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老調重彈 粕惹人憐,漸漸被資金嫌棄

一部分前言概要

本週之重頭戲,則為8月15日早上的兩則新聞:(1)中國商務部應美方邀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擬於8月下旬率團訪美,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率領的美方代表團就雙方各自關注的中美經貿問題進行磋商。(2)一則鄭州市政府關於封鎖非洲豬瘟疫區的命令在網上流傳,稱鄭州雙匯屠宰廠從黑龍江運到的生豬確認感染非洲豬瘟,決定對廠區劃定疫點並實施封鎖6周。同時隨著非洲豬瘟事件的醞釀,河南口蹄疫、科爾沁疑似炭疽等消息也開始流傳,在下午引發雙匯跌停,國內豆系也走弱。

兩者的解讀且放在後文分析當中,但我們可以推測,在土耳其引發全球對金融、新興市場的擔憂之際,商品期貨也遭遇了拋售。尤其是老調重彈的中美貿易摩擦話題,已經讓國內資金慢慢不再青睞於豆粕品種了。

CBOT美豆在8月供需報告之後急速下撤,跌至筆者估算的價值+天氣底部區間800-850美分,單產、結轉庫存數據的一步到位也未必是件壞事。整體來看,美豆市場的安全性明顯高於國內市場,大跌就是買入良機,大漲適當減倉。國外巴西貼水在美盤大跌之後,並沒有強勢拉漲。這實際上是值得讓國內做多的投資者們內心稍稍打上個問號的,雖然市場上用:油廠願意等待不急著採購、巴西雷亞爾貶值等原因來解釋。

國內現貨,則因為油廠挺價和盤面下跌影響下基差出現明顯的迴歸。同時各地油廠回購超期合同,轉而銷售遠月基差。油廠把頭寸往後延,貿易商執行緩慢往後延,飼料廠則在買現貨滾動頭寸。所以我們也需要慢慢修正未來的基差的預期。

二部分行情回顧

老调重弹 粕惹人怜,渐渐被资金嫌弃

三部分基本面分析

一、宏中觀/供需

總結來說,8月USDA報告之後基本面利空出盡。宏觀層面市場表露了悲觀情緒,商品整體賣盤為主,雖然在8月17日週五土耳其危機恐慌有所降溫,全球多種資產有所反彈,包括人民幣也收復前幾日失地,但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趨勢並沒有形成反轉。宏觀的情緒在波動,資金也勢必尋找更加安全的品種,從這一點看,國內粕類暫時也不會是重點目標。而且,我們需要警惕宏觀大邏輯拖累單一品種的基本面邏輯走壞。

8月15日的重磅新聞是:中國商務部應美方邀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擬於8月下旬率團訪美,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率領的美方代表團就雙方各自關注的中美經貿問題進行磋商。從結果上看,市場對該消息還是一定程度上買賬。(以下觀點非常主觀,政策解讀權當笑耳)雖然在美歐聯盟之後筆者相當悲觀,但這是中美對抗實力對比的思維。而此番消息放出:(1)國內矛盾才是中國當下的主要矛盾;(2)歷史經驗來看,中國改革成功的基本上都是倒逼的,從這個層面上看我們需要保持該話題的熱度但不是升級;(3)市場考慮中美雙方磋商官員層級較低,美國也非貿易代表;(4)近期國內資本市場包括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不足。

重歸話題,建議投資者們遠離政策交易。

消息面,近期關於中國不存在大豆缺口的新聞和論調發聲頻率增多,包括中國官員稱中國和巴西企業可通過組建合資公司來促進豆粕貿易,俄羅斯願意向中國提供100萬公頃種大豆麵積,等等。自然,這些措施都沒辦法補救下半年的供需環境,更多是明年開始的調整。而對今年或改變大豆格局的,需要注意新聞——蔡英文前往巴拉圭,近些年巴拉圭國內不乏希望與中國大陸建交的聲音,我們且留個心眼,畢竟巴拉圭也有一定量的大豆出口。總結來說,我們保持一定的政策敏感性,控制倉位控制非市場性風險。

