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兒子殺死的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是大唐分崩離析的原因嗎?

大馬哈魚12


當然不是。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還傳了十多代皇帝,延續了上百年,所以談不上分崩離析。那麼安史之亂是如何被平定,又讓唐朝“離”到什麼程度呢?

一:安史之亂被平定,是東北邊軍和西北邊軍的角力

安祿山能發動叛亂,靠的是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的力量,三鎮除了當地漢兵外,還大量招錄遊牧民族士兵,實力強勁,一開始也確實所向無敵。但是隨著朔方、河西、北庭等節度使的兵力的回援,安祿山、史思明的處境也不太妙,比如掌握陌刀隊的李嗣業知名度就比較高,朔方的僕固懷恩那也是鼎鼎大等,朝廷也請回紇兵為外援,所以能打敗安史叛軍。有興趣可以查查香積寺之戰。


二:沒有分崩離析,只是軍閥擁兵自重的現象無法改變

唐朝軍隊最終在洛陽附近擊敗了史朝義的主力部隊,叛軍樹倒猢猻散,田承嗣、李懷仙等先後投降,安史之亂算是平定了。可是投降也要講條件的?大唐的皇帝不想再打仗了,只想過幾天太平日子,所以對田、李等投降幾乎沒提條件,反而是給他們升官加爵,讓他們成為合法的軍閥。著名的河北三鎮:范陽、成德、魏博也就此誕生,他們割據時間非常長,除了這三鎮,山南東道節度使、淮西節度使等也相繼叛亂,一度發生“四王事件”,即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四人自立為王。

對唐朝來說,當時最繁華富足的地方收不到稅,招不來兵,又要防備吐蕃、回紇等的入侵,日子確實挺艱難,好在當朔方、北庭等西北邊兵留下來的老底子還頂用,還能活下來。

當然,也應該認識到藩鎮與中央朝廷的共生關係。藩鎮名義上支持中央,可以獲得合法身份,而朝廷也需要藩鎮參與平叛,所以還是有一定共生關係的,大部分藩鎮還是不希望唐皇帝倒臺的。


三、唐朝中興也是有限度的,藩鎮割據的關鍵在於驕兵悍將,

安史之亂後,唐朝也有中興,比如唐武宗重用李德裕、唐憲宗重用李愬,打掉了部分叛亂的藩鎮,挫敗了吐蕃對大唐的騷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興趣的可以查查李愬雪夜入蔡州等故事。但是也必須明白,這時候唐朝軍隊最大的問題是驕兵悍將,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兵大多是募兵,當兵吃糧,一遇到打仗,首先想到的是待遇問題,一旦待遇不好,就極易發生譁變。而能在群兵中產生引導效應的就是牙兵,牙兵可以理解為節度使的親兵衛隊,他們不僅能保衛節度使的安全,也能殺掉節度使,並推舉新的節度使,這樣的戲碼在安史之亂後不斷上演,演變到最後的高階形式就是趙匡胤黃袍加身。這才是安史之亂之後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直到宋朝才被解決,不過悲劇的是宋朝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總結:

所以你要問安史之亂是唐朝分崩離析的原因麼?我只能說不是直接原因。安史之亂導致的直接後果是藩鎮和驕兵悍將。中央與藩鎮的博弈、節度使與牙兵的博弈,一次次的發生事變,慢慢消耗掉了中央朝廷的威信,慢慢耗死了唐朝。甚至藩鎮與驕兵悍將問題也導致了宋朝的矯枉過正,重文抑武,從此武力不張,被外族欺負。歷史真是一言難盡。


襄陽賈芸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從此,大唐再也沒有夜不閉戶、萬國來朝、欣欣向榮的王朝氣象了,讀史致此,我往往會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

1.大唐分崩離析是唐朝各種社會矛盾已發展到不可調和地步的產物。

不過呢,安史之亂不是大唐分崩離析的原因!大唐衰落主要是唐朝各種社會矛盾已經不可調和,這些矛盾主要包括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大唐中央內部的各種矛盾以及大唐中央和邊疆軍事勢力的矛盾等等。

晚年的玄宗皇一改早期聯手朝臣,勵精圖治,締造“開元盛世”的作派,變得懶政怠政,好大喜功,貪圖享樂,沉溺女色;尤其是,他重用李林甫、楊國忠奸佞,極大地破壞了政治生態,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發生,而安史之亂只是大唐分崩離析的導火索罷了!

