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雍正王朝》中佟国维和张廷玉谁更厉害?

红雨说历史


谢谢!问佟国维与张廷玉谁最厉害有些笼统,他们二人比那方面?比身份,比智商还是比能力?佟国维与张廷玉在康熙帝掌管的中枢权力机构完全是两个角色,佟国维是“国舅、国丈”,典型的皇亲国戚加满洲贵族,应该说是家里人。张廷玉则不同,汉人、奴才,能得到康熙帝的重用完全是靠他的聪明才智,靠他的极深的城府。


【这就是佟国维与张廷玉】

权臣佟国维

佟国维的身份是“舅舅,国丈”,其姐姐顺治帝的孝康章皇后是康熙帝的亲生母亲,其女儿是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雍正帝的养母。所以在有清一代“佟佳氏家族”,特别是到了佟国维这一代最为显赫,又是康熙四十七年上书房首辅,所以佟国维又有“佟半朝”称呼。

康熙四十八年正月,召诸大臣诘孰先举允禩,实出大学士马齐。上召国维,举国维前奏语,问:“尔既解任,事与尔无与。乃先众陈奏,何意?”国维对:“臣虽解任,蒙皇上命为国舅,冀圣躬速愈,故请速定其事。”上曰:“将来措置难易,至时自知之。人其可怀私而妄言乎?”

【康熙皇帝与佟国维】

以上只是大意记录一个事件,康熙四十八年,太子胤礽已经被废,已经致休的佟国维联络马齐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康熙皇帝不太高兴的说道,你已经退休回家,为何还要管朝廷的事?

佟国维大意回道:我虽然已经退休,但是我还是“国舅爷”,不能不管储君位置空虚。康熙帝的意思是朕自有主张,你不要管了。

可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又是一番景象,佟国维极力推荐八阿哥胤禩作为新太子人选出现,最后遭到康熙帝的打击,究竟是真举荐还是佟国维与康熙帝达成了某一个交易不得而知。
【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

宠臣张廷玉

康、雍、乾三朝老臣,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谥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前期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寥寥数语可以看出张廷玉的经历,特别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表现让人耳目一新,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康熙朝大学士、太子师父“张英”之子。

圣祖新逝,胤禛登极,即命张廷玉兼学士衔,协同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克敦等办理大事典礼翰墨,供几筵祭告文字。康雍之交,政务殷繁,谕旨每日下数十次,皆由张廷玉承命应办。若有紧急奏事,胤禛令他入大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而书,或隔帘授几。从此,张廷玉跻身于枢臣之列。


【康熙表扬张廷玉书读的好】

张廷玉在举荐新太子后期登上了权力巅峰,他张廷玉看上去表面上谨言慎行,老成持重,突出表现不多而不善张扬,但其实他是充满大智慧的人物,是本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能与邬思道一样仅有的两个能真正读懂康熙帝和雍正帝两朝皇帝心思的智者。

万言万当,百言不如一默,这句话是张廷玉的为官之道。在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时候就可以看到张廷玉的大智慧:

朝廷上下的皇子阿哥及几百名官员同时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人选,唯独张廷玉做出了独自上“密折”的举动,张廷玉为何能摸透康熙帝的心思?为何敢于挑战号称佟半朝大佬“国舅爷”的佟国维,而且是立于不败之地。
【雍正帝信任的张廷玉】

三朝元老张廷玉

本人以为;佟国维占着“天时、地利”,而张廷玉是“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如果佟国维没有“国丈、国舅爷”这一个身份是无法与张廷玉媲美的。佟国维虽然是官场老手,毕竟碍于康熙情面而得到权力倾斜。张廷玉不然;虽然有父亲张英在康熙朝的名望,可张廷玉能在“康雍乾”三朝得到重用,而且是汉人,不能说不是奇迹。

各位;看到这里不知在你的眼中“佟国维与张廷玉”哪一位更厉害,哪一位是高管中的精英,网友们不妨一吐为快,共同探讨。

(图片来自影视网络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02期总268期)


日尧居


若论厉害,我觉得,还是张廷玉。

“雍亲王府”分析的对:佟国维一半仗着身世身份(康熙的亲舅) 一半仗着心机,拉拢官员,有“佟半朝”之称。

好吓人咧!

不过,大家看,“誉满全朝”的八爷怎样了?

跪满大殿的大臣,对皇帝雍正,又有多少忠心?对给了他们好处的八爷,又有多少忠心?

真令人恶心!

所谓“半朝”,纯是虚架子。

而张廷玉, 奥 ,张衡臣,不结伙,不拉帮派,甚至不邀宠。他,不愧叫“衡臣”。他是整个朝廷的一架天平。他有句话“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因为,出口的就是国策啊。他,处处需公平公正公开,还得为国家稳定发展想良策。

康熙驾崩,张廷玉稳住局面。

太后薨逝,张廷玉巧妙安排,不让“八爷党”通气。

年羹尧势力膨胀,张廷玉想出“调将不调兵”,架空年羹尧。

他,四更叫起,从青年到老年清廉守正,没落一点“不是”。

全是公心!

