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1

年少時,每個人都有屠龍之志

很多年輕人瞧不起中年人的平凡,在角落隨便碰到一個不起眼的中年人,都會在心裡想:那個人怎麼那麼普通啊,我長大了可千萬不要這樣。卻不知道每個大人年少時,也都懷有屠龍之志。

我20歲的時候,看著身邊那些普通的中年人,想到二三十年後的自己也是這樣,挎著菜籃,從農貿市場裡走出來,走向公寓樓中的一個小小格子,而後煎炒烹炸,等著孩子回家……想到“一輩子就這樣了”“平平淡淡過日子”之類的念頭,心裡總有些隱隱的惶恐。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於是想盡力改變,看了很多雞湯,做了很多心血來潮的努力後發現,生活非但沒有變好,反而把自己的生活陷入到一種焦慮和慌忙之中。

十年前,初出茅廬的朴樹唱“生如夏花一般絢爛”,十年後,歷經生活滄桑的朴樹唱“遇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年輕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都是如此,心懷屠龍之志,覺得自己會永遠酷下去,不屑於那些平淡普通的日子,想要過最不一樣的人生。

長大後才發現,生活的真相絕對不是像電影裡那樣,在驚心動魄中充滿著英雄主義。生活的真相,其實就是在千瘡百孔的平淡瑣碎中,閃耀著若干美麗的瞬間。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它。

心懷屠龍之志並不偉大,見過了生活的千瘡百孔,依然能把普通的生活過好,才是真正的牛逼。

2

真正打動我們的,其實是一個個普通的瞬間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說:“至親離去的那一瞬間通常不會使人感到悲傷,真正會讓你感到悲痛的是打開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臺上隨風微曳的綠籮、那安靜摺疊在床上的絨被,還有那深夜裡洗衣機傳來的陣陣喧譁。”

是啊,即便是面對生死這樣的大事,最催人淚下的,不過是那些平凡生活裡最瑣碎的瞬間。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前段時間,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上映,與那些動盪亂世中的傳奇故事不同,《小偷家族》講述的是一個小小屋簷下平凡家庭的故事。這個家看上去熱鬧擁擠,然而他們其實毫無血緣關係。唯一的紐帶是:他們都是被遺棄的人,無人認領,於是擁抱成團——假裝是一家人。他們一個個身無所長,長相平平,以偷盜為生。

電影正是通過這樣一個家庭,講出平凡生活的精彩可能。所以他們在屋簷下“聽煙花”的瞬間,海邊嬉戲的瞬間,分可樂餅的瞬間,才讓我們很多人愴然涕下。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那些驚心動魄的電影動人嗎?動人,可是我們哭過笑過之後,很快就忘了。真正能恆久打動我們的,不是那些帶著主角光環的超級英雄,可歌可泣的救人故事,而是那一個個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點骯髒的世界忽而變美好的瞬間。

我們一路成長到今天的模樣,真正改變我們的,並不是那些所謂剎那間醍醐灌頂的機會。更多的,是在平凡瑣碎的細節裡,重複一天又一天,然後,在某個倏然回望的時刻,看到了自己的改變和成長。

3

能把普通的生活過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不久前,看完《我不是藥神》從電影院出來,想到那麼多人費盡心機,拼盡全力,只不過是為了有藥吃,為了活下去,就不由的感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能把普通的生活過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很喜歡的一部紀錄片叫做《浮生一日》,裡面以2010年7月24日這普通的一天為記,記錄了這一天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各個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沒有情節起伏,沒有戲劇衝突,只是白描記錄出不同地方的人們普普通的一天:有人住高樓,有人住鴻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

柴靜說:“每一個笑容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而這每一個看似平凡的生活場景背後,又何嘗不是藏著一群默默咬緊牙關的普通人?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有句話說:每個成年人都是劫後餘生。

是啊,平凡的生活,不是代表不努力的生活。我們每天起早貪黑,其實不是為了賺多少錢,不是為了多麼功成名就,很多時候,努力的初心也只是,希望我和我們的家人都能平安快樂的生活著,像正常家庭那樣就好。

我們人用盡了全力,大概最後想要的不過就是平凡的生活吧,正如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說的那樣: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層次越低的人,越瞧不起“普通人的生活”

離經叛道是一種勇氣,能過好最最普通的生活,同樣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人都想拯救世界,可我只想幫媽媽洗碗,給爸爸點菸、倒酒、盛飯,給愛人蓋上半夜蹬掉的棉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