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瑞虎8挽救奇瑞销量,关键看定价

奇瑞的新车瑞虎8上市在即,这是被奇瑞寄予厚望的重磅车型。它能不能挽救奇瑞销量下滑的颓势呢?

回顾历史,十年前,奇瑞是名副其实的自主品牌老大,2008年38万销量辆,当时的吉利是22万辆。10年后的2017年,吉利124万辆,奇瑞55万辆。形式变化令人唏嘘。

奇瑞想要重回自主老大,非得要打造两款五菱荣光或者哈弗H6那样的"神车"才行。

下面分析一下瑞虎8的优点和不足。

一、优点:

1、外观:从外观设计看,瑞虎8够大气,尤其是前脸,"虎踞"式造型,格栅面积很大,冲击力强,虎眼大灯炯炯有神,锐气十足。整体设计风格和奇瑞以往任何车型都截然不同,从正面看气场很强,霸气多了,不输给同尺寸的任何竞争。尾部的设计也可圈可点,辨识性强,前后协调得也非常好,优于瑞虎7。

瑞虎8挽救奇瑞销量,关键看定价

2、内饰:内饰虽然有瑞虎5X的影子,但是档次明显提升。全新设计的方向盘,跟上了时代潮流。整体风格显得沉稳,线条流畅,格调高雅。内饰材质提升,环保性好。坐进车内几乎没有什么异味,这点值得称道。

瑞虎8挽救奇瑞销量,关键看定价

3、配置:从现在奇瑞透露出来的消息看,预计配置会比较丰富。号称有23项同级车没有的配置。包括4个USB接口、7英寸全液晶仪表、智能语音控制、电动尾门、第二排座椅加热、第三排座椅独立空调以及9.3版本的ESP系统等。真诚希望这些配置不要只是出现在顶配车型上,让普通消费者看得见,够不着。

4、空间:瑞虎8预计有5座和7座(2+3+2)两种车型。对于家里人口多的,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卖点。其后排可放平,到店实拍的照片显示,躺下两个成年人绰绰有余。

瑞虎8挽救奇瑞销量,关键看定价

二、不足:

1、设计风格偏个性化

前脸风格有一定争议。预计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让他接受也很难。总之,这个风格不是"大众情人"的那种,有可能导致目标消费者群体被分割变小。

2、第三排座椅略显局促

受轴距所限,安排第三排座椅只能靠增加后悬长度和车身高度。在2710mm这个级别,第三排座椅想宽敞舒适是不现实的。多两个座位是卖点,但要看怎么宣传和引导消费者接受,卖点述求错误可能会变成竞争对手的攻击点。

3、动力偏弱

动力总成和瑞虎7据说是一样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8kW,峰值扭矩210N•m,匹配6MT/6DCT变速箱。这套总成很成熟,大家尽可放心。但车子变长变重了,恐怕动力会偏弱。目前油耗情况亦不详。当然一般家用足够,又不开去赛车。但这点容易被竞争对手攻击。

三、销量前景展望

瑞虎8优点很突出,但是也有些弱项。关键看奇瑞新品上市的推广能力了。

下面简单从营销4P来分析一下。

P1、产品:已经定型;

P2、渠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P3、促销:现在车市竞争异常激烈,大家扎堆在SUV领域。促销手段已经穷尽,很难玩出什么新花样,尤其是费效比高的手段更难。奇瑞的推广费用投入也捉襟见肘。

P4、价格:现在还没公布。前面3项都没什么好看的了,就剩下价格这项等待揭晓。如果按照瑞虎7的定价策略,其前景令人担忧。就谈不上用这个车型打造"神车"销量了。

以下是瑞虎7上市以来的月销量变化,以供参照。

瑞虎8挽救奇瑞销量,关键看定价

瑞虎7上市时定价9.79-15.39万,定价偏高。上市后曾经短暂冲到1万辆以上,后快速下跌,销量基本稳定在4000-6000之间,平均月销量5800辆。由于瑞虎7轴距没有优势,导致定价与竞品没有竞争力,加之零售终端售后服务能力欠缺,导致产品过了上市推广期后迅速下滑,销量没有达到预期。

瑞虎5X去年9月上市,看样子在走瑞虎7的老路,定价虽然没有瑞虎7那么离谱,也是略高一点。目前销量尚可,突破月销万辆。关键是能不能稳定住。否则难免会步瑞虎7的后尘。

下面是奇瑞SUV产品线的定价情况:

瑞虎8挽救奇瑞销量,关键看定价

个人预测,瑞虎8的指导价区间大概在11-17万。很可能是10.69或者10.88万起步,主推车型在12-13万。按照奇瑞目前的产品线结构,这个定价顺理成章,市场反应就不好说,有一定风险。如果9.8万起步,月销过万不成问题。如果8.8万起步,有月销2万以上的实力。那是真的可以大幅提振整体销量,也有利于渠道拓展(现在奇瑞的4S店数量偏少)。但是产品线之间会发生冲突。瑞虎7可能就没法卖了。

奇瑞SUV产品线的最大问题是动力总成单一,车系中,不同车型的尺寸,主要是轴距这块没有拉开距离,易产生自我冲突的局面。

最后说明一下,指望一款车型挽救奇瑞是不现实的。还要整体改进,多出几个艾瑞泽5销量水平的车型。

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必须要很好地研究消费者,推出恰当的,能够符合大众审美和基本需求的产品组合。不要总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PPT,听调研公司的报告,自以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是要亲身走到消费者中间去,倾听消费者的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