到八十多了,“糊涂”了,“闹”退休(这也罢了),闹“配享”——配接受皇族祭祀。

记得有个人说:他不糊涂,他想让乾隆烦了,不“配享”。

我很以为然。一个汉人,让满人祭祀个啥?汉人们怎么看?

如此鞠躬尽瘁又毫无过失,大大有功于国的人,岂是只为自家谋利,耍点心机的佟国维略可相比的?


莘县村民


就影视剧的情节来说,《雍正王朝》里面上到皇帝阿哥,下到太监侍卫,个个都是人精,没有哪一个是傻子,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脑袋都是飞速运转,像我这样心大口直的人,一般活不过三集。

那么佟国维和张廷玉究竟谁更人精?

小编觉得佟国维是打暗牌的老人精,张廷玉是打明牌的小人精。水准相同,方式不同。

作为人精,两个人首先胜过常人的一点,就是不自作聪明,他们晓得康熙才是天下第一,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精老大,所以步调必须要和康熙一致。明白了这一点,忠字当头,在起点线上就比八爷,太子要高明若干倍。

两个人表现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张廷玉是明着跟着康熙干,这个和他身份有关,因为他是汉人,是臣,和康熙没有亲缘关系,只有做一个清官,忠臣。

但是张廷玉这种模式有一个缺陷,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跟对一个主子,就只有一条路走到黑,是没有退路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康熙,雍正都对他特别信任,配享太庙。

时任上书房首席大臣、功臣、老臣的佟国维和康熙是老伙伴关系,应该说是年轻的时候一起血里火里滚出来的。康熙对他是绝对信任的。甚至去热河围猎的时候,京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他打理。这是一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耀之极,无以复加的信任。

要知道,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可还没有隆科多什么事呢,康熙可以把所有的事情托付给佟国维,可见两个人的默契要到什么程度。

对于佟国维忠与不忠的立场,我们观众至少可以品出两种不同的结论。

第一次看,肯定很多观众都觉得佟国维是一个倚老卖老,自作聪明,没事乱买马的政治赌徒,他在九子夺嫡期间东奔西忙,组织联络,一心一意地推举八爷,同时还让隆科多作为自己的保险,去烧四爷的冷灶,无奈zui最后被隆科多出卖,在上书房议举新太子的一幕中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玩死。

这是最表面上最肤浅的意思,如果只看《雍正王朝》第11集,从演员表情,动作,以及剪辑上来看,确实看不出什么破绽。

但是,如果根据20集,康熙逝世之前,隆科多去请示佟国维,以及第7集,八爷夜访佟府等剧情连续起来看,就能看出第二层意思。

第7集,追讨国库欠款刚刚不了了之,刑部冤狱又让康熙震怒,这个时候,需要有阿哥出来带头去办事。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事情牵扯到太子,谁去谁就捅了马蜂窝。邬先生让四爷一定不能去,甚至还差点气出走,而八爷夜访佟府,佟国维却是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撺掇八爷一定要去查得个水落石出。他撺掇八爷的表情,穿着,和忽悠隆科多时候的一模一样。

第七集,忽悠八爷场景——

第十一集——

他的黄褂子红马甲一模一样。这是有符号意义的,即这两个场景中佟国维都在干同样的事,要么是撺掇,要么就是忽悠。

注意哈,这里是顶着马甲的,而到了20集,老乌龟就把马甲脱啦——

还记得赵本山的小品台词么——

“小样儿,你以为脱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

这个马甲,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他是在装,是在作秀,是在演,是假的。

有人说,服装这一块我的分析是牵强附会,那是因为他确实没有经过专业的戏剧知识培养,而恰恰本剧导演是非常专业的。有人指出,雍正王朝的服饰不符合史实,导演根本就不是用服装来表现史实,而是由于权斗剧情过于复杂,他使用服装为剧情服务,每个人的服装都经过了精心安排,具有符号意义。

比如我们来看——

第一集,发大水,议事。

康熙的龙袍是深蓝近黑。

诸位皇子中,只有十三阿哥是深蓝,其它都是浅蓝。照理说都是贝子和郡王,十三阿哥并不比其它人爵位更高,用这套衣服不合适,而且胸前的补子是明黄龙补也不合适,所以说这套衣服根本就不是为了重现历史,而是为了标明十三阿哥的角色,是向着康熙的。

接下来,四爷进来了,四爷的衣服也是深蓝近黑——

这是在告诉我们,这个场景里,康熙、四爷、十三爷是正面人物,而其它的都是反面人物。或者说,这几个角色和康熙具有一样的政治目标。

这个不但体现在皇子上,还体现在重要的臣子和皇孙身上,第12集——

上书房三大臣,只有张廷玉是深蓝近黑的服装,而且全剧里他始终穿这一套。

这一集中,康熙又穿着他第一集中深蓝近黑的皇袍。可以推断这几幕可能是统筹到一起拍摄的,所以演员用的服装一致,但是之所以统筹到一起拍摄,也是因为具有相同的意义。可以注意拍摄的角度和穿着的颜色,绝对不是偶然——

