过县委巡视组、脱贫攻坚督导组、作风纪律问题核查组等,加大对民政干部和基层干部本人及亲属享受低保备案情况、各乡镇低保动态管理、乡镇低保兜底保障政策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执行和“一卡通”问题专项治理等方面的督查,严查农村低保中的“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问题,将查处的低保评定过程中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及向“一卡通”惠民资金“伸黑手”“揩油水”等“微腐败”问题,从严从快追责问责。并建立问题台账,从机制上抓好农村低保管理,真正让低保“阳光”温暖每一个最需要的家庭。(阳雪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