2.廣大農民階層不再信任大唐統治階層是大唐分崩離析的根本原因。

真實的歷史中,安祿山叛軍所到之處,有不少城池放棄扺抗、甚至主動開城迎接他,所以安祿山才勢如破竹,迅速挺進中原,佔領了兩京!這說明唐朝統治已經腐朽沒落,百姓早有不滿,社會已經民不聊生了!廣大農民階層不再信任大唐統治階層這是要命的政治因素!

安史之亂髮生前,皇帝早沒為國計民生考慮了,朝廷大臣為了自己的利益拉幫結派、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相互傾軋,唐朝的各種管理制度已經形同虛設,各級官員已腐敗透頂了;大唐宰相楊國忠與邊關大員安祿山的矛盾已日益凸現出來,所以安史之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爆發絕非偶然,是歷史的安排。

3.權貴集團和大地主們佔有和兼併了農民的土地是人民不再相信政府的主因。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而已,唐朝建立後,天下承平已百餘年,國家的土地都被權貴集團和大地主們佔有和兼併了,大唐賴之以崛起和生存的“府兵制”沒有生存的土壤了,到了唐玄宗時期,不得不多設節度使,讓各節度來自行募兵,這就是放棄皇權,是自取滅亡!

沒有安祿山、史思明,也有會有他人來完成叛亂!滿屋乾燥的柴薪,一閃火星就會燃爆開來,安祿山就是這個點火人的罷了。當時,他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擁兵十五萬,誰能擋其兵鋒。

所以,大唐分崩離析是唐朝社會各種矛盾演化至不可調和時產生的必然結果,權貴階層的腐化墮落,加速了土地兼併,使下層人民沒了好日子過,才讓大唐由盛而衰,終至分崩離析!


希望星晨58298869


不是主因,導火索或催化劑而已。

大唐在安史之亂後逐漸走向衰弱,分崩離析,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一次災難怎麼就會毀了有盛世之稱的大唐呢?

安史之亂是中華文明前所未有的一次巨大浩劫,這場歷時七年,席捲半壁江山的戰火不僅成為唐朝的轉折點,更是整個中華文明由開放轉向保守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的歷史背景:

1、經濟矛盾;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使廣大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2、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

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3、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

4、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

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而安史之亂造成的後果是:人心壞了!

一來造成流民問題,出現了中國第二次的人口南遷,大量人民失去土地。

二來國家賦稅制度也逐步失效(人都跑光了找誰收稅,只好加重賦稅,結果流亡的人更多)

三是軍閥割據局面日趨嚴重。流民一多,滋生賊寇 ,時局不穩, 地方豪強就要拉攏駐軍, 保證自己安全 ,軍隊有了在經濟上的自給自足 ,還用聽中央的嗎?所以野心大的人就玩更大的投機造反。

這就是壞了人心。中央集權搞不定,地方就滋生野心家。

加上後期的牛李黨爭、宦官專權,皇室與朝臣不一心;朝廷與地方不一心;官員和百姓不一心。分崩離析就成必然啦!

安史之亂不是偶然的。由於動亂 中央更依靠地方駐軍 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 結果使地方割據更嚴重。


毛不惑


“濤說史”結合唐史界最新研究成果,給您獨家解讀。


論唐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從“兵驕民困”模型說起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導致了“部分化”藩鎮割據;但之後唐朝還持續了150年,何解?


五代十國著名謀臣,號稱“五代諸葛”的王樸,在《平邊策》中明確指出了唐朝滅亡的原因,所謂“君暗政亂,兵驕民困”。即藩鎮割據+政治昏暗。安祿山導致的部分化藩鎮割據,不足致命。

(後周名臣,宰相王樸,被譽為郭榮的諸葛亮)


《平邊策》中還提出了具體的“勤修內政”、“先南後北戰略”。即面對晚唐以來吳、蜀、幽、並四面亂起的複雜局面,政治上應該與唐末懿宗、僖宗反其道行之,軍事上採用先淮北——再淮南——吳地——桂、廣——岷、蜀——幽州——幷州的戰略路線,統一中國!