左,张廷玉,中,康熙,右,雍正,三个黑衣服在透视的终点,而其他都是蓝色。本来和四爷统一的十三爷的衣服变得有些浅紫,因为他如果也是深黑,就打破了这个稳定的结构,所以做了让步。

后来的剧情中,雍正的儿子,弘时是蓝色,和八爷一致,弘昼是深蓝近黑,和父皇一致,但是没有父皇那么黑,因为这个小弟每天装神弄鬼,心理体贴父皇,表面装傻充愣——

而弘历没有特意用颜色区分,因为他其实很少和另外两位皇兄在朝堂上同时出现,不需要区分,后来他单独出现的时候,衣服袖子上多了两个补子,体现他和另外两个兄弟的不同——

所以,再看雍正王朝的时候,请不要再用历史考证的眼光去批判它的服饰,而是从专业剧作的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导演的深意和特别的趣味。

而从剧情上看,至于佟国维是撺掇,还是忽悠,我们也可以从后面得到明确结果。

首先,八爷按照佟的意思出来查案,放心大胆地逼供肖国兴,要搞倒太子,并且一路直逼太子,审出了结果。

然而对于八爷交上来直接要扳倒太子的这个结果,康熙开始表面上是赞许,然而到了热河行宫,第一件事就是派图里琛亲审肖国兴。如果康熙真的很喜欢八爷,接机搞垮太子,让八爷上位不久行了嘛,为什么要自己再去问?说明康熙压根就不信任,不看好八爷。

而得到了图里琛的结果的康熙,得出的结论是——该死,其心可诛。

这个“该死,其心可诛”,不是骂肖国兴的。因为后面图里琛说,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而康熙说,谁让你杀他。说明,康熙怪的不是肖国兴,而是八爷,康熙已经知道了八爷逼供,构陷太子。至此,八爷也中了邬先生的预言——谁去查太子,谁就玩完。

那么,对于这么清楚,这么危险的一个结果,连邬先生都知道,那么作为在朝为官一生,上书房说一不二的一把手佟国维,他能不清楚?他要是真的爱惜八爷,能上赶着让他去火中取栗?而不是像邬先生爱惜四爷一样劝他去明哲保身?

所以,可以得知,佟老头子是个忽悠年轻人的高手。

知道老头是个穿马甲的高手,事情就好办了。第7集,第11集,他都是分别在忽悠八爷和隆科多,只有20集,脱了马甲,他才是真的在对隆科多说实话,实话就是——听皇上的。

那么他对隆科多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第11集他忽悠隆科多的时候说的话,这里关于冷落,他大概传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我派你去关外,是历练你。

第二个意思是,更重要是要保护你。

这两个意思,其实都不假,然而,无奈隆科多吃不得苦,跑回来了,于是只有先晾着——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佟国维并没有把隆科多当成一个亲人,而是一个政治游戏中的棋子,他不会因为个人情感喜欢他,重用他,或者讨厌他,远离他,而是根据他的职务,位子这些政治资本,来决定他的使用价值。很显然,最开始派隆科多去关外,就是为了坐山观虎斗,等朝廷里乱了,隆科多在关外带兵,那么阿哥们都要求他。无奈隆科多自己跑回来了,暂时没有用,而这个时候,越是没有用的人,底子越干净的人,对康熙越有用。

不过这些道理,隆科多肯定是不明白的,他正委屈着,一肚子火找不到地方撒,他不可能理解康熙,也不可能理解佟国维。

所以,佟国维在和他的对话里,一半真,一半假,真话,是把自己对他的真心都和盘托出,假话就是让他去烧四爷冷灶。你见过谁为你好,让你去买大家都公认的渣渣股,自己去买大家都喜欢的绩优股的吗?

这样做唯一的目的,就是让逆反的隆科多觉得自己的点子不靠谱,向康熙举报自己。而实际上举报是唯一的生路,无论隆科多买四爷,还是买八爷,都是死路。

最精彩的一幕,在12集到来,上书房议新太子,这里其实是康熙和佟国维的双簧,佟国维负责把康熙不想说的话说出来,全面为康熙排忧解难,以及打掩护。

张廷玉是忠臣,是公开反对立八爷,公开保太子的,结果只有张廷玉一个人表态,假如说,这个时候他得到了大家的支持,那么事情就结束了,复立太子,回家过年。然而大家都不表态。这时候,佟跳出来说张是奸臣。他代表了八爷串联了那些群臣的意思,但是他说,比群臣说要好,因为群臣说,就是康熙跟无数人PK,他说,康熙只需要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康熙只要辩倒了佟国维,其他人就不敢开口了。

这个时候,康熙说,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和张廷玉是一样的,也保举了太子。这是康熙在加筹码,告诉大家,张廷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更关键的是,康熙说,他自己也保举了太子。

这也就是间接地告诉那些跟着八爷串联的满朝文武——你们是要和我作对么?

