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丈夫去世女兒遠嫁,90歲老人和54歲兒子久居深山,不願搬走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在陝西安康鎮坪縣有一位90歲的老人,20年前,她患眼疾雙目失明,此後,兒子張炳富就一直陪著她,每天服侍其起居生活,這一照顧就是整整20年。如今,張炳富已經54歲,至今未婚。

張炳富家住陝西安康鎮坪縣牛頭店鎮前進村深山裡,自從母親雙目失明後,他從未離開過大山,一直居住在這棟老房子裡,老屋位於山溝溝最裡面,十分寂靜。圖為2018年8月2日,張炳富在給母親洗頭。

張炳富的父親早年去世,哥哥在抗擊山洪時被大水沖走了,姐姐遠嫁外省,照顧母親的重任全部落在了張炳富一個人身上。張炳富年輕時在外打工,母親的失明讓他再也無法脫身,為維持生計,他在家附近種了6畝地,還養殖了豬和一些雞。

在地裡幹活時,幾條狗是張炳富最好的夥伴。每當這個時候,母親都是一個人在家裡坐著。每天干完活,張炳富就連忙回家牽著母親的手在房前屋後走一走,遇到過不去的地方,他就抱著母親通過。張炳富說一個人坐長了時間就會著急,到外面走一走,不但可以調節心情,還能鍛鍊身體。

母親上了年紀,要服侍的方面有很多。母親洗澡,張炳富就用木盆準備好溫熱的洗澡水,端到母親的房間。他每隔兩三天就給母親洗一次頭,洗完後,把母親的頭髮梳得整整齊齊。“我這么兒的孝道是沒得說的,沒有這個么兒我早就沒了,除了一日三餐,他還給我準備了不少糕點。”老人家總是一個勁地誇讚自己的兒子。


為方便照顧母親,張炳富的房間緊挨著母親的臥室,晚上,倘若母親要喝水,他能第一時間倒給母親,母親哪裡不舒服,他就能及時知道。有關部門在村口安排了一套50平方的移民安置房給他們,但母子倆住在老屋裡不願搬走,“住習慣了,不想搬走。”另外,覺得田地在老房子旁,種地也方便。

老人家說,要不是自己眼睛不好,兒子可以出外打工,這樣家裡條件會寬裕一些,或許在外面還能帶個媳婦回來。作為母親,感覺自己虧欠兒子的有很多。而作為一個孝順的兒子,母親生病不會不聞不問離她而去。張炳富覺得自己54歲還能和90歲的母親生活在一起,雖然苦點累點,但心裡是幸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