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你見過漫山遍野的豬,在山林間,或悠閒漫步,或嬉戲打鬧,或自由覓食的景象嗎?今天案例的主人公張永安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養豬致富的,且在2013年,年收入50萬元,每頭豬淨利潤1000塊左右,比圈養的豬每頭要多掙50%的利潤。張永安是如何想到散養養殖方式並獲得成功的呢?現跟隨中農富通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一起去看看他的致富方法。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意外轉型

人生處處有驚喜,生活處處有意外。一個意外,張永安發現一個農戶把豬和牛羊一樣,一起放養。豬長大後,肉非常非常的好吃,他覺得這個可以嘗試,所以就把豬放到山上去,稱之為"跑豬"。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半山腰建豬舍

雖說是散養,但豬也需要休息,需要遮風避雨。所以,當所有的養殖戶都把豬舍建在平地上時,張永安卻把豬舍建在了400多米的半山腰上。而且豬舍一年四季都是大門敞開,100多頭生豬就這樣散養在山林裡面,任由它們在樹林中悠哉悠哉的遊玩,覓食。80多畝的山林就是它們生長的天堂。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散養

張永安的豬完完全全是野生野長狀態,豬常年在山林之中奔跑覓食,白天吃植物的樹根樹葉。在山林中奔跑,每天都在不斷地運動,脂肪被消耗不少,肥肉就少了,身上的肉自然就長的比較結實,口感也變好了。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定位高端化,上架超市

既是生態養殖,又口感絕佳,產品的定位自然也要不同。所以,張永安託人把豬肉弄到了武漢超市裡去賣,直接面向中高端消費人群,這樣不僅可以賺到錢,也是對自己豬肉身價的一種提升。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精包裝,提升附加值

雖有絕佳的口感,但是現在很多人對農產品的外在也很注重。所以,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張永安又做了精包裝作為送禮的禮品,好多人買了送禮,巨大的市場一下子就被打開了。

養豬玩出新花樣,這個農民用這種方式年入50萬

養豬養出別樣風,張永安養殖"跑豬"致富絕非偶然,對於他的成功,中農富通城鄉規劃院總結了以下5點經驗:

1. 市場是前提,三產融合是王道

沒有市場,做農業註定死路一條。所以,創業者們在選擇農業項目時,一定要先研究市場,搞清楚市場需求,再結合自身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農業項目。雖說張永安養殖"跑豬"賺錢了,但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搞養殖都賠的一清二白。目前單純的養殖已經很難賺錢了,只有做到三產融合,才能更好的吸引用戶,企業才能賺到錢,才會走的更遠。

2. 定位和站位,決定項目生死與長久

定位怎樣的用戶和市場,是做好項目的關鍵。不同定位,所採取的營銷方式和渠道也是不同的,而這直接決定了農產品的銷量,決定了企業的盈利狀況。另則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其實做農業亦是如此,有需求才會有生產,如果一味的閉門造車,最後的結果只會是自取滅亡。

3. 改變是出路,差異是必然

很多人認為,只要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但前提是要搞清楚堅持的對有否?時代在變化,需求在變化,如果你從不理會這些,只是一味的堅持,那你的農業夢真的很難實現。除此之外,農業差異化也很重要,雖然差異化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你一味的去跟風,註定會失敗。

4. 做好訂單,在做規模可能成功更容易

沒有銷路,做農業只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還去擴大規模,試問,賣到哪去?所以,先拓展銷路,做好訂單農業,再去擴大規模,做規模效益,這樣更容易獲得成功。

5. 包裝勝過美言

聽的不如看的。所以,農產品,你說再多,第一映像對於用戶來說還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做好包裝,讓用戶第一眼就喜歡上你的產品,這是你做好市場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