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蹇承晏:紅色義商

居住在慈利縣城東北街的蹇家,至今為人津津樂道。蹇承晏,一個普通的商人,先後為革命輸送4位子女,其中2位成為烈士。

蹇承晏,字福全,生於1871年,自幼生活貧苦。8歲那年,老家常德安鄉漲大水,全家只有他和祖母賀氏被人救起。祖孫2人無家可歸,流浪乞討度日,後經石門到慈利杉木橋。靠一雙勤勞的手,相繼辦起豆腐店、染坊,兼賣煙糖,生意興隆。期間,先後生育長女先鈺,二女先任,三子先為,四女先佛,五子先超。除先鈺持家守業外,其餘子女先後送校讀書。蹇先任在長沙兌澤中學讀書期間投身地下革命鬥爭,得到毛澤東的讚揚。

大革命失敗後,蹇先任、蹇先為姐弟從長沙離校回到家鄉,參加賀龍領導的紅軍隊伍。蹇先為先後擔任共青團鶴峰縣委第一任書記、紅二軍團士兵委員會主席、中共湘鄂邊特委巡視員。1932年夏,隨中共鶴峰縣委轉移途中,隊伍被打散。因叛徒出賣,蹇先為落入敵手,慘遭殺害,年僅21歲。新中國成立後,他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遺骸遷葬於鶴峰縣城滿山紅烈士陵園。

蹇先任是湘鄂西一位女紅軍,1929年9月與賀龍結婚。1931年,被黨組織派遣到桑鶴邊境工作。由於敵人對根據地瘋狂地進行圍剿,她妊娠反應強烈,賀龍只好讓她寄居在官地坪一農家生下孩子,取名“紅紅”。因環境惡劣,孩子不幸夭亡。蹇先任拖著虛弱的病體,化裝成乞丐,四處尋找黨組織。父親蹇承晏得知情況後,想方設法,幫助女兒過洞庭,入荊江,到洪湖,尋找紅軍隊伍。1932年冬,蹇承晏又派內侄黃其昌在湘西石灰窯奇蹟般地找到賀龍,將蹇承晏託帶的布匹送給他。賀龍說:“難得他老人家一片好心,世道這麼艱難還想著我們,天冷了,戰士們正缺棉裝呢。”此後,蹇先任與賀龍再次失去聯繫。1934年春,蹇承晏派文春林護送蹇先任繼續尋找賀龍,直到次年10月在川黔邊境與賀龍相見。蹇承晏多次對兒女們說:什麼這樣那樣的組織都不要參加,要幹就只有當紅軍,當共產黨。

1934年12月下旬,賀龍、蕭克率部攻佔慈利縣城。蹇承晏又將先佛、先超送去參加紅軍。不久,經賀龍牽線,蹇先佛與蕭克結婚。

1935年11月,先任、先佛、先超跟隨紅二、六軍團參加長征,先任背上未滿月的孩子(賀捷生)參加長征。先超在過雪山時犧牲。

抗戰時期,蹇承晏生活無以為繼,周恩來特意給他匯去80元生活補貼。蹇承晏回信說:“感謝您的關懷。現值抗戰時期,公家也有困難,我身體健康,可以謀生,請勿掛念,並請轉告我的女兒,安心殺敵。”遺憾的是,蹇承晏沒能看到新中國誕生。1949年6月4日,他臨終交代:“我死後,不要把我急埋入土,暫時用沙掩葬家中,待天亮之後(意思是全國解放)先任、先佛她們回來再埋。”

1949年7月,慈利解放。蹇先任和蹇先佛回到家中,按照父親生前意願,掩埋了父親的遺體。

(中共張家界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