这个时候,一个特写,站在康熙左手边的皇子们,赶紧朝着康熙靠拢,皇子们处于孝道,是必须跟着父亲,康熙选择的。

那么满朝反对意见,瓦解了一半,剩下的是群臣,而群臣的代表是佟国维。

老头还要继续硬钢——奴才斗胆问一句,为什么满朝文武就不能保举八阿哥

一个正常的大臣,敢这样忤逆皇帝,已经是找死了。人家皇帝都说了,我想复立太子,你还问为什么,岂不是自杀么。所以佟爷爷要的并不是答案,只是要达到更重要的目的。

于是,康熙炸他——你真的要我把你老底都掀出来么?

本来说的是隆科多,但是炸出来一个大鱼——

八爷慌了,八爷说,儿臣自愿退出,父皇不要再为难佟国维了。

大家都知道舍车保帅的道理,八爷怎可能为佟而舍弃自己的前途,他只不过是觉得要是佟老头再争下去,没准把自己夜访佟府,和老头一起商量审太子,弄太子的底全部都掀出来,甚至可能担心康熙已经知道,要把这个底子掀出来,牵连自己,所以为了保全自己而退出。

康熙说,你果然贤得是时候,佟国维死心塌地的保举你,你就在这个时候出来保全他。

这很明显不是表扬,是挖苦。

把八爷炸出来,是两个老头最大的目标——你们满朝文武不是串联要推举他么?现在他自己都放弃了,还有谁不服?专治不服!

果然,接下来康熙就补刀——

专治不服。

然后就宣了隆二爷上场。

隆科多说了康熙想说的话——处处请示皇上。

此处省略一万多字,其实康熙想说的是——我还没死呢!你们就折腾,你们也太不把我放眼里了,八阿哥就知道搞关系,还收买人心,互相串联,满朝大臣都是傻冒,乱买马,我想把太子扶起来暂时让你们消停两天,让我慢慢观察选谁,结果你们班都不好好上了每天开party,人家隆科多都知道我是天下第一,你们都白活了!

为什么说康熙和佟是双簧,我们看处理结果——

对佟国维

这么大的罪,结果是回家养老——

养老就是顺利退休,国家发钱养着。家里已经有了接班人,自己又顺利退休,不依然还是佟半朝么,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奖励。

为了突出这奖励,马奇同学跑出来陪衬,说自己也有罪,于是康熙对他的处罚是——

本来佟垮了,马奇就应该是上书房老大,结果排在了张廷玉之后了,而且降两级还发俸一年,这才是真处罚。

一真一假一对比,就知道康熙和佟大爷是在演戏。

还有一件更有意思的事,第12集,隆科多跑到康熙面前去举报佟国维,但是隆科多分明是在诬陷佟国维,佟国维明明告诉他,让他去烧四爷的冷灶,而自己去烧八爷的热灶,并且说热灶烧不好,还容易引火烧身。也就是说,隆科多即便是要正常举报,也应该告诉康熙,六叔让自己去选择四爷,他为什么会告诉康熙,六叔让自己选八爷呢?

隆科多很显然是要把大家喜欢的热灶八爷捧杀致死,让冷灶四爷上位。

这也就可以解释得通前面的一切——

佟国维故意告诉他,你去买渣渣股四爷,我要买绩优股八爷,并且我希望大,你只是一个垫背的小保险而已。换做任何人,听到这个,绝对都不高兴,毕竟大家都不傻。

所以,佟国维这样一逼隆科多,隆科多必然要选择出卖他,取代他,因为大家都觉得八爷好,要选择八爷,自己去选择四爷,如果八爷上位了,自己岂不是死路一条?而现在所有人都围着八爷,六叔也不让自己跟着一起追随八爷,要想活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强势举报,让八爷党通通完蛋,然而只要隆科多为求谋生这么一做,佟国维的目的就达到了——捧杀死了八爷,八爷还对自己感恩戴德,抬举起了自己的家人,还是用苦肉计抬举起来的,满朝文武还没有意见。

《雍正王朝》导演功力无比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好剧,演员也个打个的都是大师,

张大爷的表演者杜雨露老师是表演届的清流——

而佟大爷这个人物的塑造者的表演是否给你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他的扮演者廖炳炎老师,也是大名鼎鼎的《走向共和》中的张之洞——

他也是今天影帝廖凡的父亲

让我们回顾好剧,向真正的老艺术家致敬吧!


HannibalLecter



经典之作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佟国维和张廷玉两人都是官场人精中的顶级人精。不过两个人出的牌不同,佟国维注意的是家族政治的延续,所以不惜以自己为铺垫保证了侄子隆科多的上位。而张廷玉是在当时恶劣环境中,以汉人出身为起点将不好的牌打出四个2两张王的感觉。

这两位职场达人的路并不相同,如果非要对比一番的话,宋安之认为张廷玉更厉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听宋安之来细细解说。

首先我们以表面上的结局定高下

雍正王朝以康熙四十六年为开端,当时佟国维是上书房首席大臣,有着佟半朝之称,还是康熙帝的国丈。而张廷玉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在上书房三位大臣中排行第三,也是最末。

