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记者:蒋光明

我区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坚持整建制全覆盖,不做“盆景”、久久为功,有效推动农业生产模式变革、农村环境设施重塑、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持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全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临淄篇章。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坚持把良好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前提,全力优化人居环境。区财政投入1.3亿元,带动镇村及社会资金近3亿元,全覆盖实施了农村“五化”工程;投入近3000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目前已完成无害化改厕6.3万户,并配套完善了维护、清运等管护体系;投资6500万元,实施“同源同网”供水工程,30万农民喝上了与市民一样同源优质的自来水;顺应农民全面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启动实施了清洁供暖“气代煤”、“美丽庭院”建设等系列工程,农村从村外到村内、从户外到户内,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全方位提升。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坚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推动富民强村。在全区48万亩耕地,全覆盖实施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根据各镇街道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了“15分钟群众就业半径”,解决农村群众特别是40岁、50岁人群的就近就业问题;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结合清产核资工作,重点对承包合同进行清理规范,杜绝集体资产流失;在全省率先开展合力救助帮扶行动,积极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探索创新“八有八达标”等“后扶贫时代”工作模式,实现4300元线下全部脱贫。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弘扬文明乡风。实施移风易俗改革,村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乡村文明建设12个典型之一;实施公益性新型公墓建设,已建成162处,村居覆盖率达59.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760处,被列入全省首批试点区;创新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党员干部每年志愿服务不少于20个小时。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坚持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现人才振兴。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全区种粮大户发展到179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发展到74家、641家。鼓励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统筹设立20处村级农技服务站点,建立8支农技推广服务队,积极推广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依托思远农业推进标准化种植,“农保姆”APP被国家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介。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夯实基层组织。创新村级事务“五代理”,管住了村集体的“钱袋子”“章把子”;投资8000万元,对全区400余处村居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升,全面整合文化大院、人社服务站、农家书屋等功能,实现集成一站式服务;创新党性教育体检,建立5处党性教育体检中心,常态化实现党员一年两次体检,相关经验写入中央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
临淄:谱写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