美盤CBOT依然維持觀點(800-850美分為價值+天氣底部,我們需要警惕美國農業補貼動向)。美國大豆壓榨利潤超過平均水平,確保了大豆壓榨步伐強勁以及充足的豆粕及豆油供應。如果投資者能夠交易外盤,建議關注美豆、美豆粕,逢低做多,大跌就是買入良機,大漲適當減倉。

二、天氣

近期北美天氣並無法掀起波瀾。而歐洲、加拿大則引發了市場的關注,尤其影響小麥、油菜籽的行情。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認為,自北非登陸歐洲的熱空氣正緩慢向東移動。“西歐和中歐的炎熱天氣將得到緩解,而炎熱天氣可能會慢慢擴散到東歐。”自今年入夏以來,歐洲部分地區出現極端高溫天氣。有報道稱,北極圈內曾觀測到32攝氏度的高溫。極端乾旱導致德國料出現24年來最差收成今年糧食產量可能減少20%。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和阿爾伯塔部分地區氣溫超過30度,對油菜籽生長不利。但是國外天氣對國內菜粕市場並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加菜貼水相對穩定。

美國方面,最新的預報顯示,未來一週,北美中西部東南部、Delta三角洲、Appalachian山脈雨量高於正常,明尼蘇達州西北部略幹,其餘雨量正常。未來兩週,主產區中僅東南部小部分略偏幹,其餘雨量正常。

老调重弹 粕惹人怜,渐渐被资金嫌弃

三、國外/貼水市場

本週最讓人疑慮的是,巴西大豆貼水上漲乏力,雖然有油廠認為目前不急著買而巴西農民傾向於快速銷售、巴西雷亞爾貶值等因素影響,但貼水市場的冷淡也導致國內豆粕期價上行失去一條重要的邏輯,最終在中美重啟貿易磋商的消息中應聲下跌。國外市場認為,如果此次談判順利,將會進行更高級別的會議。而中國市場對於此次磋商就能解決摩擦的信心不足。有觀點認為最終貿易談判要等到5月才能解決。

本週中國至少採購20船南美大豆,最後兩日因為擔憂貿易戰停火而買興不足,而壓榨商及出口商備貨意願強。週三,中儲糧採購3船阿根廷9月船期大豆,上週採購2船。阿根廷豆粕銷售不佳,且榨利惡化(上週談過阿根廷豆粕進口放開救不了近火,不再贅述),中國藉此機會採購更多的陳作大豆。儘管如此,阿根廷豆粕貼水仍然疲軟。

另外,美國農業部代表稱,機構將於8月24日前宣佈120億美金援助計劃的細節,並於9月4日前實施,農民將於9月至收穫完成期間收到補貼款項。宏觀層面,還有阿根廷央行稱,將大型銀行準備金率上調3%,同意與中國進行40億美元貨幣互換,以增加其儲備。

四、物流與船期

巴西穀物出口協會(Anec)表示,運費率調高將導致巴西國內糧食運輸成本增加20%~40%,個別情況可能增長一倍,貿易公司的利潤因此而縮減20%,農戶收到的價格料走低5~10雷亞爾/袋(0.6~1.2美元/蒲式耳)。巴西最高法院計劃於8月末繼續對運價表的討論,其中一個需要決策的關鍵性問題是回程運費。

本週美灣還有一船大豆正在裝運到中國。如果考慮未知目的地一半是到中國,對中國的未執行合約數量約為120萬噸。新作物年度,中國成交量133.2萬噸。大豆到港預估,8月為850萬噸,9月850萬噸,10月760萬噸,11月700萬噸。11-12月大豆供應依然不足,但還會繼續買入。

菜籽方面,整體供應寬鬆,後期到港每月基本都在40萬噸以上,而菜粕受到GMO的影響,並沒有大量湧入,預計8-9月份為11-12萬噸,10月往後則減少到每月3-5萬級別。

