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丽江旅游业回春

丽江旅游业回春

近日,“丽江旅游”发布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归母净利润为1.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其中,营业收入是该公司自2016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而去年同期,“丽江旅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4%。在经历了“史上最严”旅游市场整治的阵痛后,“丽江旅游”似乎开始“触底反弹”。

老板变了但经营模式依旧

“丽江旅游”的前身是丽江玉龙雪山旅游索道有限公司,1995年设立时为中外合资公司,是丽江最早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企业。2001年4月,公司经股权转让变更为纯内资企业,并于同年10月股改后更名为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我省第20家上市公司,也是我省第1家来自休闲服务行业的上市公司。直到目前,该公司也是丽江市唯一的上市公司。

自上市以来,丽江玉龙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直是“丽江旅游”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一直为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但在去年11月底,重庆的上市公司“华邦健康”对丽江山峰旅游商贸有限公司增资后持有其56.23%股权。同时,山峰公司持有雪山公司20.50%股权,华邦健康直接持有雪山公司33.86%股权,因此华邦健康合计控制雪山公司54.36%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而雪山公司直接持有“丽江旅游”15.73%股权,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由此华邦健康的老板张松山间接持有“丽江旅游”15.73%的股权。加上2016年5月至9月,张松山的儿子张一卓通过二级市场耗资2.5余亿元累计购买“丽江旅游”5%的股份(现已过户至“华邦健康”名下)。同年,“华邦健康”也在二级市场累计购买“丽江旅游”9.26%的股份。遂张松山直接与间接共持有“丽江旅游”29.99%的股权,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虽然在去年11月张松山入主后,“丽江旅游”就发布了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和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提示性公告,相当于公开认可了张松山的实际控制人地位。但雪山管委会去年对媒体表示,山峰公司本次增资扩股的相关事项未告知雪山管委会,结果就在上市公司公告其实际控制人变更半个月后,“丽江旅游”突然发布停牌公告,理由是“因公司控制权相关事项待核实”。直至今年3月14号,停牌三个月之后,“丽江旅游”复牌,经核实后仍然认定华邦健康的老板张松山为其实际控制人。

不过,上市公司同时披露了一份华邦健康和张松山的《承诺函》。主要内容是:华邦健康同意十五个月内维持“丽江旅游”现状,不对现有业务、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员工聘用计划、分红政策、组织结构、经营计划等进行调整或改变。

同时,张松山和华邦健康还表示,12个月内不会继续增持或出售“丽江旅游”股份。此外,在相关条件成熟时,华邦健康同意将直接和间接控制的雪山公司合计54.36%的股权依法转让给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或玉龙雪山管委会指定的第三方。这意味着,围绕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争夺战,以上述承诺暂时告一段落。

目前,“丽江旅游”核心业务为索道板块、印象文艺演出、酒店三大板块。公司拥有丽江三条索道的经营权,三条索道分别将游客带到冰川公园、云杉坪森林公园和牦牛坪山地公园。同时,公司印象丽江剧场、龙悦餐饮服务中心等均位于玉龙雪山景区游客集散地内。其主要收入来源为索道运输,半年报显示,索道运输占公司营业收入近60%,印象演出和酒店经营占比分别为14.8%、14.6%。与去年同期相比,三大板块营收占比变动不大。

丽江旅游业回春

“丽江旅游”业绩实现反弹

去年4月,省政府颁布堪称“史上最严”的22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措施。随后,丽江也对应出台了28条整治措施,重拳整顿旅游市场。受行业整顿影响,丽江旅游业经历短期阵痛,上市公司“丽江旅游”首当其冲。

去年,“丽江旅游”制定的年度经营计划为:营业收入达到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而公司实际完成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下降9%。这一成绩,不仅只完成目标任务的87%左右,还是该公司近9年来的首次营收、利润双下滑。对此,丽江旅游解释为,由于丽江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对团队游市场形成较大冲击,短期内公司索道和演出业务客流量下降、业绩承压。

从其营业板块具体分析,公司三条索道去年总计接待游客约357万人次,同比下降11%,导致索道运输板块收入同比下降9.5%,为4.1亿元。此外,印象演出和餐饮服务营收分别下滑了36%和17%。丽江旅游称,演艺市场竞争加剧,同时旅行社调整旅游产品或线路,去年印象丽江公司共演出535场,同比降低近29%,销售门票同比下降超1/3。