在一废太子再立新太子时,出人意料的发生了康熙打击老八胤禩之举,而老八的最大盟友佟国维也因为支持老八而被康熙呵斥,被下令退休,彻底退出政治舞台。

而猜透康熙心思上密折举荐废太子胤礽的张廷玉接替了佟国维位置,成为了上书房首席大臣,一直到雍正驾崩也是稳坐上书房首席大臣的头把交椅。

表面来看,在九子夺嫡战争刚刚拉开序幕时,佟国维就成为了第一波大战的炮灰,在政治舞台上牺牲了。而张廷玉却成为了上书房首席大臣,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到雍正驾崩。而且还是以汉人身份登上这个头把交椅的,当然是张廷玉更厉害了。

接下来宋安之再进入深层次来对比对比佟国维与张廷玉。

其实佟国维与张廷玉两人的起点和所处的背景压根不一样的。

佟国维所在的佟家是清朝有名的几大家族之一,更是与爱新觉罗皇族世代联姻,其中康熙与佟国维吃饭时那句“佟家与我爱新觉罗休戚与共”就可以反应出佟家的政治地位有多重要了。


而佟国维就是康熙的丈人,有国丈之称。所以说佟国维的起点很高,出自政治家族,又是皇帝的丈人。(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而这也是佟国维为什么费尽心机的不惜与侄子隆科多唱苦肉计,让侄子隆科多来出卖他以换取其稳居高位,来继续延续佟家光荣的原因所在。

若说谋人,佟国维只能通过这种政治牺牲的方式,换取侄子隆科多继续佟家的光荣,并将其延续到雍正朝。但他却忽略了隆科多这个佟家下一任掌门人的个人素质,早年一直刻意打压隆科多,并没有教导到位。只是觉得自己有危险时,叫侄子隆科多夜谈时才说了那句“不要一条道走到黑”的至理名言,后来隆科多果然没有一条路走到黑,八王议政时妄图推弘时上位,却没有像佟国维那样留后手,结果自己身败名裂,佟家也是一落千丈。

张廷玉就不一样了,张廷玉虽然也是官宦世家,但他是汉人。在哪个满人的世界里,起点只能说一般甚至不好,像八王议政时老九骂状元汉人王文昭那般“你算什么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满人的狗而已”,可见汉人身份之卑微。

张廷玉在这种背景下,只能是步步为营如覆薄冰了。但张廷玉谋人的眼光可谓是以不变应万变,那就是忠于皇权,准确来说他不是只忠于康熙或者雍正,而是谁是皇帝就忠心谁,一切以皇帝的个人利益来出发思考办事。就是这一招使张廷玉能始终不倒,还成为了上书房首席大臣,在康熙晚期到雍正驾崩一直都是皇帝心腹,都是皇帝另眼相待的大臣。

而且同样是亲人为官方面,佟国维在即将大厦将倾时是让侄子隆科多出卖他,来换取康熙的信任以稳居高位,延续佟家的辉煌,但只是将佟家的下一代辉煌谋算进去了。而张廷玉弟弟张廷璐牵扯到科场舞弊案以后,张廷玉最后的选择是大义灭亲,获得了雍正的更加信任和器重。

到了最后雍正驾崩以后,乾隆朝张廷玉继续位高权重。而佟家的两代掌门人佟国维和隆科多早已成为昨日黄花,佟家也退出了政治舞台。

由此可见张廷玉的为官之道,用一招忠于皇权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堪称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绝顶高手。而佟国维谋于家族政治的延续,厉害到连康熙也算计进去,最后棋差一招,到了侄子隆科多时彻底翻船,一切算计落空。更像是苦练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本可以是天下第一,结果却是心魔入侵走火入魔,一切都是前功尽弃罢了。

所以说到最后,宋安之赌三包辣条还是认为张廷玉更厉害!

而大家的看法如何呢?评论区见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40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宋安之


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佟国维和张廷玉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两位朝廷重臣都是厉害角色,也都是对朝局有着很大的影响的人物,但如果把这两个人物做一个比较的话,我认为张廷玉应该是略胜一筹。

电视剧当中的佟国维是康熙朝后期的上书房首辅大臣,也是正宗的皇亲国戚,他既是康熙的国丈,也是康熙的国舅爷。佟氏家族和爱新觉罗家族几代联姻,在大清朝是一个势力强大的家族,佟国维在朝廷上下也是党羽众多,人称“佟半朝”,也就是说佟国维的影响可以控制半个朝廷。在这一点上,张廷玉是无法比拟的,张廷玉尽管也算是“官二代”出身,他的父亲张英是大学士,但张廷玉怎么也只能算是“臣子”,和佟国维这个“皇亲国戚”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佟国维入朝为官的起点要比张廷玉高,时间也比张廷玉早,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张廷玉的最终归宿要比佟国维好很多,佟国维因为和八阿哥胤禩结成联盟,为了“拥立之功”和佟家的荣华富贵,支持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犯了康熙的忌讳,被康熙罢官削职为民。

而张廷玉作为朝廷的宰辅,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并且是得到了康熙和雍正,尤其是雍正朝的重用,尽管在乾隆朝受到了排斥,但是最终还是获得了“配享太庙”的殊荣。

