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未来西安的发展前景如何?

hl强O_O


未来西安的发展前景会很好。但是作为新一线城市发展成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的可能性很很小。

地理位置绝佳

西安基本上处理中国地理位置中心,更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大开发下,西安的区位优势明显。

政策方面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咸新区。 2017年1月,西咸新区由西安市代管。

2018年2月,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规划建成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人才储备丰富

西安是中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五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 。拥有高等院校63所(2所“985工程”高校,7所“211工程”高校),在校大学生120万人,每年毕业超过30万人。

地理位置绝佳,国家大力扶持再加上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西安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光明。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意味着可以成为北上广深那样的超级城市。

第一,经济总量上

2017年西安的GDP7500亿左右,和北上广深超级甚远。

第二,经济腹地方面

和北上广深分别地处中国三大都市圈不同,西安的经济腹地基础太过薄弱。


2016年,陕西的GDP仅为1.96万亿元,全省GDP总量与广州相差无几。


驽马小卒


我不希望西安成为超大型城市。

如果看完第一句,就生气了,请你回头,否则越看越气。如果有这个耐心和兴趣,请看看我列出的原因。

我是陕西宝鸡人。都知道宝鸡是中国西部的铁路枢纽,但现在不是了。一切的交通枢纽工程被西安所取代。剥夺了宝鸡作为交通枢纽的发展机会。恨不得一入陕西省就上立交桥直接到西安,然后再去其他地方。

咸阳,哪块发展的好,就要割让给西安,以扩充西安的基数。陕北的资源为陕西财政做的贡献,拿去重点建设西安,可曾大力发展一下陕北?杨凌有潜力,纳入省上直接管理。陕南就像个没娘的孩子,捞不出油水就让他自生自灭,反正不会出钱建设他。

北上广深地区,哪一个不是一个发达的经济区域或经济带?独西安像一颗毒瘤一样从周边吸收养分。以别处的经济收入发展自己,剥夺别处的发展机会,更妄图什么直辖市。

西安,是陕西的脸面,是领导的业绩。只要有西安,陕西就够了?

其实我们很希望西安能成直辖市,赶紧从陕西分出去,真的。我们不占你那发达地区的光,我们自己建设自己。

没有什么城市能在周围地区的憎恶中持续壮大。有引领地区繁荣的中心城市,没有吸取周边养分还做大做强的毒瘤城市。

当你抢夺别人的东西沾沾自喜的时候,你是不会体会到别人多么的憎恶你。


立马吴山1


1.城市地位:副省级,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

2.历史地位:十三朝古都,名扬天下。

3.区位交通:铁路航空枢纽,西北大区老大。

4.科教实力:全国五强。

5.政策:国家层面大力扶持。

6.民心:凝聚力增强,吸引力加大,自信心恢复。

7.经济基数不大,城市处在复兴中。

西安也有短板:

1.环境与气候:少雨,干燥,污染。

2.收入较低,前天张小平事件值得思考,

3.要控制好房价,房价高是把双刃剑,能增加既有居民财富,增加城市经济的表面数字,但高房价若没有高收入作支撑,会提高了人才和项目的门槛,城市失去竞争力。

4.产业结构不完整,不太合理,新兴产业,民营企业较弱。

5.市民文明程度和素养有待提高,大城应该有大城人的气质与修养,不能以土和粗为荣。

6.经济体量小,要利用优势形成集群产业,军民融合西安要走出自己的路子,产业不多,岗位有限,人才来了留不住,发展就快不起来。

总之,我很看好西安的未来,虽然多年没去西安了,在2000年到2008年,那时做的是陕西山西河南那片的业务,常去西安,也沾了点羊臊,爱听陕北风味的歌,手机上就存有王二妮的歌曲,也很欣赏陕西人的朴实豪爽。

西安要有危机感,不能沉沦,不能眼看被一个个新贵超越。

西安是“一带一路”的主要城市,将来西向经济是大势,要充分利用,机会只要一次,机会也可能只有一次,渔村能成都市,古都没有理由不重新崛起。

历史有时是很有趣的,未来二三十年,我认为武汉.南京、重庆、西安、沈阳这几个老牌城市会是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动力。

西安,有辉煌过的历史,有抢不走的实力,有挤不掉的区位,还有全陕西乃至整个大西北的支撑,西安一定能重现昔日风采,西安加油!





