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岁女孩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滴滴平台决定27号下线顺风车,你怎么看?

小妖狗儿


下架之后,什么时候又上架呢?谁来监督呢?


昨天,滴滴对外公布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宣布将从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


滴滴称:“在此次案件中,涉案车主提供注册的证件信息齐全,且经过审查无犯罪记录并在当天接单前进行了人脸识别,但我们的客服处置流程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没有及时处理之前的用户投诉,在安全事件上调取信息流程繁琐僵化。公司恳请与警方以及社会各界探讨更高效可行的合作方案,共同打击犯罪,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我们也希望能听到社会各界的建议和经验,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避免延误破案的时机。”


用户安全问题重如泰山,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与其全面下线这个业务,不如让顺风车回归“顺风”本质,降低乘车价格,维持它的非盈利性;再加强背景审核和准入,让乘坐顺风车的人,真的能一路顺风。


乐清时间发生后,滴滴将顺风车业务暂停内部整改,人们现在没办法用顺风车这项业务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这样做背后究竟谁的损失比较大。


对于司机方来说,很多做顺风车业务的司机都是在自己上下班的途中开顺风车,并且只接一趟,真的是因为“顺路”而给自己省个油钱,而且不接拼车,因为司机也怕绕路会影响自己正常返航。可见顺风车业务在被设计的时候,就是不考虑专门盈利的,纯属共享时代的共享方式,低碳环保的方式。用这种逻辑想,基本上不会有人专门靠跑顺风车赚钱,毕竟很多乘客都是跨城际的用车,这样每天跑长途,而且并不能赚到什么钱,对司机的诱惑也不大。


除非是司机自己有非分之想,那这样只会让乘客和平台方都防不胜防,因为城际之间都是长途,会经过很多偏僻无人的街道或者高速公路,加上车上只有司机和乘客单独处在一个封闭空间,发生意外的概率很高,可以说是极其危险的,而这样做的司机显然已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蓄谋已久。


对于乘客来说,顺风车业务下线可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因为之所以选择顺风车,是因为打快车车费较贵,和出租车同价,做长途客车需要赶到某个站点,并且有发车时间限制,不是很方便,只有顺风车不但可以预约时间,而且可以随时定位司机来接送,其价格也是十分低廉,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独自租车的乐趣,深受很多上班族青睐。

顺风车暂停业务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不得不继续选择换乘公交和地铁,不得不继续长途跋涉,而有的跨城的通勤也会更加不便。


对于平台方来说,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产品方便和服务消费者是平台的本质,如果停止一项业务最多减少一部分平台的利润,况且是基本不挣钱的顺风车业务。但是如果长久停止顺风车业务只能是因噎废食,违背了共享的本质,如果只留下了快车业务,那么滴滴平台无疑变成了另一种出租车平台,对于社会整体的推动将减弱很多,也并没有了什么独特的模式。


因此,平台的整改虽然费事,或许还会得罪很多人的利益,但是是有必要的,为了社会一部分人的刚需,滴滴方应该加强整改举措,不能因噎废食关掉顺风车业务。

或许平台可以加强审核,同意滴滴和个人信用联动,比如和芝麻信用联系起来,如果个人有不良记录,就不能通过审核,另外,还可以建立一套安全有效及时的报警系统,可以在出现危险的时候,乘客和司机都能第一时间联系警方,把定位,个人信息第一时间的无条件的发给警方,就像西方的租车平台可以一键拨打911一样。平台还可以限制顺风车司机每天接单次数,建议每天4-6单左右,顺风车本质就是给车主省油钱的,职业接顺风车单违背原则,这样可以限制一批专业开顺风车的车主,还顺风车本来的初衷。


只有平台方多方联动,利用数据和信用建立起可信可靠的屏障,才能为用户屏蔽掉不必要的伤害,真正服务大众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思想一派


我觉得这事得两说,第一:滴滴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帮助的,只是系统不够完善,不像电信和移动一样将资料给公安备份以防不测!第二,假如没有滴滴打车,她要是路上拦一辆的士或者黑车,如果犯罪嫌疑人正好就是司机,有可能这个案件就真的难破了!起码,滴滴公司有司机的详细资料和用户打车记录的


云一直在动


首先,车主杀害乘客,这个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滴滴引起的,滴滴只是一个平台,他有责任,但不是主要的,只能说失察之责。把一个社会问题的责任归结到一个平台身上这是掩耳盗铃。滴滴平台没了,就没有黑车奸杀乘客了?而且,滴滴平台的出现,最起码得是能找到凶手。在之前这些类似的案件都是些悬案,不了了之。从这方面说是不是要感谢滴滴?因为滴滴最起码能快速找到凶手。如果滴滴取消了平台,估计以后类似案例基本都是悬案,连凶手都找不到!再说说现在的媒体就是瞎报道瞎引导舆论,一点责任心都没有,纯粹是为了博眼球,什么事都是瞎引导。车主奸杀乘客,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是打击一个平台。只治理打击一个平台,无非是治标不治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