五、國內壓榨

全國大豆周度壓榨量上升到195萬噸水平。天氣轉涼,北方電力供應恢復,日照及天津各油廠均恢復開機,以及巴西大豆含油率高,不易保存。隨著近幾周豆粕庫存壓力逐步緩解,油廠開機率大幅提升。預計下週油廠壓榨量在198萬噸左右,下下週回升到200萬噸。需要額外注意的是,由於國內宏觀調控的影響,中小型壓榨油廠及貿易商很容易出現資金方面的問題,產業內投資者需要規避此類的中長期風險。而短期或許反而能夠在局部地區獲得低價貨源。

國內現貨,則因為油廠挺價和盤面下跌影響下基差出現明顯的迴歸。同時各地油廠回購超期合同,轉而銷售遠月基差。油廠把頭寸往後延,貿易商執行緩慢往後延,飼料廠則在買現貨滾動頭寸。市場開始分化,兩湖地區現貨供不應求,山東地區現貨價格依然較差(港口壓力太大)。目前整體來看,豆粕庫存有所下降,但去庫存趨勢還不明顯。對於未來的基差的預期,我們需要慢慢修正。

老调重弹 粕惹人怜,渐渐被资金嫌弃

六、飼料養殖需求

目前生豬價格上漲,甚至樂觀者預計生豬盈利將持續到年末。8月上中旬大豬存欄量也開始企穩回升,利好豬粕需求。據筆者信息渠道反饋,7、8豬料銷量較好,而實際上筆者是會對該現象打上一個小問號的。目前生豬存欄理論上應該倒推至年後3-4月份,當時利潤虧損仔豬補欄積極性很差。當然其中會有冬天PSY相對偏高、渠道庫存增加、利潤改善增加飼餵等等影響,但個人更傾向於集團規模化吞併中小樣本的影響。

另一個大話題,則是非洲豬瘟。15日上午,一則鄭州市政府關於封鎖非洲豬瘟疫區的命令在網上流傳,稱鄭州雙匯屠宰廠從黑龍江運到的生豬確認感染非洲豬瘟,決定對廠區劃定疫點並實施封鎖6周。同時隨著非洲豬瘟事件的醞釀,河南口蹄疫、科爾沁疑似炭疽等消息也開始流傳,在下午引發雙匯跌停,國內豆系也走弱。對於非洲豬瘟,(1)生豬調運從東北去山東、河南;而中原一帶又進入華東、雲貴川。週末出現連雲港非洲豬瘟的消息,相比疫情有所擴散;(2)市場主流觀點:黑龍江至鄭州路途遙遠(沿路1.5天的汙染),加上河南為生豬養殖/調運大省,該事件影響或非常大;(3)筆者信息渠道反饋,河南地區目前影響有限;華南地區暫無疫情但得到各個企業的極大重視;(4)

整體來看,從疫情防疫角度,15天內各地陸續出現疫情,該事件大概率擴散,目前官方信息基本得到控制,我們需要以官方信息為主,而同時加強防控與觀察。

禽料方面,肉雞養殖利潤維持較好,終端補欄積極性較好。蛋雞養殖利潤處於同期第二高位。養殖戶母雞淘汰意願較弱,對禽料的粕類需求有支撐。

廣東茂名飼料行業協會在8月14日協會發出通知宣佈因原料豆粕等大幅度上漲,為保證飼料產量品質,宣佈上調飼料價格,其中豬飼料、雞飼料每噸上調50元,鴨飼料每噸上調25元,水產料(含沉,浮水魚料漲2元/包)。時間定於8月15日凌晨開始。雙胞胎、海大、通威、粵海、澳華、恆興、新希望六和等企業還沒宣佈漲價;但據透露,這些企業將在8月18日前後開始上調飼料價格。

七、資金面

老调重弹 粕惹人怜,渐渐被资金嫌弃

此前宏觀的恐慌導致全球資產市場出現拋售,土耳其危機恐慌降溫之後,又齊步反彈。由於中美貿易談判的重啟,空頭回補活躍。但我們需要了解,美盤的安全性是遠高於國內豆粕的,而美豆粕又好於美豆。逢低就可以建倉,而大漲之後可以減倉。