无语石1


首先,国家中心城市是由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的最高级别。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方面起到了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的作用。

考量一座城市发展的因素指标绝对不单单只有经济,同时还要考量的是区域辐射能力、区域带动作用、高等教育、医疗条件、营商条件、道路通达等等。就如考量一个人的因素绝对不单单只有他的收入,同时还要考量他的品德、特长、爱好、身体素质等等。

我国有661座城市,而国家把西安等九座城市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就相当于家里有661个孩子,只挑选了9个孩子让他们去上学考大学一样。国家把政策给了你,如何发展就看你自己的。家里让你去上学,考不考的上就看你自己是否努力了。

如果是2017年以前的西安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说白了我跟你一样,心里也没底。但2017年以后的西安真的变了。

2017年,西安市生产总值完成了7470亿元,金额不是最高,但是增速最高,位居省会城市第一名。就相当于2017年考试考了74.7分,不是成绩最高的,但是成绩提升的幅度是全班最高的。而2018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8.2%,增长幅度位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一次期末考名次上升最快的同学,这次期中考名次又上升的最快,如果你是这个班级里的同学,你会如何看待?

以上是经济,再来说人口。2017年西安市全年新增落户人口57.4万。来到2018年,仅仅用了8个月时间新增落户人口60万,相当于用了20个月新增户籍人口近120万,这几乎是两个地级市的人口总量。

旅游方面,2017年西安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633.3亿元,同比增长20.5%和34.5%,增幅创5年来新高。而在交通人次、住宿人次、景区人次方面均位列全国前5名。而2018年仅中秋小长假3天时间,就接待485.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58亿元。在国庆和秋季旅游热点城市中,西安都位列前5名。

西安高校云集,从2017年开始西安市市政府加强与高校合作,全力支持各高校建设国家双一流大学。举办“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高校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校友回归投资项目。在最近的陕西科技大学专场活动上,签约24个项目,总投资1320.29亿元,涉及新材料、生态环境治理、食品、金融、互联网、智能制造和创新创业多个领域,而并不是什么所谓的房地产。

另外在永宁门为西安所有高校毕业生举办毕业典礼,为所有西安高校新生举办迎新礼。在全国属于第一例。此前永宁门只对世界各国首脑访华时才举办入城礼。现场给大学生派发大礼包,同时给新生和家长提供免费以及优惠游玩西安知名景点,组织大学新生参观博物馆、城市规划馆以及双创中心。我国任何一座城市目前均没有西安如此重视大学生。

一座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政策,但比政策更重要的是主政者。主政者敢于突破创新,敢于动一部分人的奶酪,敢于顶着压力和不理解继续前进,这样的城市才有未来。我目前看好西安当下以及未来的发展。


西一安鲜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自汉秦时代以来就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未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政府提出了以下的目标。



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将真正肩负起带动大关中明明大西北,辐射亚非欧的历史使命。正采取三步走的战略,在30年的时间内实现西安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发展,国际化复兴的三大梦想。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35年国家中心城市2050年国际化大都市。

向北跨过渭河。打造为和世界级滨河景观带。是渭北区域成为工业新重镇城市新组团。



南控把秦岭作为国家中央公园打造。重回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西进,建好西咸新区推荐西咸一体化,使大西安进入双核心时代。



东拓,整合东部板块,使东部区域成为开放新高地,服务业增长极。

中优,延续城市肌理,彰显千年古都底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章鱼杂谈


你好,作为一名本地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浅谈一下西安的未来发展前景吧。

首先,目前西安的发展非常火速,从之前比较落后的二线城市,一跃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一型新型城市,并在去年年底突破了1500万的人口大关,这意味着西安的整体规划已经达到了一类中上等的水平。

西安的主要发展依靠的是工业和旅游业,西安市整个中国的西北大都市,它的周围分布着很多的工厂,这是西安的经济主要来源,其次就是西安的旅游,西安是古代唐朝的省会,因此每年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所以西安的经济还是相当不错的,哪怕有一个核心产业受到冲击,另外一个产业的利润也是完全可以撑得起整个城市的发展资金的。

