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老子既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哲學的鼻祖。他的《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觀、人生觀以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乃至身心保健等所有領域,是一部蘊涵豐富人生哲理、人生智慧的百科全書。老子在《道德經》探討了一個十分具有現實意義的話題,那就是:人怎樣才能從各種束縛、羈絆、煩惱、痛苦中解脫出來,並獲得最大限度的自由。對於現代人來說,《道德經》無疑是一劑心理保健的良藥。

少私寡慾,知足常樂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西方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認為人的痛苦是從生命的慾望中產生的,人的慾望是永遠也無法滿足的,痛苦與生命是不相分離的。的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物質利益追求的慾望越來越大;隨著社會的開放,人們越來越追求感官享樂;隨著競爭的激烈,人們越來越追求成功。所謂慾壑難填,慾望成了現代人的痛苦煩惱之淵源。人們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的比例逐年上升,焦慮不安也成了現代人心理特徵。其實,嚴重的焦慮不安是強烈慾望的另一個方面,它導致神經症。焦慮不安與慾望成正比,慾望越大焦慮不安就越嚴重,慾望越小焦慮不安就越小,沒有慾望也就沒有不安。所謂“無慾心自安”。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老子主張少私寡慾以把人從痛苦的深淵中解脫出來。少私寡慾,就是要人們把各種慾望 降低到非常有限的程度。生存的需要是人類得以生存和延續的最基本的需要,人的生命要靠一定的生存條件來維持,人的慾望很大程度上是與人的生存條件相聯繫的。正常的慾望是人人都有的,少私寡慾並不是“存天理、滅人慾”,而是反對放縱慾望。老子認為追求物慾情慾的結果不僅破壞了原始社會那種天然樸素的社會狀態,而且干擾了人們的平靜心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經·十二章》 老子認為聲色犬馬只能使人視覺遲鈍、聽覺不靈、味覺喪失,終致心神不寧、放蕩不安、德行敗壞。正常的生活在於“為腹不為目”,只求飽腹,不求享受。人們要力戒過分的感官刺激與發洩,摒棄物慾的誘惑,以確保固有的天真。人的慾望在於人有自身的肉體存在,自然就會產生耳目口腹之慾,就會追求悅耳、悅目、美味、安逸等肉體的感官快樂。而慾望卻又是永遠都不會滿足的無底洞,人們也就貪得無厭。社會的紛爭、個人的煩惱都源於人的不知滿足。慾望——滿足——再慾望……人的一生就陷入這樣的怪圈之中而不能自拔。一旦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產生痛苦和煩惱。而現代社會的攀比之風盛行,人們的慾望膨脹,痛苦煩惱反而比物質文明落後的社會更多。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道德經·三十七章》)

萬物無私慾不爭不鬥,天下就可以自然安定下來。有肉體之身的人如何才能“不欲以靜”,從慾望得不到滿足的煩惱中解脫出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四十四章》)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慘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道德經·四十六章》)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老子認為多欲即野心,人的罪惡沒有比有野心更大的了,災難沒有比貪得無厭、不知滿 足更大的了。人有了野心就會不擇手段去追求,遲早會遭遇大禍。人生的災難沒有比總想得到一切更大了。人如果知道滿足,便不會遭到侮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因此,懂得知足的道理,才能永遠感到滿足。老子的知足常樂成了人們保持心理平衡的秘方。

物極必反,禍福轉化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人們的痛苦煩惱還來自於人們的認知的絕對化,認知的絕對化可能造成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的截然對立,甚至自我分裂。信念的絕對化是一種非此即彼、黑白分明、兩極化的思維認知模式,這種過分簡單化的認知模式導致對事情的絕對化的結論。不十全十美即無價值。對自己、對他人、對環境要求十全十美,不給自己和他人犯錯誤留有餘地。如果事情不象他希望那樣完美,他們就會萎縮,等待遭受拒絕、羞辱。如果他們沒有遭受拒絕、羞辱,他們就認為拒絕、羞辱會在以後出現,或者相信由於他們的錯誤別人會輕視他。這樣,他們把所有可能的壞結果都想出來,由此而產生無用感、過分罪責感、對未來無望、自殺思維等。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在情感上悲哀、內疚、暴躁等,在行為上退縮,生理上失眠或嗜睡、疲勞、注意力無法集中等。認知的絕對化的實質就是看不到事物對立面相互依存的情況。

老子認為一切具體過程都有始有終,一切具體過程都轉化為它們的對立物。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道德經·二章》)

美醜相對而生,善惡相較而彰。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漸消失,即“有”可轉化為“無”;還沒有的事物可以演化誕生,即“無”可轉化為“有”;同樣,“難”、“易”也是相比較而存在,相交替而出現。長短、高低、前後都是既相反又相即不離的。做事做人都要適可而止,避免極端化。理想的人格是剛正而不顯鋒芒,有稜角而無傷人,直率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老子把對立面相互依存的道理用於觀察生活,發現了這樣的道理: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芽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 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經·五十八章》)

老子洞察到了對立面互相轉化的可能性與必然性:禍與福、正與奇、善與妖都是互蘊互換,禍極福反,福極禍反,物極必反。懂得了這個道理,也就能坦然面對困難挫折了。“反者道之動”,欲成先居敗,欲福先處禍,欲得先受損。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道德經·四十二章》)

事物發展不會一帆風順,到了一定界限就會轉到反面,本來要損壞某物,但結果卻可能幫助了某物的發展;本來要幫助某物,結果卻損害了它。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多,多則惑。(《道德經·二十二章》)

委屈反而能保全,彎曲到一定程度就會升直,低窪之處反能充盈,凋敝到一定程度就會 更新,少取就能實得,貪多就會迷惑。人們對待善與惡、難與易、有與無、得與失、利與害、榮與辱等現象要懂得全面分析,看到事物本身就是由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萬物發展過程中矛盾的兩個方面,分別以它對立著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雙方處於統一體中。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老子“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法充滿了智慧,世界的萬事萬物不是絕對不變的,任何事物 無不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有生必有死,有正必有反,有往必有復,有起必有落,有盛必有衰。這對於那些身處逆境或者遭遇不可逆轉的人生挫折的個人來說,老子的辯證法確實能給人心靈的撫慰,讓人在困境中也能發現生命的意義。

《道德經》博大精深、幽渺玄遠,短短五千言卻涵蓋了宇宙所有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