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警惕!这些伪“新经济”正在侵蚀你的利益

当年李博士提出发展“新经济”时,谁都没想到有一天这个词会被滥用,冒名顶替的这些企业,正不断侵蚀消费者的利益,甚至生命。

目前的新经济并没有严格的定义,无论是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还是跟互联网沾边的任何企业,都可以叫自己“新经济”。

在宣传文案中,滴滴也称自己是“新经济”企业。

警惕!这些伪“新经济”正在侵蚀你的利益

最近这个伪“新经济”企业又作恶了。

“郑州空姐遇害案”才过去两三个月,8月25日痛心的消息再度爆出,20岁温州女孩乘坐顺风车被车主强奸杀害。

从昨天公布的官方回应来看,滴滴认错态度也是模棱两可,如“等待上级人员给您处理”“安排专家为您处理”“加急尽快给您处理”“优先给您处理”……“处理”一词频繁出现在滴滴公司对受害人朋友寻求车主信息的回复中,就是在这一个个“处理”中几个小时都过去了,最后什么答复都没有,只换来一个“您也是消消气呢”。

总结起来就是:我维护用户隐私,公众应当谅解我。很显然,滴滴宣称的已推出多项措施改善乘车安全并没有起到多少效果,处于整改期的滴滴对车主生命的重视并不够。

为什么滴滴敢冒这个险?因为市场上,已经没有可以替代他服务的公司,要知道我们的网约车平台已经被柳世家族承包。出了事,也就是道歉、申明、赔偿,对业绩的影响也就是暂时的。

造成这一切,难道因为完善客服系统、做好应急机制等成本远远高于赔偿一两个受害人家属的成本?

也许滴滴的管理层是“好人”,但是客观上看,垄断,让滴滴失了人性,在成本和人命面前,垄断企业有一本账,人命可以用钱衡量的。

警惕!这些伪“新经济”正在侵蚀你的利益

看一个例子。

1978年,福特汽车的会计成本效益分析曝光,结论就是,它们可以放弃道德来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

1978年,福特小型车Pinto的交通事故中,陪审团在提交的证据中发现,福特车早在事故出现之前就知道Pinto汽车的油箱存在缺陷,发生追尾就有爆炸的威胁。但是福特管理层算了一笔账,修补每辆车的油箱所获得收益远远不及给油箱增加安全设置所增加的成本花费高。在这套计算中,他们把给每个丧失的生命估价为20万美元,给事故可能的伤害定价为6-7美元。最后算出保持现状则有赔偿4950万美元的潜在风险,而整改汽车则得花1375亿美元。

这就是垄断的危害。为防止垄断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害,别国出台了严格的反垄断法。

例如,金融机构巨头,摩根集团在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压力下,不得不将自己的投资银行业务拆分出来,成立摩根士丹利。再将剩余业务与大通银行合并,形成摩根大通。

滴滴只是伪“新经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极端例子,实际上,我们的其他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比如住房租赁市场、在线旅游等领域。

房屋中介链家,拉高房价比例普遍在10%-30%左右,从链家集团独立出来的长租公寓“自如”品牌,所管理的房源从2016年25万间迅速增加到50万间,规模庞大,直接让租赁市场出现了垄断定价权。

而在这背后,足以控制租房价格的“链家”,“自如”,还有行业前五的“贝壳找房”,三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居然是一人。

携程收购艺龙后,在线酒店预订市场份额超过了50%,“去哪儿“举报其行为具备垄断威胁。

有专家分析,国内的在线旅游领域,今后可能会出现单一巨头或双巨头的市场格局,即使出现双巨头,在现在这种不惜巨亏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竞争模式下,份额排名第二的也很难生存,最终会成为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滴滴打车,长租公寓链家,以及携程都是社会生活服务领域,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垄断一定会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如果对他们稍有不满,他们甚至以垄断的力量来绑架公众利益。

 “我就不提供服务,你生活质量立马下降,反正市场都是我的,也没有对手,最后你们还得跪下来求我。”

更可怕的是,滴滴,美团等还在不断融资,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填补净亏损,进一步无限制地拓展到其他领域,实现业务全线布局。滴滴在进入外卖市场后,又推出车主服务平台,覆盖汽车租赁、加油、维保等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美团从团购到外卖、电影,再到酒旅、打车。美团招股书披露,2017年美团净亏损达到190亿元,经“优先股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亏损为29亿元。

此外,还要明确一点,他们不是什么“新经济“企业。

就是由于它们的混淆视听,才让人会新经济有很大的误解。甚至有人吐槽,什么叫 “新经济“?,就是攒屌丝的流量,圈屌丝的钱,要屌丝的命。

这不严谨,严谨来说,这其实是滴滴这种伪“新经济”企业的特征。滴滴们是如何崛起的呢?我们再回顾一下这个历程:

2014年,滴滴和快的掀起天价补贴大战。通过40亿人民币的天价补贴,滴滴1年时间就变为100亿美元市值的规模。在滴滴与快的拉锯战高峰期,补贴一天能烧掉一个亿。后来滴滴又推出滴滴红包,在2014年1月1日,江苏卫视新春晚会滴滴就送出3亿红包,吸引1700用户参与。

2015年2月14日,滴滴、快的宣布合并,他们终于不打了。

2015年,Uber进入,滴滴快的为了抢占市场,平均每单亏损19元;平台的推广费用为1.7亿美元。在出租车领域平均每单补贴1.59元。据腾讯科技公布,滴滴快的2015年至少亏损了100亿美元。

2016年8月,滴滴并购了Uber业务,至此柳传志家族终于掌控了网约车行业:女儿柳青是滴滴出行总裁;侄女柳甄是Uber战略负责人;柳传志控股了神州专车。

在刚刚过去的亚布力论坛上,俞敏洪点名批评了拼多多等,说他们在利用人们的低级趣味赚钱。他直言, 一家科技公司创造出了真正的影响全世界的科技产品来才是厉害的。

的确,没有技术创新,没有技术累计,滴滴、携程、美团等就是一家“古典互联网”企业,它们只是靠烧钱获得了流量壁垒,然后吹嘘所谓的“模式创新”,跟“新经济”不搭边。

这些伪“新经济”企业正不断侵蚀消费者的利益,甚至生命。所以,请以反垄断的名义,分拆滴滴,分拆携程、分拆美团,分拆一切靠烧钱抢占市场的伪“新经济“企业,让他们回归充分竞争市场,促使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公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不涉及任何商业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