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悲壯豪邁的唐詩,開篇兩句14個字有3個地名

在唐詩文學史上,王昌齡的地位很高。尤其是他最擅長唐詩七絕的寫作,被譽為“七絕聖手”。我們對於王昌齡的瞭解,更多的也都是來自他的七絕唐詩。比如“但是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又比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都是經典之作。

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悲壯豪邁的唐詩,開篇兩句14個字有3個地名

我們今天所說到的是王昌齡的另外一首作品,這首作品風格極其悲壯,開篇14個字當中就有三個地名,寫出了雄闊的邊塞風光,更是突出了戰爭的殘酷和艱苦,表達出了戍邊將士們的豪邁志向。且看: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首唐詩的題目是《從軍行七首·其四》,同樣是王昌齡極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最後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極其悲壯,又充滿豪情壯志,堪稱最為出色的邊塞詩歌。

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悲壯豪邁的唐詩,開篇兩句14個字有3個地名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作者在這首古詩的一開始,就把視野投向了千里之外。“青海”、“雪山”、“玉門關”綿延相隔幾千裡,卻被作者統籌在一同幅畫面上出現,作者的胸懷可想而知。

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悲壯豪邁的唐詩,開篇兩句14個字有3個地名

這兩句寫出了千里邊塞,先寫出了青海湖的上空,長雲漫漫;隨後將目光投向遠處,看到青海湖之北橫亙千里的綿延雪山,翻越雪山之後,是一座孤城,而在孤城的前方,就是大名鼎鼎的玉門關。

這兩句寫出了邊塞風光,也直接的反映出了邊塞戰場上的地理格局。在這裡要防禦突厥,要防禦吐蕃,所以這一片廣袤的土地,實際的是邊塞戰場的最前沿。

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悲壯豪邁的唐詩,開篇兩句14個字有3個地名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兩句寫出了作者的豪情壯志,“黃沙百戰穿金甲”,寫出了邊塞守衛之苦,寫出了戰爭的次數之多,還寫出了邊塞之地的荒涼。但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守邊將士們依然有著高昂的鬥志,“不破樓蘭終不還”,不打破來犯之敵,絕不回故鄉!

七絕聖手王昌齡最悲壯豪邁的唐詩,開篇兩句14個字有3個地名

王昌齡這首唐詩最出色的地方在於,抒發豪情壯志的同時,並沒有忘記邊塞戰爭的艱苦。但是,卻正是因為這種艱苦的存在,也才能更加有力的體現出雄壯有力的詩歌悲壯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