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林徽因有什么特殊之处?

如果一切都还来得及


很多人都喜欢林徽因,我有一个好友是林徽因的忠实粉丝,容不得别人说一句林徽因的不是,经常因为林和别人打口水战。林徽因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这么多人喜欢她?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作家,教授。年轻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毕业后与丈夫梁思成遍访欧美诸国,后回国任教;中年后虽遭战乱和病痛折磨,但依然乐观向上,在建筑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就。

抗战初期,林徽因(前中)和朋友们在昆明

林徽因曾参与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立功甚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创作了众多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并翻译了许多国外文学佳作。就连她的建筑类学术文章,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欲罢不能。

林徽因是美丽的、时尚的、动人的。她一生都沐浴着爱,丈夫梁思成、诗人徐志摩、好友金岳霖,对于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许多人都有过错误的解读,这其实是对林徽因和那些绅士们的亵渎和侮辱。当年徐志摩与妻子离婚,追求林徽因,他的老师梁启超写信责备,徐志摩回信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信中一字未提林徽因,但师生心中都彼此明白。

林徽因在测绘山东滋阳兴隆寺塔,一缕夕阳照在她的身上,摄影者是她的丈夫梁思成

林徽因是感性的、浪漫的,但更是理智的。1949年后,林徽因有个浪漫的构思,她想将老北京护城河的绿化带作为屏障,将老城墙变成公园,将城门楼和角楼建成博物馆和茶馆,让老人、孩子和市民休闲、娱乐。但后来城墙被拆,林徽因找到有关领导据理力争:“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后悔了,再建也只能建假古董了。”不幸被林徽因言中了。

林徽因是优雅的、清高的,也是世俗的、鲜活的、沾满烟火气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时,娇艳如花、妙语连珠的林徽因全程陪同,临别时泰翁依依不舍,专门为她写了一首小诗:“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唉’!”当林徽因的一位福建老乡写了篇《我们太太的客厅》来影射她时,刚从山西考察古建筑归来的林徽因立即让人给这位女性作家送上了一瓶山西陈醋——其含义不言自明。

这就是林徽因,一位建筑师、诗人、妻子和母亲,她值得后人慢慢品味。


民国年间那些事


林徽因的才华,终因八卦绯闻而被埋没。以至于,在民国史上,世人都只知她是美女林徽因,而不知她同时也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林徽因的才华,体现在文学上,更体现在她的本专业建筑上。

从事建筑学研究,进行文学创作,林徽因对此一直是双线并行。1931年4月,林徽因正式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了诗歌处女作《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此后便陆续在《诗刊》、《新月》、 《北斗》等杂志及《大公报》等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数十篇,还担任了文学刊物的编辑和编委,成为新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如《人间四月天》等,在新诗史上是堪称绝唱般的存在。


但相比这些,林徽因在建筑上所做出的贡献和创造的价值,才是最应该被大书特书的。1936年,林徽因夫妇俩开始对山东铁路沿线的古建筑进行考察时,这期间,他们每天顶着毒日头步行很多路程,还要冒着炎夏进行测量拍摄等一系列辛苦的勘测工作。

随后的1937年6月,林徽因夫妇又到山西考察,6月26日黄昏时分,他们骑毛驴来到了五台山脚下的豆村。顾不上浑身的酸痛,即被村子背面山坡上的一座外形奇特的大殿( 佛光寺)吸引了过去,走近后,他们为那巨大且坚固和简洁的斗拱、超长的屋檐震惊了,梁思成惊喜道:“它能比我们此前所发现的最老的木建筑还要老吗?”随后,两人满怀激动勘验起来,结合宋代建筑学名著《营造法式》来印证,他们发现矗立在面前的竟然是一座晚唐时期的建筑。

此前,中外学术界一直认为中国已不存在唐朝土木结构的建筑,林徽因夫妇的这个发现,很快震惊了世界建筑学界。

这次考察后不久,卢沟桥事变就发生了。很乱,北京沦陷,林徽因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和孩子外婆,与金岳霖及另外两位教授朋友逃离北京南下。


因为颠沛流离加上环境恶劣的缘故,林徽因肺病复发了,但她还是坚持看完了《二十四史》中有关建筑的部分, 常常工作到深夜。病情稍好一一点, 她就跟随丈夫继续到各地考察古建筑, 自1931年以林徽因跟随丈夫来的十年时间中,跋山涉水先后跑了200多个县,调查研究了2000多座古建筑和早期造像石室,为中国建筑学研究耗尽了心力。

就是在这种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林徽因协助丈夫写完了建筑学巨著《中国建筑史》,并用英文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图录》。