國內市場,豆粕1/5/9合約都遭到資金的拋售,油脂鏈則有所上漲。中美貿易摩擦話題重啟,在宏觀情緒、其他板塊相對火熱的背景之下,豆粕自然難以獲得資金的青睞。如果榨利惡化,國內套保盤是逐漸減少的,一旦資金快速拉漲,又難免導致套保盤進入成為接盤俠。所幸的是,目前巴西可售有限,而油廠基本一致看漲,套保盤壓力有限。最大的威脅,依然是中美貿易摩擦出現轉機。

四部分關鍵數據

老调重弹 粕惹人怜,渐渐被资金嫌弃
老调重弹 粕惹人怜,渐渐被资金嫌弃

五部分邏輯分析

總結來說,8月USDA報告之後基本面利空出盡。宏觀層面市場表露了悲觀情緒,商品整體賣盤為主,雖然在8月17日週五土耳其危機恐慌有所降溫,全球多種資產有所反彈,包括人民幣也收復前幾日失地,但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趨勢並沒有形成反轉。宏觀的情緒在波動,資金也勢必尋找更加安全的品種,從這一點看,國內粕類暫時也不會是重點目標。而且,我們需要警惕宏觀大邏輯拖累單一品種的基本面邏輯走壞

國內市場,豆粕1/5/9合約都遭到資金的拋售,油脂鏈則有所上漲。中美貿易摩擦話題重啟,在宏觀情緒、其他板塊相對火熱的背景之下,豆粕自然難以獲得資金的青睞。如果榨利惡化,國內套保盤是逐漸減少的,一旦資金快速拉漲,又難免導致套保盤進入成為接盤俠。所幸的是,目前巴西可售有限,而油廠基本一致看漲,套保盤壓力有限。最大的威脅,依然是中美貿易摩擦出現轉機。雖然筆者個人主觀不看好此次談判,但建議投資者們遠離政策交易。

CBOT美豆在8月供需報告之後急速下撤,跌至筆者估算的價值+天氣底部區間800-850美分,單產、結轉庫存數據的一步到位也未必是件壞事,我們關注下週美國產地調研數據。整體來看,美豆市場的安全性明顯高於國內市場,大跌就是買入良機,大漲適當減倉。

國外巴西貼水在美盤大跌之後,並沒有強勢拉漲。這實際上是值得讓國內做多的投資者們內心稍稍打上個問號的,雖然市場上用:油廠願意等待不急著採購、巴西雷亞爾貶值等原因來解釋。國內現貨,則因為油廠挺價和盤面下跌影響下基差出現明顯的迴歸。同時各地油廠回購超期合同,轉而銷售遠月基差。油廠把頭寸往後延,貿易商執行緩慢往後延,飼料廠則在買現貨滾動頭寸。市場開始分化,兩湖地區現貨供不應求,山東地區現貨價格依然較差(港口壓力太大)。

目前整體來看,豆粕庫存有所下降,但去庫存趨勢還不明顯。對於未來的基差的預期,我們需要慢慢修正。

而對於非洲豬瘟,整體來看,從疫情防疫角度,15天內各地陸續出現疫情,該事件大概率擴散,目前官方信息基本得到控制,我們需要以官方信息為主,而同時加強防控與觀察。

六部分交易策略

一、期貨

總結來說,8月USDA供需報告之後基本面利空出盡,宏觀層面市場也表露了悲觀情緒。中美貿易磋商,筆者雖有個人觀點,但政策的解讀始終太過於主觀,也建議保守者暫時不要貿然交易政策面。美盤安全性高出不少。

美盤CBOT依然維持觀點(800-850美分為價值+天氣底部,我們需要警惕美國農業補貼動向)。如果投資者能夠交易外盤,建議關注美豆、美豆粕,逢低做多,逢大漲減倉,而降低國內雙粕的關注度。激進投資者若堅持貿易摩擦邏輯,整體逢低做多策略。

套利短期內我們不再操作。而早前建議投資者們關注M11-5正套策略,如果有投資者已經介入,則需要減倉。關注豆菜價差低位做擴、菜粕1-5正套(等待)。

二、期權

做多M1901波動率

七部分下週關注

1.中美貿易談判後續;

2.美國產地調研數據;

3.國外貼水市場;

4.國內疫情發展。

作者:鄭琬騰;來源:銀河農產品及衍生品;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