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國縣域介紹——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

陽春,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銷莫陽縣,改設陽春郡並置陽春縣,這是以“陽春”名建縣之始,意取“漠水之陽,四季如春”。1994年5月5日,撤陽春縣設縣級陽春市,由陽江市代管。

陽春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地處雲霧山脈、天露山脈中段與河尾山的八甲大山之間,漠陽江中上游。地理座標為北緯21°50′36″~22°41′01″,東經111°16′27″~112°09′22″。東與恩平市相接,南與陽東區、江城區、陽西縣、電白縣相連,西與高州市、信宜市接壤,北與羅定市、雲安區、新興縣為鄰,南北長104公里,東西寬91公里。全市總面積4054.7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面積第二大的縣(市)。轄15個鎮和2個街道辦事處,市政府駐地在春城街道。

陽春市是珠三角地區與粵西地區的交通中樞,距離陽江港60公里,貫穿境內105公里的廣茂鐵路、陽陽鐵路、春羅鐵路、省道S113線和369線一級公路、省道S277線、省道S278線、省道S371線、S51雲陽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S14汕湛高速公路和中陽高速公路 與相鄰的G15開陽高速公路、S32沿海高速公路、國道325線以及在建的深茂鐵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陽春市有雞籠頂、鵝凰嶂、凌霄巖(國家地質公園)、崆峒巖等風景名勝。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孔雀石之鄉、中國春砂仁之鄉、 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根雕雅石)之鄉等榮譽稱號。

  • 中文名稱

  • 陽春市

  • 外文名稱

  • Yangchun city

  • 別 名

  • 春州

  • 行政區類別

  • 縣級市

  • 所屬地區

  • 廣東省陽江市

  • 下轄地區

  • 2個街道,15個鎮

  • 政府駐地

  • 春城街道

  • 電話區號

  • 0662

  • 郵政區碼

  • 529600

  • 地理位置

  • 廣東省西南部

  • 面 積

  • 4037.8平方公里

  • 人 口

  • 118萬

  • 方 言

  • 粵語-高陽片-白話,客家語-粵臺片-涯話

  • 氣候條件

  • 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雞籠頂,凌霄巖,玉溪三洞,龍宮巖,崆峒巖,廣東花灘森林公園等

  • 火車站

  • 陽春站、春灣站

  • 車牌代碼

  • 粵Q

  • 歷史人物

  • 李惟揚,謝仲坃,譚敬昭,黃雲

  • 重點學校

  • 陽春一中

  • 城市美譽

  • 孔雀石之鄉,春砂仁之鄉等

歷史沿革

清以前

先秦時期陽春屬南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後,派屠睢率領50萬秦軍攻打嶺南;公元前214年,秦軍基本上佔領嶺南。隨即,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桂林、象、南海”3個郡,南海郡包括今粵東、粵北、粵中和粵西的一部分,今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粵西有一部分屬桂林郡,陽春地屬桂林郡。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吳赤烏元年(238年)置莫陽縣,屬高興郡,為陽春地建縣之始。

晉太康元年(280年),撤高興郡,莫陽縣屬高涼郡。今陽春境北部為蒼梧郡臨允縣地。

南朝宋元嘉年間,在原臨允縣南部(即今縣境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龍潭縣、甘東縣,均屬新寧郡。

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銷莫陽縣,改設陽春郡並置陽春縣,這是以“陽春”名建縣之始,意取“漠水之陽,四季如春”。陽春郡轄陽春、甘泉二縣。

隋開皇十年(590年),撤銷陽春郡,陽春縣屬高州;龍潭縣改稱銅陵縣,分甘泉縣置西城、流南二縣,均屬端州。大業二年(606年)復置高涼郡,陽春縣屬之;撤銷西城、流南二縣,併入銅陵縣,屬信安郡管轄。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陽春市區,並恢復流南縣,春州領陽春、流南二縣。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又稱銅陵郡),從銅陵縣分置富林縣,勤州領銅陵、富林二縣。春、勤二州隸屬嶺南道。武德五年(622年)恢復西城縣,屬春州;撤銷勤州,將富林縣併入銅陵縣。不久,西城、流南二縣併入陽春縣。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恢復勤州,轄銅陵縣。長安二年(702年)又撤勤州,銅陵縣改屬春州。

開元十八年(730年),復置勤州及富林縣,勤州領銅陵、富林二縣。天寶元年(742年),春州又稱南陵郡,並析陽春縣置羅水縣屬之;勤州又稱雲浮郡。乾元元年(758年),春州仍領陽春、羅水二縣;勤州由富林徙治於銅陵,又稱銅陵郡,領銅陵、富林二縣。 五代(907-960年),屬南漢,復置流南縣,春州領陽春、羅水、流南三縣;勤州領銅陵、富林二縣。

宋開寶五年(972年)撤銷春州,陽春、羅水、流南三縣改屬恩州。次年,復置春州,撤銷勤州;並將富林縣併入銅陵縣,羅水、流南二縣併入陽春縣;春州領陽春、銅陵二縣。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撤銷春州,陽春縣改稱新春縣,屬新州轄。天禧四年(1020年),再復春州,新春縣複稱陽春縣,春州領陽春、銅陵二縣。熙寧六年(1073年)廢春州,把銅陵縣併入陽春縣,陽春縣屬南恩州。

