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北辰区法院宜兴埠审判庭服务群众二三事

北辰区法院宜兴埠审判庭是个基层法庭。基层法庭是法院为方便群众诉讼而设立的派出机构,对于在此工作的法院干警来说,他们可能接触不到惊天动地的“大案”,遇到的往往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案”,可越是基层法庭越接地气,干警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因为在百姓眼中,他们代表了法律和公正。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到群众家中了解判决执行情况

向左滑动试试→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向当事人了解案情

向左滑动试试→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深入火灾现场拍照取证

向左滑动试试→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向当事人送达传票

向左滑动试试→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当庭和解后,当事人表示感谢

哥,到头了,别滑了!

释法说理

为当事人“现场普法”

“只要是群众诉讼的案件,没有大小之分。”面对记者,北辰区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庭长刘婧这样说到。她告诉记者,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林林总总的法条如同“天书”,再加上案件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有些人的情绪会比较急躁。这就要求法官在工作中必须要有耐心,“群众对法律一知半解,或是根本不懂,他们更在乎‘理’,普法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采访当天,赶上刘婧要去镇里找一位即将开庭的当事人了解情况。刚刚随刘婧一行人找到当事人,就听这位大爷气愤地说:“法官同志,我觉得他们不讲理!我必须找他们谈谈!”

“承诺的事说变就变?我就指这个活着了,你们可不能偏心!”烈日暴晒下,汗珠包裹着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热得人喘不上气来。当事人李大爷(化名)不停地和刘婧说着前因后果,脸涨得通红,非要掰扯清楚到底是谁“不占理”。

“我们是法官,站在中立角度不代表任何一方利益,按照法律去审理案件,请您放心!这么热的天,您别急坏了身体……”刘婧安抚着李大爷的情绪,怕他因为激动而引起不适。可不等刘婧说完,李大爷又像连珠炮一样说了起来。

“我自食其力,从没给国家添麻烦!”李大爷称,他20年前租了某工厂的土地养猪,该工厂之后干起了食品加工生意。猪场的卫生条件与食品厂无法共存,对方执意收回土地。可关闭养猪场对李大爷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经商议,工厂负责人口头同意将空地继续租给李大爷从事其他业务,并保持当时的租金,只要李大爷不影响食品厂日常生产即可。

如今,李大爷将空地改造成厂房当了“二房东”,获得不菲的收入,工厂却因经营不善日渐亏损。工厂的现任负责人打算和李大爷重新签订合约并要求补交数年来的租金。原先和谐的关系被打破,双方最后选择对簿公堂。

“法官同志,咱们得讲‘理’啊!”十几分钟交涉,李大爷翻来覆去就是一个“理”字。此时,大家衣衫都已湿透,刘婧将李大爷拉到阴凉地儿,为他扇着扇子。“大爷,请您相信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但是咱们还是要统一到法律的框架下。以下情况我们必须说明:第一,您的证据不充足,没有书面协议,法庭没法支持您的诉求。第二,土地使用权在法律上归属工厂,对方有权收回土地。第三,您建造的用房明显超标,这也是客观事实。”见李大爷平静下来,刘婧说明了一些现实情况。

听到这儿,刚刚还面红耳赤的李大爷瞬间冷静了下来。“我该怎么办?”李大爷问到。“法庭讲法,需要合法的证据。”刘婧表示,法庭会尽量将双方聚到一起进行调解,前提是李大爷一定要保持冷静,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我确实需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了,这么一说我才真明白!”刚刚还“认死理儿”的李大爷承诺一定会依法搜集证据,不会在开庭前到工厂闹事。随后,刘婧一行人开车将李大爷送回了家,然后又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勘察现场

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熏得焦黑的厂房、摇摇欲坠的房梁、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玩具……这片废墟正在无声地讲述着数月前的一场火灾。

刘婧和同事邓清在和当事人交涉后,踏进厂房进行现场勘查、取证工作。“旁边仓库私搭的线路引起火灾。”邓清告诉记者,这场大火殃及池鱼,给当事人小王(化名)的玩具仓库造成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损失。年轻的小王眼神中写满了无助,自主创业刚刚品尝到收获“第一桶金”的喜悦,一夜间却又灰飞烟灭。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刘婧和邓清在现场仔细勘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勘查工作完成后,两人安慰当事人并告诉他,开庭当天不要遗落相关材料,之后挥手告别。“在几百万元的损失面前,当事人一直保持克制。他愿意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我们不能辜负这份信任。”邓清对记者说。

员额法官数量少,面临的案件数量多,之前的办公条件简陋。说起这些困难,两个人仍轻松地笑着。“苦尽甘来吧,去年一年,我们庭审结了700多件案子,结案率接近90%,而且没有发回改判的。”刘婧骄傲地说。

设身处地

用实际行动温暖人心

“我们这儿确实很难遇到‘大案子’,可选择诉诸法律解决问题的,都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比如离婚案件或者房产纠纷等。”邓清说,每个案子他们都会尽量走访双方当事人,当自己设身处地地看到他们的困难时,即使对方对法律的概念再模糊,也会愿意掰开揉碎给对方讲清楚。

刘婧和邓清想起了以前审理的一起案子。当时,在审理这起两公司种植回收案件中,被告提出反诉,双方矛盾激化,对代为养护的树苗数量及结算金额争执不下。为了避免一方弃养导致苗木死亡损失增大,刘婧和邓清赶紧前往苗圃。调查当天风雪交加,60余亩苗木土地,全靠双脚一步一步走出来。“我们一直觉得搬迁之前的老法庭取暖不好,那天之后我们再也没抱怨过。”经过一天的现场清点,终于查明了苗木的种类和数量,并核实了枯死苗木的数量,以此作出判决,避免了损失扩大。

“原告告诉我们,他们不懂法。我们不仅给他们答疑解惑,还陪他们一起清点苗木数量,这都是他们没想到的。”拿到判决书时,原告说这份判决让他们整个冬天都温暖起来了。

一份冰冷的判决书,却能让人感受到温度,说到这儿,刘婧的嘴角上扬着……

「“小”案子有“大”担当」看北辰法院宜兴埠审判庭如何服务群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