在这个方面,张廷玉要比佟国维厉害很多。

但是佟国维也并非仅仅是依仗自己的家族地位才“位高权重”,他能做到上书房首辅大臣,说明佟国维也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电视剧当中,佟国维对朝政的贡献没有太多的描述,但是,却用了一定的篇幅讲述了佟国维的老谋深算和临危不乱,这也是佟国维的“过人之处”。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下旨公开推举新太子,京城四品以上官员,地方二品以上官员都有资格推举太子。

康熙的这个决定,似乎就是为八阿哥胤禩“量身定做”的一样,八阿哥胤禩应该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

但是,八阿哥胤禩还是有一个担忧,这个担忧就是佟国维,八阿哥胤禩是很清楚佟国维号称“佟半朝”的势力和影响力的,如果有了佟国维的支持,他的“太子之位”大概率“十拿九稳”。

但此时的佟国维并没有轻易地倒向八阿哥胤禩,他知道,这个时候他的态度的重要性,但也知道这种“结党营私”的极大风险。他在观望,他要观望的是康熙的态度。

八阿哥胤禩并没有因为佟国维的观望就停止争夺太子之位的活动,除了拉选票,他还请了一个江湖术士来为他造势,一时间“八王大”,“八大王”,“王上加白”的“天意之说”一片喧嚣。

面对八阿哥胤禩的上窜下跳,佟国维一直在观望,他在观望康熙的态度,而康熙的一句:江湖术士的话,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因为他多少也代表一些民意……。

佟国维踏实了,他决定“拥立”八阿哥胤禩。但是他的判断是错误的,他掉进了康熙设好的圈套。

但是佟国维毕竟是在朝堂之上混迹多年,他很快就从康熙的一些行为当中看出了危险。这个时候他的“应变能力”就显现出来了,他顺水推舟的就和康熙达成了一笔交易,以保举他的侄子隆科多出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为条件,配合康熙给八阿哥胤禩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

这算是“败战计”用的比较经典的例子。佟国维的闪光点也就这么一点,当然经过此次的“失败”,佟国维长了记性,所以在康熙的最后时刻,炙手可热的隆科多受到了参与夺嫡的皇子们的争相拉拢,拿不定主意的隆科多找到他赋闲在家的叔叔佟国维讨主意,佟国维告诉隆科多:谁都不要答应!等!等皇上发话,你就把宝全部押上去,因为只有皇上认定的太子才是真太子。

这不得不说佟国维远离朝政之后反而更加清醒了。

现在看看张廷玉。

张廷玉在出身和家族势力上无法和佟国维相比,但是他的能力却是要比佟国维高很多。

张廷玉是以自己的文字能力得到康熙的认可 一步一步的进入朝廷核心的,他的沉稳干练和机敏果敢,受到了康熙和雍正两朝皇帝的赞赏和重用。

张廷玉得到康熙的首肯和重用是在第一次太子胤礽被废之后,张廷玉的那道举荐废太子胤礽复立的密折。康熙对这倒密折大加赞赏:张廷玉的书读的好,好就好在没有忘了圣贤之道!于是,张廷玉就成了康熙朝的上书房首辅大臣。

张廷玉的这道折子,是张廷玉对康熙的心理的分析和对朝局的把握的前提下做出的判断,这个判断充分表现出张廷玉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胆识。

在康熙朝后期,张廷玉是康熙的贴身大秘书,也是康熙的高级参赞,他在康熙第二次废太子以及遗诏传位等重大事件当中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康熙是把张廷玉当做最重要的辅政大臣留给了雍正。

张廷玉此人,年纪比佟国维小不少,但是其沉稳水品却要高的多,他遵循的准则就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作为辅政,高参,大秘,慎言慎行是最基本也是最难做到的行为准则,但是张廷玉做到了。

在雍正朝,张廷玉已经是真正的首辅宰相,位高权重,雍正对张廷玉已经非常倚重,而张廷玉对雍正的忠心耿耿也是无人能比,张廷玉是坚决支持雍正推行新政的不多的几个大臣之一,雍正视张廷玉为心腹肱骨之臣,而张廷玉在关键时刻也是有担当有胆量,没有辜负雍正的信任和重用。

在雍正朝,张廷玉在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联合关外的铁帽子王以恢复“八王议政”为由进行“逼宫”的关键和危机的时候。张廷玉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了雍正,他与八阿哥胤禩的针锋相对,慷慨陈词有理有据的驳斥,让雍正在极度危机的时候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也让十三阿哥胤祥在宫外的布置有了时间。

这就是张廷玉的坚毅与果敢,他的确是赌了一把,但是他赌对了。

综合起来看佟国维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个政客,而张廷玉的水平和格局都要比佟国维高一些。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家。


步武堂


如果比较两人的出身,两人都是当朝元老,当然张廷玉的资格会更老一些,毕竟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但如果比较结局,佟国维的结局恐怕要比张廷玉的结局要好很多,佟国维最后虽然被免职,但他本人实际上是功成身退,更重要的是佟氏家族的利益保住了,而张廷玉,晚年的一系列昏招,差点儿让自己的灭亡。