这一低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一季度,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4.8%、1.6%。在经历一年多的萎靡后,“丽江旅游”终于迎来逆转,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总收入达3.4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9%,已完成年度目标的55%。

分板块看,支撑其业绩逆转的,主要是公司酒店业务和索道业务。数据显示,其酒店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0.5亿元,同比增长21%;索道客流已有回升趋势,共计接待游客172.4万人次,同比增长4%,索道运输总收入超2亿元,同比增长9%。与之相反的是,印象演出收入同比下降接近5%,仅实现收入约0.5亿元。

丽江旅游业回春

“丽江文旅”业绩大幅增长

“丽江旅游”作为丽江旅游业的龙头企业,其业绩逆转可以看作是丽江旅游市场的凤凰涅槃。另一例证是丽江休闲服务行业的一家新三板公司——“丽江文旅”。2015年12月登陆新三板的“丽江文旅”,主要经营项目是位于丽江东巴谷旅游景区、演艺节目《丽水金沙》和位于沧源县的演艺节目《族印·司岗里》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业绩也有所增长。

其中,前两个项目是该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丽江东巴谷景区属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丽江市玉龙雪山脚下,拥有临近2,500余亩景区土地使用权,是丽江主要旅游景区之一。

去年,“丽江文旅”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同比增长8%,虽然有所增长,但与2016年96%的增幅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近4成,而2016年的增幅高达232%。

“丽江文旅”表示,受旅游市场规范整治政策的影响,丽江市核心旅游目的地——“大玉龙”景区整体接待量下滑,造成公司景区门票销售收入由2016年的0.2亿元降低至0.17亿元,同比降低15%。此外,虽然看演出的客流增多,但由于旅游演艺业务营业成本相对较高,毛利率相对偏低,因此导致其去年营业收入略有增长,归母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丽江文旅”实现营业收入0.27亿元,同比增长近3成;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加9.5%。其中,演出门票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景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4%。该公司称,经过去年我省旅游市场整治政策的大力整顿,在今年上半年所受影响开始减轻,丽江游客人数开始回升,丽江旅游相关行业的业务规模开始逐步恢复。

丽江旅游业回春

丽江旅游业“复苏”

除两家身处丽江旅游市场一线的企业业绩增长外,丽江机场、火车站发布的相关数据也证明,丽江旅游业在经历重拳整顿后正处于复苏阶段。

丽江三义机场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旅客吞吐量的增幅为4.7%,其中暑期7-8月的旅客吞吐量分别为65.3万人、67.6万人,合计132.9万人次,同比增长4.6%。今年上半年,丽江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61.77万人次,同比增长4.2%。其中,自5月以来,丽江机场月旅客吞吐量一举跃进60万大关。5-6月份,丽江机场旅游吞吐量分别达63.8万、65.5万人次,同比增幅达7.1%和11.9%。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丽江火车站共发送旅客94.4万人次,同比增长4.8%;到达旅客102.6万人次,同比增长6.1%。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1日,我省昆楚大动车线路正式开通,大幅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成本,为大理带来新一轮的旅游热潮。而大理到丽江的火车也仅需2小时,昆楚大的开通也将间接为丽江旅游业带来更多机遇。

就今年暑期伊始7月份而言,丽江游客增长较为明显。丽江火车站7月共计发送28.3万人,同比增长29%,而去年同期该站发送旅客仅同比增长4%。同时丽江机场的表现也很给力,7月其旅客吞吐量高达71.8万,同比增长10%,而去年暑期其旅客吞吐量最高仅为67.6万人。

大研古城也首次发布了承载预警通知:8月5日,进入丽江古城的游客人数已超20万人,已超过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192533人/日);瞬时人数最高峰达到80154人,已接近景区最大瞬时承载量。在之后连续几天里,每天进入丽江古城的游客人数也已超20万人。

而对于丽江旅游业而言,更大的利好消息是,备受关注的大理至丽江铁路提速改造工程也于7月初开工建设。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荣表示:“大理至丽江铁路线路全程161公里,速度目标值提升至每小时140公里,力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建成,届时动车将开行至丽江,形成昆明三小时到达丽江的交通服务生活圈”。

丽江旅游业回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