元代沿宋制,陽春縣仍屬南恩州(至元十三年至十八年曾改稱南恩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複稱肇慶府,隸廣東布政使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陽春縣改屬肇慶府。萬曆五年(1577年),從陽春縣劃出富林及西部山區併入東安縣(1914年改稱雲浮縣)。

萬曆五年(1577年)升瀧水縣為羅定州(領東安縣、西寧縣),直隸廣東布政使司。至此,肇慶府領:德慶州(領封川縣、開建縣)、高要、四會、新興、陽江、陽春、廣寧、高明、恩平等1州8縣。

清代沿明制,陽春縣仍屬肇慶府。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至13年(1912~1924年),陽春縣屬肇羅陽鎮守使管轄。

民國14年(1925年),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專員公署管轄。

民國25年10月(1936年),改隸廣東省第三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27年1月(1938年),改屬廣東省第七行政區專員公署。

民國38年2月(1949年),改隸廣東省第十行政區專員公署。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0月22日,陽春縣解放,隸屬粵中地區專員公署。

1950年7月,明代由陽春縣劃出併入東安縣的西部山區,從雲浮縣劃歸陽春縣。1952年5月,陽春縣改屬粵西行政區(因署治湛江,1956年改稱為湛江專區、湛江地區)。

1958年11月至1961年3月,陽春縣與陽江縣合併為兩陽縣。1961年3月,復設陽春縣。1983年9月,改屬江門市管轄。

1988年1月,歸陽江市管轄。

1994年5月5日,陽春撤縣設市(縣級),由陽江市代管。

2012年7月1日,陽春市被納入省直管縣財政改革第二批試點範圍。

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陽春市總人口840581人,其中:春城鎮184224人、河塱鎮29724人、松柏鎮37216人、石望鎮30815人、衛國鎮7374人、春灣鎮62969人、合水鎮47471人、陂面鎮45179人、圭崗鎮31155人、永寧鎮29409人、馬水鎮32598人、崗美鎮44777人、河口鎮22908人、潭水鎮56912人、三甲鎮35700人、山坪鎮12333人、雙窖鎮50360人、八甲鎮57923人、陽春市水上管理局8247人、陽江市崗僑管理區3891人、廣東石錄銅業公司4912人、廣東省三葉農場4484人。

2002年,陽春市轄春城、河塱、松柏、陂面、合水、春灣、崗美、河口、潭水、八甲、雙窖、永寧、圭崗、石望、衛國、馬水、山坪、三甲18個鎮,309個村委會、28個居委會。

2005年,撤銷春城鎮,設立春城街道,並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關。調整後的春城街道轄原春城鎮的行政區域範圍,共有10個社區和25個村委會,總面積319.8平方千米,總人口194348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187001人。街道辦事處駐原春城鎮政府駐地(南新大道69號)。5月17日,春城街道辦事處正式掛牌。

調整後,陽春市轄春城1個街道和河塱、松柏、陂面、合水、春灣、崗美、河口、潭水、八甲、雙窖、永寧、圭崗、石望、馬水、三甲15個鎮。市政府駐春城街道。

2009年末,陽春市面積4054.7平方千米,轄1個街道、15個鎮,28個居委會、309個行政村。市政府駐春城街道府前路102號。

旅遊

陽春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古蹟眾多,有“廣東小桂林”之稱。

凌霄巖

中國縣域介紹——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

凌霄巖

凌霄巖是以岩溶地貌為主的地文景觀,它具有中國大陸架南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凌霄巖洞內的巨大石柱、石筍大多屬典型的棕櫚片造型,也稱“石靈芝”造型,被稱為“世界石靈芝王國”。

花灘森林公園

中國縣域介紹——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

花灘森林公園

花灘森林公園是一九九三年廣東省林業廳批准建設的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廣東陽春市境內中心的西山山脈地帶,屬亞熱帶氣候,公園境內面積4000多公頃,水面面積400多公頃

慈雲巖與通天蠟燭

慈雲巖與通天蠟燭在春灣中山公園中,隔湖相望。該巖是陽春著名的古蹟之一。

仙湖

中國縣域介紹——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

仙湖與白水瀑布一樣,位於八甲山區。該湖遠名仙家垌水庫,總面積16.6平方公里,集雨面積200平方公里,最寬處1900米,水最深處達40米。

白水瀑布

白水瀑布位於陽春市八甲鎮10多公里外的崇山峻嶺中。瀑布垂直落差達255米,被譽為“嶺南第一瀑”,

龍宮巖

巖洞全長1400米,龍泉溪水清澈,又稱伏舊巖,國家二級景點。

通真巖

通真巖,原名銅石巖,位於春灣圩東南方約1公里的銅石山上,是古代銅石寺的遺址。

鵝凰嶂

鵝凰嶂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華南地區熱帶北緣季雨林和山地雨林為主體的森林生態系統。

玉溪仙景

一洞頂的“皇冠”石,酷似皇冠,該洞以“金盞疊泉”最為壯觀,一個個金黃色的石盞滿載清澈的泉水往下流。

古雅崆峒

崆峒巖位於陽春城西3公里處,始建於明代萬曆丁丑年間,清乾隆二十一年陽春縣令姜山重修寺宇。崆峒巖又名“四崆峒山”。

魚王石

在春城鎮北面8公里的漠陽江畔,有兩尊奇石。從東面望去左石象鰲魚,右石象黃魚。

春灣石林

春灣石林位於春灣鎮東北2公里的蓬花垌。珠江電影製片廠、香港亞洲電視臺等在這裡先後拍攝了《岳飛》、《天蠶變》等30多部影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