相比较两人的任务,佟国维的压力实际上更大,毕竟他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佟氏家族,他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自己,更要让自己的家族始终在朝野中兴盛,而张廷玉的压力相对较小,他只需要稳住自己,时刻保住自己的地位就可以,因此在这方面,佟国维要更胜一筹。



换言之张廷玉考虑更多的是自己如何在几代皇帝中稳固自己的位置,但佟国维考虑的却是整个家族要在清朝的体系中永远延续辉煌,因此来自朝野上的任何一个变化,佟国维都要加以注意,尤其是在当年著名的九子夺嫡中,为了未来有一天能够及时反击,佟国维甚至采用苦肉计长时间排斥自己的亲人隆科多,关键时刻又让隆科多去检举自己,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保住隆科多和佟氏家族的再次辉煌,多年后甚至隆科多也进行了冒险,只可惜功败垂成,在整个佟氏家族体系中,家族的掌门人必须要看的更加长远,绝不能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而耽误整个家族的前程。


辽宁资深球迷


在网上有评论《雍正王朝》中邬思道、佟国维和张廷玉三人的谋略做比较的很多文章。这个问题与之相似,问的是佟国维和张廷玉两个人,下面我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佟国维和张廷玉二人没有可比性,因为二人的政治角色不一样,佟中堂倾向于是康熙的政治助理,张中堂则倾向于康熙的政治秘书,佟中堂卷入了党争,而张中堂则没有。在《雍正王朝》中论智慧和智谋佟中堂和张中堂都不差,只是他们施展的局面有所不同。

先说佟国维:

1、《雍正王朝》中佟中堂做了两手准备,一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安排的是自己,暗线是隆科多。比方说胤祥因为受到胤礽密诏调兵进驻行宫事件的牵连被康熙看管起来,回北京后胤祥就被关在了理藩院牢,此时隆科多找佟中堂给安排工作,佟中堂的批示是理藩院的牢头,专门负责看管胤祥,明为看管实为照顾,这不是巧合,实际上在这时佟中堂已经在布局烧冷灶和烧热灶了,虽然将来都是烧一个灶,那就是大清国皇帝的灶,但眼下就得两头烧。

2、康熙下旨议举新太子,这更是佟中堂的精彩布局,佟国维清醒的知道康熙讨厌朋党,而自己身居高位家族势力庞大。预计将来新皇帝登基很难驾驭,早晚是个大问题,得留后路。而康熙又不喜欢胤祀,绝对不会让胤祀当皇帝的,尤其是在与康熙共近晚膳后就越明显。该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主动请辞的办法瞒不过康熙,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有另一条路,就是牺牲自己推荐隆科多上位,保持佟家的地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佟国维选了隆科多上位,是在当时特定政治环境下做出的应对性举措,其实也正合康熙的圣意,这在《雍正王朝》第19-20集时,康熙临终时召见隆科多说的话就能得到证明。

其次说张廷玉

张廷玉没有佟国维复杂,他没有参与党争,没有依附任何一个阿哥,也没有得罪任何一个皇子,一直是中立的。张廷玉认准一点,那就是不管谁当皇帝,自己都拥护。张廷玉政治经验丰富,洞察力强,最明显的是能够准确的猜透皇帝的心思并做出相应的行动,这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例如在协助康熙处理全国最高司法衙门的案件时烧肖国兴的奏章,以及上了一道复立胤礽的奏章等等。


秋爽书斋



一村文艺


佟哥和张哥能在上书房行走几十年,权谋之术自然较常人要高。无所谓谁更厉害,我认为不相仲伯。张哥作为汉臣,天然就不容于京城权贵,因此,他只能压宝在皇上一人身上,不管这个皇上是谁,而佟哥作为皇亲,在京城能动用的资源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要远强于张,因此在立太子一事上,张哥只能和皇上保持高度一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康熙是不愿意立八阿哥的,但又无法揣测出康熙的真实想法,可是又不能明着反对老八,为中庸计,最保险的就是推举废太子老二,无意中跟老邬不谋而合。说白了,就是弃权。这就是汉人儒学里的中庸。

再看佟哥,作为皇亲,他要做的是保持家族世代的荣耀,因此他必须压宝在下一代的皇帝身上,不管下任皇帝是几阿哥。这从康熙宣布大臣们举荐,官员打探佟的意思时,他说:再等等,再看看。就可以证明。当他把宝压在老八身上,康熙约他一起吃饭,送他老花镜,重用他的族人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他压错了宝,于是瞬间把隆科多推出前台,实际上是要壮士断腕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么果断的决心?其实在康熙狩猎的时候,佟哥就已经知道了康熙的真实想法,那就是四阿哥已经进入了康熙视线,剧中有一个就是康熙把蒙古王公送给太子的如意赠给了老四的儿子宏历,这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康熙把弘历立为了接班人,那弘历他爹自然是康熙下任接班人的人选。于是佟哥果断的将侄儿隆科多安排在看守所,为的就是烧13爷和4爷的冷灶,要不,一个总理级别的安排一个正科级,在京城那还叫事?于是才有了后面的隆科多举报佟哥,说白了,这就是他叔侄演的一出双簧,丢车保卒为的就是让隆科多大义灭亲,取得康熙和四爷的好感,延续家族荣耀。而佟哥也借此事全身而退,完美的实现软着陆,一石二鸟,实在是高啊!那佟哥为什么还要导演那一出百官举荐8哥,他明知道康熙已经不信任8哥,看到大半个朝廷的官员都站在8哥身边,会有什么想法?结论只有一个,他要把8哥拉下马,按现在的说法,这就叫“捧杀”。

