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疫情年年有,這次特別厲害,養殖戶該何去何從?

疫情年年有,這次特別厲害,養殖戶該何去何從?

8月難道是一個多事之秋?短短十幾天,畜牧業疫情通報不斷!由於環保禁養,養殖場拆遷不斷增加,養殖業叫苦不迭。

加上豬牛羊疫情的頻頻曝出,還讓不讓這些養殖人活了!養殖戶們的日子是雪上加霜。

8月1日,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存欄383頭,發病47頭,死亡47頭。農業農村部接到報告後立即緊急指導當地做好各項防治措施並採樣檢測。8月3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

8月8日,農業農村部接到黑龍江省畜牧獸醫局報告,該省樺南縣種畜場發生一起羊炭疽疫情,7月29日至8月7日期間,累計發病12只,死亡7只。

8月13日,農業農村部接到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報告,通遼市科爾沁區大林鎮勝利村發生牛炭疽疫情。截至8月13日16時,該村累計發病牛54頭,死亡29頭、撲殺25頭,已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

據初步分析,這兩起疫情發生地都是炭疽老疫區。近期黑龍江、內蒙古等省份降水量大,局部連降暴雨,由於暴雨、洪澇衝涮導致炭疽病菌暴露地表,家畜接觸而引發疫情。

誰是炭疽易感者

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均可感染,馬、牛、羊等草食動物最易感;炭疽是人獸共患病,人也會感染。

人和動物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也可通過呼吸道或受損傷的皮膚接觸感染。被汙染的土壤、水源和場地可形成持久疫源地。

大多數情況下,是牛、羊等食草動物在吃草時攝入芽胞引起感染,人接觸了感染牲畜的肉類、毛皮、血液或土壤等其他汙染物而感染。接觸健康的牛、羊等動物及其肉類製品是不會感染炭疽的。

對於接連發生的疫情養殖戶如何預防呢?

1.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護是關鍵。

①、做好棟舍內衛生。俗話說醜人多作怪、臭肉惹蒼蠅,腥臭的味道和髒亂的環境更容易吸引蚊蠅的聚集,日常生產中,我們應當控制環境溼度越小越好,每天清洗料槽、打掃走道、清除殘留的飼料、喂剩的料用飼料袋蓋起來、勤鏟糞便、定期消毒。

②、清除棟舍外雜草。雜草叢是蚊、蠅、鼠天然的藏身之所,應當對棟舍周圍3~5米之內的雜草進行徹底清除,既能減少蚊、蠅、鼠的駐留又能美化環境。

③、清理垃圾池。場內的垃圾池往往容易被人忽視,時間久了便會蚊蠅成群,然後進入居住區與棟舍,應當及時對垃圾進行掩埋或焚燒處理,防止蚊蠅滋生。

④、陰雨天集中滅蚊。陰雨天蚊子和蒼蠅便會大量湧入棟舍,尤其是在傍晚時分,此時正是消滅蚊蠅的大好機會,建議採用藥物噴灑的方式,在蚊蠅聚集的地方進行重點殺滅。

2.嚴格控制人員、車輛和易感動物進入養殖場;對進出養殖場及其生產區的人員、車輛、物品要嚴格落實消毒等措施。

3.儘可能封閉飼養生豬,

採取隔離防護措施,儘量避免與野豬、鈍緣軟蜱接觸。

4.嚴禁使用泔水或餐餘垃圾飼餵生豬。

5.積極配合當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疫病監測排查,特別是發生豬瘟疫苗免疫失敗、不明原因死亡等現象,應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

萬千養殖戶挺住,東北挺住!

這次的羊炭疽病來的突然,在加上是一種人畜都可能感染到的病症,難免會引起大眾的譁然。先是瀋陽非洲豬瘟,又逢哈爾濱羊炭疽病,萬千養殖者何去何從?

東北作為養殖業的風向標,近幾年有些失衡,其中原因有很多。無論是南豬北移也好,看重東北這邊的糧食基地也罷。這些都加速了東北地區的養殖業發展。

同一片地區養殖業多了,價格方面就逐漸後知後覺,且攜帶的病菌種類也多種多樣。所以疫病發生在東北的幾率也就高一些。

小編深知養殖不易,衷心希望萬千養殖者都能夠挺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