此策基本被郭榮、趙匡胤採用,完成了中國的大部分統一,足見《平邊策》模型的有效性。


1、首先,安史之亂對唐朝的消極影響毋庸置疑,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地緣、思想都有巨大轉變,唐朝成了體弱多症的病人;即“兵驕國弱”。


先說安史之亂的消極影響。


軍事上、地緣上:


安史之亂前,北方最重要的地緣防線是河朔三鎮(“河北-山西-山東”一線)。安史之亂後,唐憲宗等雖有短暫收復,但總體不受控制。像明朝遼東清軍入關一樣是大患,中晚唐河朔三鎮的割據,如同一副慢性毒藥,讓大唐病病殃殃。


而且安史之亂後唐朝對節度使不再信任,發展起由宦官領導的、工商富族貴族子弟構成的神策軍,與之前的府兵制、募兵制都有極大區別,勉強維持中央權威。唐穆宗以後(824年),神策軍腐化墮落。


(安史之亂局勢圖)


經濟上:

戰亂前的近918萬戶(天寶十三載),降低安史之亂後的130萬餘戶(大曆中),降幅達85%(據中國人口史);面對戶口大幅減少,唐朝不得不實行兩稅法等新經濟制度維持財政。好壞姑且不論,但對戶口的掌握肯定不比“租庸調”時期,間接助長了地方藩鎮的財權。


政治上:

慢慢由中書門下體制,變成了皇帝-宦官-朝臣的三頭體制,中央集權能力大減;


文化、思想:

此處話題太大,略去不談。


且隨著近年研究深入,以清華大學教授、前唐史學會會長張國剛教授為代表,提出安史之亂後,“大部分藩鎮不割據說法”(他依據杜牧,把藩鎮分為了4類:河朔割據型、中原防禦型、邊疆防禦型、東南財源型)。我總結為“部分化”藩鎮割據,所以藩鎮割據單一因素不足以滅亡唐朝。



2、“驕兵悍將+政治黑暗”=“兵驕民困”,壓垮大唐帝國的雙重組合。


如果部分藩鎮割據帶來的“兵驕國弱”讓唐朝生病,那麼政治黑暗,尤其是唐懿宗、唐僖宗時期的政治黑暗,才是壓垮唐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唐朝289年,289/3=96.3,即初唐、中唐、晚唐分三期的話,每期近似100年。唐朝618年建國,那麼大約在晚唐818年前後,竟還出現三次短暫中興:元和中興(805-820)→會昌中興(840年―846年)→宣宗之治(846-859,也叫宣宗暫治)。

(晚唐的三次短暫中興)

唐宣宗性格嚴肅寡言,勤於政事,像祖先唐太宗一樣,在凌煙閣上續繪功臣像。因此被稱為“小太宗”,但這也是晚唐最後的政績了。

而且唐宣宗在立儲上猶豫不覺,死時未決。讓宦官王宗實再度擁立唐懿宗,給了宦官勢力繼續做大的機會,加之唐懿宗任相不明,在位期間任用的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等21位宰相多為庸碌之輩,中後期又開始驕奢淫逸、遊宴無度,在位後期就爆發了龐勳起義。

懿宗死12歲的僖宗即位,是個貪玩遊手好閒的少年。對內宦官問題更加嚴重,對外繼續爆發了席捲大半個中國的王仙芝、黃巢起義,首都長安被攻下,唐朝江南財源被徹底打擊。

(昏庸的唐懿宗)

“驕兵悍將+政治黑暗”滅亡唐朝的因素,在懿宗、僖宗時期完全具備。《平邊策》這樣描述唐末的“兵驕民困”模型:


君主闇弱政治混亂,兵將驕悍百姓困苦。皇帝近臣在中樞耍奸,遠處的藩鎮在外邊叛亂,小問題不管成了大問題,大問題不管便催生了篡位。這樣天下離心,沒人聽從號令。


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僭。天下離心,人不用命。


這個時候,唐朝走上了滅亡的不歸路。


3、結語:

濤說史率先建立的“兵驕民困”模型,可很好的說明唐朝滅亡原因。安史之亂年導致的部分化藩鎮割據,出現驕兵悍將問題;而唐末的政治昏暗,導致了百姓困苦,雙重壓力下,大唐走上了滅亡之路,國祚289年。


我給歷史話導圖


大唐分崩離析由盛轉衰既有唐玄宗後期的昏庸、李林甫、楊國忠先後專權有不可推卸之原因,慘死於兒子之手的叛將安祿山聯合另一叛將史思明兩大奸雄發動安史之亂更有著直接的原因。


小龍女5505


安史之亂763年左右。

唐朝亡於907年,期間相差150年。

而整個南朝不過160年。

難道南朝被隋滅掉,是因為劉裕篡晉?

整個曹魏還沒100年,難道曹魏滅亡是因為敗於赤壁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