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美國要發動貿易戰爭?它能得到什麼好處?

劍花煙雨風情


美國發動貿易戰的主要原因,是想通過打壓貿易伙伴以解決自己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的金融資本主義逐漸取代了以實體經濟為主的工業資本主義。華爾街越來越成為了美國政府幕後的操縱者。



美國的實體產業在國內喪失了比較優勢後,大量向海外轉移,特別是向正在招商引資謀求發展的中國之類的國家轉移。


這使得美國的製造業在GDP中的佔比持續下降,從1980年的20.46%下降到2016年的11.71%。


這引起了美國一些人士的擔憂。他們覺得萎縮的國內製造業不但影響了人們的收入和就業率,而且還會危及國家安全。


大家都清楚,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各國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



美國政府也提出“製造業迴流”,期望提振經濟和就業。


於是,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時承諾,他當上總統後將致力於改變“連合法的美國人都找不到工作”的狀況,改善產業工人的生存現狀,讓“停滯不前,已經不偉大了”的美國,“重回偉大”。


這就有了美國仿照232法案(關鍵詞為“國家安全”)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高額關稅,以及揚言對進口汽車也要加徵關稅。美國這一個回合的貿易戰,是要在打擊外國企業的。


同時,逼迫本國的相關企業迴歸,甚至外國的一些企業也去美國建廠,特朗普想以此來推動美國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兌現其當初的競選承諾。


美國此番貿易戰祭出的另一件法器是301法案(關鍵詞為“知識產權”)。其實以301法案為依據,對中國的部分商品加徵懲罰性關稅,挑起對中國的貿易戰,也首先是穩定本國人心。


然後想通過貿易談判,求得更好的貿易條件,並不是要和中國斷絕外貿生意,因為特朗普自己的公司也跟中國有很大的生意往來。


現在,美國的普通老百姓認為,中國之類的全球化的代工廠偷走他們的工作機會,偷走了他們的工程師紅利,使得他們的勞動報酬增長越來越慢。



美國的精英們認為,17年前是他們將中國抬入了WTO,因為在他們眼裡,中國到現在都不是市場經濟的國家,當初答應讓中國入世,是出於種種難於啟齒的目的的。


但中國人卻只摘走了自由貿易的花朵,把美國精英帶去的基本價值的種子拒之門外。所以他們失望至極。

美國精英們的看法反映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每年給國會遞交的《中國履行WTO承諾情況的報告》中。


在2017年的這個報告中,直接對總統和國會負責、代表美國進行“特別301調查”的貿易代表稱,美國同意讓中俄入世是錯誤之舉,原因是這兩個國家並沒有成功轉型為市場經濟體。


美國對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指控由來已久,每年的《關於中國履行WTO承諾的報告》中都要提及。


2016年的報告中說,“中國對知識產權和執法體制上存在的不足,依然給美國對中國的投資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其結果是導致中國再次被USTR列入“特別301報告”的“重點觀察名單”中,並且具體剖析了中國在“技術本地化”“在線盜版”“盜版軟件”“藥品”“商業秘密”“假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指出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假冒商品製造地和銷售者。


有人說,美國此番貿易戰的目的就是要遏制我們的“中國製造2035”,所以被列入打擊的主要是高科技產品。


其實這種陰謀論不能說沒有,但調子太高了,或者說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細看一下,這些高科技產品也都是知識產權密集地哪。



至於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何嘗又不是每天都在唱衰帝國主義?不是有人就“嚴密論證”出我們已經成為老大了嗎?


美國發動這次貿易戰的原因除了解決自身發展道路上的問題和對自己以前做法的反思與修正外,也表明美國承認自己的經濟發展已經後繼乏力。


美國在2000年的GDP總值,全球佔比為31.97%,之後一路下滑,2016年的全球佔比只有14.84%。


美國人選擇沒有從政經歷卻是成功商人的特朗普,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特朗普能用他商業方面的成功之道帶領國家走出困境。


而特朗普上任後從中東撤兵,和德日韓加收保護費,修建邊境牆,甚至不停的退群,都是在節流。


要想改變經濟狀況,光有節流肯定不行,還得開源。


可以說這次的貿易戰就是為開源服務的,所以特朗普大喊大叫要相關國家減少對美貿易順差,加大購買美國商品的力度。


特朗普心裡很清楚,美國的國債總額已經超過了年GDP的總值,再不剎車就不是保不住霸主的問題,恐怕生存都得看人家的臉色。


當然被扯進貿易戰之中的各國,也對這種情況心知肚明,但喊幾聲還是需要的,畢竟好處享用了有些年份了,現在要去掉,真還有些捨不得。


可是,哪個國家的領導人不知道長期的貿易順差對自己國家也不好?


一旦美國被掏空(美國當然不會讓這種情況成為事實),自己手上的白條(所購美國國債)也無法兌付,只能是一堆廢紙。


所以,相關國家都知道美國是想耍賴。不過是希望他也儘可能的多出點血罷了。


當然,因為對手是殺傷力相當大的美國,所以各方都小心翼翼的先做好保護工作。


我們看到,剛剛過去的7月份下旬,國務院和政治局接連召開以經濟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會議,要“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正是在抑制超級地租,限制資金和資源流向政府債務平臺,限制國有企業的槓桿,限制資金流向房地產,讓中國的產業鏈更低成本獲得資源和信用要素,減少利益擠出。



至於這次貿易戰中美國能得到的好處,有些已經初步顯現,有些需要時間驗證。


首先是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美國的經濟狀況有了好轉。


上個月的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又創新高,達到了45%,為共和黨贏得今年的執政“中考”增添了一點砝碼。


美國的失業率降為4%左右,明年中期有望達到3.6%,成為近50看來最低。GDP增速加快,美元加息預期增大。這都經濟好轉的紅利。


其次是為日美、歐美貿易談判爭得了籌碼。上個月日美和歐美密集進行了貿易談判,分別初步達成“三零”貿易意向。


當然,有得必有失。自古道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的世界名聲在貿易戰中也是江河日下,什麼大國擔當,什麼貿易自由,統統被“美國第一”砸了個粉碎。


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其實是在飲鴆止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