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阿波龙”下线,是否意味着自动驾驶的时代到来了?

sodajo


答案是否定的。

在无人/自动驾驶领域,百度本次亮相的“阿波龙”意义比较有限。划时代的意义?那真是远远谈不上的。“阿波龙”充其量最多算是百度在推进无人驾驶/智能驾驶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甚至于这次百度人工智能大会发布的“阿波罗3.0”的意义,可能都比这个看似炫酷的“阿波龙”自动驾驶车辆要大。相比于生产汽车,一套先进的控制系统对于自动驾驶的实现,具有更大的意义。

在有关报道中,强调最多的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量产”,二是“L4级别”。7月4日举办的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宣布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下线。阿波龙自动驾驶巴士是百度阿波罗(Apollo)联合国内客车巨头——金龙客车合作制造的。而李彦宏和百度着力强调的两个点“量产”和“L4”都面临着不小的质疑。

1.首批100辆,暂是没有披露后续生产计划,严格来说,不能算是批量生产(量产),更类似于规模较大的一次实验性生产。而且在百度和金龙推出阿波龙之前,已经有友商推出过类似的车型,投入运营的数量甚至更多。

2.根据他们的自我介绍,阿波龙的技术水平是还不错,但是离真正的L4似乎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几家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的技术水平都在往L4发展。一定要说阿波龙是L4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说法,只不过说服力比较一般,而且会很容易让大家期待过高。(由于L0-L5的标准只有比较宽泛的描述,有些描述没有达成一致的理解)

作为国内在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的百度,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以及产业资源储备肯定是国内领先的水平。但是,题目中说的“自动驾驶的时代”在不加限制的前提下,应该是指着人类社会整体而言的。从这个高度来看的话,百度的阿波罗系统以及刚亮相的包括阿波龙在内的任何产品都很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百度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只属于比较先进的水平,整体而言依然不如类似于谷歌这样的开拓者。同时,百度的产品虽然号称“量产”,但是数量太小,甚至比不过国内外的一些竞争对手投入实验的车辆数量。因此,至少目前为止,百度也不是普及者。百度比较准确的定位只是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大潮的追赶者而已。而至于“阿波龙”的象征意义和实际意义就更小了,从长远的角度看,可能是完全不值一提的。

作为对比,法国的Navya早在2016年便开始无人巴士商业化运营,2017年部署的巴士数量已经超过百辆。英国、瑞士等国家的创业公司,也已经在部署运营无人驾驶巴士。无非他们都没有宣称自己实现“量产”罢了,百度则是旗帜鲜明地表态:自己实现量产。在实际的进度上,百度甚至落后于其国际对手。而在今年二月初二,谷歌已经宣布将于2018年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无人驾驶首次开启商业运营。相比于百度的项目进度,也许谷歌和Navya等企业的举动,更具有代表性意义。

还是那句话,划时代的意义会由两种角色的扮演者来完成:开创者和普及者。截至目前为止,百度推出的阿波龙一样都没占到,所以不管自动驾驶的时代是否来临,跟百度阿波龙没有关系。换句话说,百度阿波龙的下线,对于人类社会进入自动驾驶,什么都意味不了。


镁客网


近日,由百度与金龙客车联合开发的国内首款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的电动巴士正式下线,并将在北京、深圳及日本等地正式进行运营。电影《我,机器人》里威尔斯密斯里那辆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奥迪概念车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现在,拥有同样功能的汽车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那么,代表未来的阿波龙到底是辆什么车?

自动驾驶第四级

为了更好的区分车辆自动驾驶程度的高低,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划分为5个等级,由初级到高级分别是L1、L2、L3、L4、L5。L1是车道保持、自动刹车这样简单的辅助性行驶。在L2中车辆可以帮助你对行驶作出一个变动,比如打转向灯后的自动变道和自适应巡航,这是目前大多数汽车可以做到的水准。更高级一点的L3则是设定目的地后,车辆会自行选择道路行驶,但在遇到干预驾驶的状况时会自动停下,接由驾驶员接管,这在特斯拉和沃尔沃的某些车型已经可以实现。但是在各个国家法规的限制下,这项功能并不能合法使用。L4与L5则是能自动应对突发状况,直至到达目的地,两者之间也只是在特定道路与正常公路行驶的区别。按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与L4经验的不断积累,L5车型的出现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小身型大空间

传统的公交车为了容纳更多乘客,通常尺寸会相当长,但阿波龙尺寸仅有一辆紧凑级车大小。阿波龙纯电行驶里程仅仅100公里,每次充电只需要2小时,续航能力稍有不足。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后,中控台、驾驶座、方向盘都被完全取消。得益于其使用电池驱动,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大部件,车内的利用率相当高。车内座椅呈半环状,可坐8个人,另外车内的走道还能容纳6个人站立,可是只容纳14个人的巴士,真的够坐吗?或许在应用自动驾驶的技术下,多辆巴士能跟随行驶,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它是怎么做到的

早在几年前,谷歌、特斯拉等厂商就开始对L4无人驾驶进行研发,但目前都还处在测试阶段。百度2014也加入这个项目,此次率先将成品呈现出来,主要还是得益于采用AI技术的Apollo软件平台,首先车身两侧及车顶的激光雷达会对周围进行建模,随后多个单目与双目摄像头对物体与交通标志进行识别,然后将传入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最终阿波龙的电子芯片输出对车辆的控制。很显然,完成这样的数据处理与输出是极为复杂的,如果百度Apollo技术在未来能被广泛到指定道路应用,那么将会是交通工具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写在最后

百度的虽然目前只有100台阿波龙进行小规模运营,但L4自定驾驶正式在道路上合法行驶却是汽车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待这项技术成熟,家用轿车也能合法使用L4的驾驶,可以说自动驾驶的时代正在缓缓地向我们走来,而阿波龙就是未来的引领者。


汽车观察家


百度阿波龙的下线对于自动驾驶来说只有一个象征意义,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离我们还有很远。


这两年互联网公司普遍喜欢用高举高打来吸引眼球,时不时就会有一些“全球首发”的消息发布。百度的“阿波龙”也不例外,“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的名号听上去确实很响亮,但根据NHSTA(美国国家高速路安全管理局)的分类标准,L5级的自动驾驶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无人驾驶”。而L4级只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的全自动驾驶,而这个「特定场景」指的是包括地理位置、道路类型、速度区间、环境、气候在内的一系列限制条件。


换句话说,「特定场景」可大可小,限制的条件也可多可少。从目前获得的信息来看,百度“阿波龙”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封闭道路环境,例如:社区、景区、工厂内部等,路况比较简单,行驶的速度也不快(最高不超过40公里/小时)。事实上,在百度发布之前已经有其它的初创公司展示过类似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例如“驭势科技”,这次百度的宣传点只能是“量产”,但目前的产量也只有100辆。百度的无人车是否会成为封闭道路环境中的点缀?大规模商用的前景如何?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


更为关键的是,百度在无人驾驶的布局重心在于它的“阿波罗”技术平台,阿波罗采用类似于谷歌的安卓系统模式,这也就意味着百度需要和众多的汽车制造厂商进行合作以及联合开发。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百度的生态建设并不理想,宝马、奔驰、通用等汽车巨头都选择了自行研发。虽然百度有厦门金龙这样的合作伙伴,但比起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巨头,体量还是微乎其微。


最后,根据无人驾驶行业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个行业成熟还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实现至少需要10~20年的时间。百度这次发布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自动驾驶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各位稍安勿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