抗战胜利后,林徽因一家在1946年8月回到北平。当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林徽因夫妇陷人了深重的焦虑中,他们焦虑的核心是:怕这座古老的京城毁灭于炮火之中。于是,他们两联合众多建筑学家,一起将全国需要保护的古建筑一一列出,编成了 《全国文物保护名录》。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这些古建筑才得以保存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破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1950年, 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 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师。与此同时,林徽因为病中主持了清华大学的国徽设计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最终她设计的第一稿图案经稍微修改后被正式选用。之后,她又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图案的设计,又与丈夫一起设计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1952年5月,北京迎来建设新首都的建设高潮,相关会议决定大规模拆除北京各处牌楼、城门、古城墙等古建筑。梁思成夫妇竭力反对,拼命呼吁相关部门要保护好古建筑,为此梁思成夫妇与负责拆迁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多次激烈争吵,但夫妇二人哪能扭转当时的“时势”呢?次年7月拆除运动开始后,梁思成连痛哭多日。而本来身体就极其虚弱的林徽因更是在忧愤之中病倒了。

1955年,林微因不得不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甚至辞世前,她还在心忧的,也是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这样一个女子,她用生命为建筑事业奉献的精神和她在建筑领域所做的突出贡献,难道不应该比她的八卦更值得被我们铭记吗?


记者李满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喜欢林徽因,但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无论哪个男人,遇到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就算未必会动情,但一定会动心。 所谓始于颜值,陷入才华,终于人品,只是“喜欢一个人”的套路。一个人真正喜欢一个人,从来不需要任何标志,仅仅是因为她是她,而已! 就好比男人喜欢林徽因,或许只因为她是“林徽因”。

徐志摩第一次见林徽因是在英国,当时林长民,也就是林徽因的父亲带着林徽因在英国读书。林徽因虽是林长民的庶出,但极其得宠。我始终觉得一个真正有魅力的人,是可以让任何一个人深宠的,包括自己的父亲。

林徽因长得好看,生于贵族,深得宠爱,自然更有富养女子的自信和开朗。有人曾写林徽因,说她无论是“太太沙龙“,还是饭局上,只要她一出现,别人就没有说话的余地。她不是范柳原说的那种,善于低头的女子。据说,徐志摩第一次遇见林徽因,就是被她的谈吐吸引。

虽然林徽因的长女梁再冰说:“他曾经追求过年轻时的母亲,但她对他的追求没有作出回应。当时对她(林徽因)来说,已结婚成家的徐志摩只是一个兄长式的朋友,不是婚恋对象。”但徐志摩爱过林徽因,是天下众知的事。一直到后来,许多记载里都认为,徐志摩一生对林徽因念念不忘。

所以,男人绝对钟青与第一眼的感觉,而让男人钟情于第一眼的女人绝对不止花容月貌,而是一种那个女人身上没有一种让他奋不顾身的向往。

林徽因不是只写诗歌的,她有一个很威风的名号“建筑师”。她对于建筑的痴迷到达什么程度呢?他和梁思成的蜜月之行,就是去观赏世界各地的建筑。她的公公梁启超也极其上心,在信中,给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欧洲游线路。

容颜会老,才华不会;对于男人来说,世间美貌的女子太多,而唯一让人爱不释手的,或许就是看着身边的女人老得越来越像自己喜欢的样子。说到底,有才华是一种本事。它意味着你的一生都不必在别人的期待中,你囿于别人轻而易举,也不必彷徨。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看到男人的一种本性,叫做征服欲。他们对于任何一件美好的食物都有天生的向往。一旦得到,会有天热的荣誉感。男人与女人最大的不同在于,男人的爱情,除了感性,也有理性,想林徽因这样的女孩子,无疑是满足了男人对于自己另一半的美好幻想。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周围那些能驾驭男人的女人,从来不是因为美貌,而是真性情。男人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猜你的心思,说到底,每个人更希望自己成为一种单刀直入的动物,喜欢说一是一,有事说事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处不累。 而林徽因最大的情商,就在于真性情。

男人爱林徽因,并不是代表着人人都想娶一个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和一个人在一起,需要成本,而与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在一起,成本并不小。但纵观民国时期,林徽因欣然位列许多优秀男士的爱慕和欣赏名单里,有人说林徽因像《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也有人说倒是有一点王熙凤的模样,但我始终认为,那些见过人间多少美貌和才情的的男人,依然能够深爱这个女子,从来不是手段,就是一个女人的终极魅力——颜值、智商、情商,相得益彰。


外卖规划师


她能把自己活的很漂亮,在那个悲情女人的年代,她的身上有阳光,有爱情,有自由!能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活的自我而又诗情画意的女人不多,她们多数被旧时代的绳索捆绑压迫,但林薇茵不同,她的人生敢追求,而又不盲目,敢爱而又享受被爱,她把悲惨的时代在她身上演绎成喜剧和浪漫,在她身上看不到那个时代的贫穷,看不到落后,看不战火和眼泪,她是幸福幸运有实力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