其次,西安的物价并不高,相对于北上广要便宜很多,而且西安人的生活节奏很慢,在这里基本上是朝九晚五,所以在西安发展,幸福指数会很高。

这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商城环境


西安市要大发展,大都市化,必须要向东北跨过渭河,将西安市主要道路交通向北打通,一是太华路向北跨过渭河。二是北辰大道向北跨过渭河。三是港务区港务西路向北跨过渭河。只有把这几条主要道路交通向北渭河修桥,向北跨,西安市才能大发展。在渭河北,泾河北,多修几条东西大道,连接渭南市到宝鸡市的道路,西安市就能快速发展起来,大都市化很快形成。


善德長寿


(一)国家要在西安要修建高铁生产的总基地了。(二)华为也要在西安修建所有产品的生产基地了。(三)国家不买外国飞机了,以后的民用军用飞机都在西安生产了。(四)新能源汽车也在西安开建大厂了。(五)所有理科大学毕业生进企业,所有文科毕业大学生当县、乡、镇、村当公务员。以上这些我吹得比较靠谱些。


用户QL山水645894324


咸阳市那里地理优越,经济情况好就归西安,让人心里很鳖闷,总之西安就是靠吞并发展壮大。先后吞并了咸阳市的周至、户县,高陵,现在吞并经阳,兴平,三原一些乡镇,还搞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什么西咸新区。凡是被西安看上的地方,都要挂一个西安头衔,比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还有原秦都区的双照镇办了一个什么西安大文化区,直接从咸阳头上越过,隔肩抓的吃馍。怎么象外国人起名字一样,自已父辈祖辈连在一起才是自已名字。不知这些是咋想的,坐享其成,侵占别人辛苦劳动成果。象地主一样把别人家庭害的支离破碎,你不死他心不甘。当然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瞎操心。不管咋样整,只要老百姓生活水平能提高就行。唉!!!


古豳山人


前景:发展很好,发展成为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几率很小。

本想回答一下,但是一看下面,友友“驽马”回答的如此全面,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驽马将西安现在面临的一带一路计划的区位优势、西咸一体化的政策、很多高校聚集的人才储备,经济总量,图文并茂,说明了西安未来的可喜发展,因此算是涵盖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方方面面,回答的实在全面。

关键是简单明晰,发展前景方面我基本认同。

此处朋友们可以观看友友“驽马”的回答。他的回答实在太棒了。

并且也对西安未来的发展作了预判:虽然会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很难发展到类似北上广深的规模。

在此处,我有一点补充也算是对友友“驽马”的一点儿补充。

西安发展到北上广深的规模的几率比较小的原因也有如下的因素:

(1)毕竟西安在发展,北上广深也在发展。

西安发展,北上广深也不是止步不前,在发展上后发占据的只有劣势,后发优势很难凸显。例如上海市逐步放宽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安家落户政策,可以看做上海对人才的吸引作用。如果上海在住房上有更好的政策,那么上海留住人才的几率将会大增。北京广州深圳也不会坐视人才流失太过严重吧。北京坐拥无数的好学校,发展的潜力也会更大。

毕竟未来的世界,是人才的世界。得人才者的天下!

(2)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

广州深圳靠近沿海必然有更多的优势。其发展贸易的规模未来定是只增不减。另外,我国的海军力量大大加强,也从某一方便更能保证我方海运的安全和海洋贸易的扩大。毕竟海运的运输费要比陆路的运输费便宜多了。而丝绸之路打通,他的运输费用毕竟要比海运要差一筹。陆路只是在某一方面保证我国能够多一条命脉罢了。

(3)区位优势

虽然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开端,一带一路计划的起点,有很好的优势。但是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人才的吸附性也会更强。广州深圳由于最早开展对外贸易思想观念上受到西方影响更多,其文化开放交流方面也有很多人深深喜爱的。

这算是对友友“驽马”的回答做的一点儿补充。

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关注一下阅读修身。阅读修身:一个关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会,小说,热爱阅读的教育问答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