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的教訓,在銀行買理財產品怎麼防止被騙?

舊事重提,總不經意間又挑起了大家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爭議,在大家的認識當中,銀行理應是存錢最安全的地方,但是近年來總是爆出一些銀行假理財案件,總是讓大家提心吊膽。

2017年4月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爆出了驚天假理財大案,80後女行長親自帶頭作假,以產品“讓利”轉讓的方式吸引該行私人銀行高淨值客戶,致使逾150名投資者被套,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此案也被稱作有史以來第一大“飛單”案。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的教訓,在銀行買理財產品怎麼防止被騙?

雖然這種事情的發生是很小的概率,也只是個別案例,但是在這裡給大家提了個醒,去銀行理財,一定要睜大眼睛,打起12分精神,同時還要學會去辨別真假理財,維護自己的權益。

通常來說,只要大家學會下面幾招,基本就可以杜絕銀行理財被騙。

1、不要被高收益所誘惑

任何時候高收益一定伴隨著高風險,正常情況下,如果理財產品的收益在6%以內,是相對比較安全的,6%到8%的那就有可能面臨一定的風險,如果超過8%,那你就應該隨時考慮損失本金的風險。

所以大家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我參考市場的平均水平來,如果銀行某一款理財產品所投資的類型一樣,但是收益明顯比市場水平要高,那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2、通過正規渠道局購買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有很多渠道都可以買到正規的理財產品,比如官網或者app。

如果你的金額比較大,需要到營業網點辦理的,那你一定要在正規的櫃檯或者理財室內辦理,而且必須在銀行有監控的公開場合上籤訂合同,千萬不要被銀行客戶經理拉到小黑屋裡面私自簽訂合同。

3、認真閱讀理財協議的相關內容。

很多人之所以被騙,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仔細閱讀理財協議的相關條款,很多時候都是在銀行客戶經理的引導下直接簽字按的手印,但卻不知道這合同裡面卻隱藏著很多貓膩。

所以儘管理財協議比較繁瑣,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大家最好認真閱讀完理財協議的各個條款,然後再選擇是否簽字。

4、確認在購買理財產品過程中,銀行坐到“雙錄”

銀監會的《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不得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理財產品,還要落實“雙錄”來治理“飛單”等問題。這裡“雙錄”就是錄音和錄像,所以大家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確認是否有這個“雙錄”。這個雙錄很重要,它不僅可以約束銀行的銷售行為,在發生糾紛時也能提供可靠依據。

5、認清是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還是代理的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通過理財協議上的編號,就可以在中國理財網上查找到。

中國理財網是經銀監會同意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網站。按規定,凡是銀行自主發行的理財產品,均具有唯一的產品登記編碼,並可以用該編碼在中國理財網查詢到產品信息,這是判斷產品是否合法合規的重要依據。

如果根據理財協議上的編號,在中國理財網上沒有查到相關的理財產品,那說明你所購買的是銀行代理的理財產品,或者是假的理財。

6、從合同蓋章看出一些貓膩

目前理財協議都是統一合同,需要蓋行章,而通常情況下支行的章由分行保管,這個目的是為了防支行亂蓋章,引發風險。

所以如果你在協議上蓋的是行章,那說明你購買的理財產品是真正的銀行理財。如果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發行機構會在委託銀行代理銷售的理財產品的投資合同上加蓋公章,銀行則會在匯款等業務憑證上加蓋公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