好了,我就说到这吧,打字太累了,我要去看看叙利亚那边什么情况了。


止于今夕


如果从出身和地位相比,佟国维可以说是完全碾压张廷玉的。

康熙朝时期,以索额图为代表的的赫舍里家族,以明珠为代表的的叶赫那拉家族,以佟国纲、佟国维所代表的的佟家,并称为康熙朝的“三大家族”,其中又以佟家的权势最为显赫、入朝为官的人数最多,甚至可以将其称之为“第一家族”,特别是在康熙朝中后期明珠、索额图相继倒台后,佟家依旧坚挺,并且一直将家族的辉煌延续到了雍正朝时期。

佟国维的祖父佟养正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举家投奔了努尔哈赤,他的父亲佟图赖是汉军旗营成立时后的第一任都统,之后更是长期担任镶黄旗汉军都统的职务,他的哥哥佟国纲也是康熙朝时期的重臣,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中阵亡后,康熙为其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国葬。

而佟国维本人和康熙皇帝的关系则是更为密切,他是康熙皇帝的亲舅舅,因为佟国维的姐姐正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与此同时,佟国维还是康熙的老丈人,他的两个女儿先后也嫁给了康熙皇帝,分别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以及悫惠皇贵妃佟佳氏。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尽管张廷玉和他的父亲张英,先后担任朝中要职,但是他们终归是普通的汉人,而佟国维一家自佟国纲“请归满洲”开始,已经从汉军镶黄旗抬入了满洲镶黄旗,已经成为了满洲人,这一点也是张廷玉无法企及的。

所以在身份和地位上,佟国维是完全碾压张廷玉的存在。


如果论能力而言,两人不想上下,只是擅长的方向不同,并且双方关注和侧重的利益点不同。

佟国维的所有利益的出发点都是向着他的整个家族。

佟国纲战死之后,佟国维成为了佟家的掌门人,同时也是佟家利益的代言人,也正是因为肩上扛着这个家族的利益,使得佟国维更擅长的是从宏观、从大局上去掌控局势。

身为上书房首辅大臣的佟国维,在树立自己的威信,影响朝局,控制朝政走势的能力非常的强,官员们也都拜服甚至依附于他,这也让佟国维赢得了“佟半朝”的称号。

与此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对于自己家人的保护和培养,隆科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懂得什么时候将隆科多压下去,也知道什么时候将其放出来,为的就是能够有人接班自己,继续巩固佟家的势力。

而张廷玉则不同,他的能力表现在了细节之处上,他更多的是站在康熙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这样做既是为了康熙,也是为了自己。

张廷玉没有佟国维如此显赫的出身和家族背景,但是他也非常明白,他想要混迹于朝堂上只能依靠皇帝,所以张廷玉的能力更多的体现在了为皇帝服务上,一方面,他的专业能力的确非常的强,特别是在撰写圣旨及手谕上,几乎可以说是无人出其右,另一方面,张廷玉非常懂得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揣测帝王的心思,因而也能时刻掌握皇帝的内心所想,始终同皇帝站在同一边。

实际上,张廷玉这样做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和巩固皇权,毕竟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只有得到了皇帝认可才有更好的空间去施展,同时也只有更好的保住了皇帝,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

所以,但就能力而言,两人是不相上下,只是因为利益的出发点不同,在能力的展现以及擅长的领域上有所不同罢了。


如果从康熙的角度来看,尽管康熙更加敬重佟国维,但是康熙对于张廷玉是更加的青睐。

实际上,佟国维开始为康熙所排斥主要是在对待太子的问题上,佟国维太过于感情用事,当年佟国纲战死,佟国维一直认为索额图要负主要责任,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佟国维就与索额图势不两立,并且极度讨厌太子胤礽,这也是佟国维不去支持太子,反而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中重要原因所在。

其实不仅仅是在这一个方面,佟国维过度的看重佟家的家族利益也引得了康熙的不满,同时,佟国维确实年龄也大了,康熙皇帝除了为自己的朝政稳定做着考虑,更是为自己死后,新君继位的政局开始做着布局,佟国维并不在康熙的计划之内,所以佟国维被康熙遣返回家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廷玉更加符合康熙的希望和要求,不仅能够按照自己意思处理好事情,同时也能够全心全意的帮助自己的继任者去当差任职,所以在康熙皇帝的眼中,张廷玉得到了更多的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