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南昌都市圈的前景何如?

语过添情


一些省会城市凭借拥有的地位一味地盲目扩张,想用全省之力搏一省会的发展。

在2012年获国家批复的《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65平方公里以内。也就是南昌主城区的腹地半径还不到15公里。

而今年8月初出台的“大南昌都市圈”规划,囊括了“南昌、九江、抚州、宜春、上饶”等五个地级市,土地面积高达2.3万平方公里,辐射半径100多公里。

何为都市圈,何为城市群?估计自己还没有搞清楚。与其说大南昌都市圈,还不如叫“环南昌城市群”更为恰当。

都市圈一般是一个无缝隙辐射范围,目前的深圳都市圈在深圳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定位的腹地半径50公里,广佛同城规划中的腹地半径也是50公里,上海巨型城市规划也不过只有半径50公里。甚至,东京都市圈、纽约都市圈等全球城际城市也一般控制在50公里范围。而区区一个核心区人口只有300万不到,腹地半径不到15公里的南昌,竟然规划了一个腹地半径100多公里的都市圈。

今天的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也不过是在这些年才加强了对外辐射力,尤其是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辐射才开始。省会城市就别说具有辐射作用,只有不吸附周边城市也就不幸中的万幸了。

周边城市一旦纳入所谓的都市圈范围,而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越是靠近这些省会城市的周边,经济越是难以快速发展。而在这种城市群的作用下,将会明文规定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功能配置、产业定位、资源分配。因此,更加难以实现周边城市的独立性。

三大城市群通过核心城市作用,都市圈形成对周边城市群的辐射,创建共赢环境来拉动经济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正效益城市群状态。可一些省会城市的城市群规划,还不具备辐射能力,更多的是吸附作用。

大南昌都市圈的前景是南昌独好,其他周边城市一地鸡毛。


鞅论财经


大家都在谈经济建设方面的,忽略了一个不起眼的原因,那就是南昌人在江西人中的口碑,很差,我14年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身边和在南昌读书同学,没有一个愿意去南昌或者留在南昌工作(南昌本地人除外),一方面可能确实是没有专业对口合适的工作,但大家表露出来的情绪更多的是讨厌南昌人,大学四年时间,分散各地的同学最能轻易快速拉进感情,产生共鸣的话题永远是在南昌经历的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大白天被偷钱包,手机,大街上抢东西,公交车上司机骂人骂一路等等等。请不要小看这些软文化的东西,在年轻人中传播的尤其快而且影响不小。。 当然这些年有了很大改善,很高兴,还是希望南昌快点发展起来,做大做强,带领我们大江西恢复历史的荣光。。


清梦转聊聊z


何为大都市圈,显然有些人自己的搞不清楚,好大喜功而已!(好担心查我水表~)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的百科的定义: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很明显,形成都市圈要有三个特点:形成城市群、城市群内要有超大或者特大城市且有带动能力、通勤圈为1小时。再进一步的讲,城市群内要高度对接,无缝结合。所以,符合这个条件的,敢说建立大都市圈的,大概也只有这几个地方: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而这几个地方,领头的哪个不是一线或者准一线,再看看勉强作为弱二线的南昌,哪来的勇气说要发展大都市圈?

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一一分析南昌距离建立大都市圈有多大的差距!

1.形成城市群。根据2018年8月份南昌提出的要求,南昌大都市圈成员包括九江(永修、余干)、宜春(奉新、高安、樟树、丰城)、抚州(临川)等成员,这些城市确实形成一个圈的形态在发展。而2018年GDP排行来看,南昌排在41位,九江排在94位。南昌与永修、余干等县市形成城市群,是大小孩带小娃娃,玩游戏过家家么?

2.城市群内有超大或者特大城市。要符合这个标准,起码要有500万以上的常驻人口。根据南昌发布的数据,南昌2018年常住人口为550万,虽然居士对这个数据持有怀疑态度,但还是认为其勉勉强强符合超大城市的定位。而我们可以看到其他可以成为都市圈的领头羊,随便哪个都有1500W以上,这个差距实在太大了。

3.城市无缝对接。这个也是最难的。这个体现的不仅仅是交通的网的完善布局,更加重要的是经济的高度发展。如上海到苏州,基本感觉不到出了城市,中间到处是工业区。如京津和广深,城际间的交通如公交通行。在城市群内,经济紧密结合,分工有序。我们再看看南昌及其周边,且不说南昌经济不发达无特色,经济与周边的县市之间也基本没有任何联系,南昌经济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辐射周边县市。再说交通,南昌室内交通都一般,地铁2号线现在都没有完全通车,1环线才刚刚打通。试想下,市内的交通网都不能有效的畅通怎么有精力去链接市外的县市?再看城市群之间的交通,高速、国道、铁路?先不说这些最基本的发达与否,城市快速发展要求的轻轨、高铁(目前只有沪昆,但趟次少)、地铁都无法看到有链接,1小时的通勤难道是仅靠大巴和公交车么?

所以,南昌根本不具备发展都市圈的条件,还是劝某些人少点不切实际的规划(目前看来),多大力发展经济吧!至于南昌大都市圈的前景,15年内应该是浮云!

居士很担忧:在强者恒强的时代,未来南昌及它的兄弟们拿什么去追赶?


南昌微资讯


南昌只是一个二级城市,连广东省的某个县(镇)都达不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还抬高自己说什么大都市圈,醒醒吧!!


快乐生活2162939


二十多年前弄个昌九工业走廊成了个笑话,现如今又弄个大南昌都市圈。哈哈哈!


波波37203721


再扩大一点合肥/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厦门/福州/杭州/上海/南京,保证世界第一等!


千里之行鞋店


江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了《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9-2025年,展望到2035年。

根据《规划》,大南昌都市圈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和靖安县、奉新县,上饶市的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含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2018年,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17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0506亿元。

《规划》第四章“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部分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市发展导向,“以南昌市为核心,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网络化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中,在推进小城市做精做特方面,《规划》明确提到要“推动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鼓励小城市培育都市圈重要节点功能,提升配套服务和公共服务软实力,打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重要平台。推动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支持小城市增强与南昌市、九江市、抚州市快速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联通能力,培育衔接城乡、承接大中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功能,引导其与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产业差异化错位发展。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重点,推动小城市工业规模化、特色化和集聚集群集约化,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和县域经济特色优势。推进城镇污染垃圾治理、能源供应、宜居社区建设,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


东方时事评论


总而言之,南昌城位置有点偏,有点靠北,若中心城在向塘的位置就更好,可完全辐射周边几个地市,本来南昌城就一点偏,又搞个昌九一体化和向北的赣江新区,事实证明,这2个规划是失败的,再加上南昌人在江西省名声不太好,严重脱离了在本省的群众关系,可以说南昌有好发展举步为艰。


仙来数码科技


有利有弊,调整后,县级并入南昌市,县级人员养老金也许会连升三级以上。因为,当前全国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以当地社会平均收入为计发依据的。反过来,南昌本地居民平均收入被拉低,也会降低原住民养老金发放……如果将南昌并入上海就好了,各种福利连升几级,但会拉低上海人的收入。


绿山青山2025


一个小小的南昌县撤县设区几年了都没个结果,还谈什么大南昌都市圈?都在为自己的小利益考虑,根本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