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作者 / 秋实

9月13日,滴滴再次整顿,宣布为保障出行安全,大陆地区所有滴滴网约车司机,每天出车前均需进行安全知识考核,通过考核后方可正常接单。

离开滴滴夜间服务的第六天,当初说“想它”的很多人已经初步适应了没有滴滴的日子。关于#滴滴 求生欲#的话题讨论又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互联网上,为了响应政府监管和公众质疑,滴滴在产品端上做了不少改变,如增加了一键报警、全程录音等。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一位不愿具名的滴滴客服的员工小A告诉网娱观察(ID:wldygc2016),面对如潮水般的舆论压力,当下滴滴内部显得有些应接不暇,整体比较慌乱。

就这样,滴滴、司机、乘客三者被卷进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不断发酵着。

“我们投入了巨额资金和技术资源建设更完备的科技安全体系,使得安全事故率下降了21%”,程维在滴滴的以“乘风破浪”为主题的2018年年会上曾如此放言道。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不过,两场相隔只有三个月的滴滴顺风车女孩遇害事件让这句话听起来多少有些讽刺,蒙眼狂奔长达六年的滴滴碰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风浪”。

今年,《财富》杂志曾发布“2018年57家改变世界的公司”的榜单,中国大陆分别有三家公司上榜: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和滴滴出行。在没有出现为公众所熟知的两起女孩遇害事件之前,滴滴被不少媒体视为中国较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企业之一,即使批评其垄断的声音一直没有消失过。

据公开信息,成立于2012年,经过17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200亿美元的滴滴已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打车平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科技独角兽企业之一,去年年末的来自日本软银和阿布扎比国家基金共40亿美元的私募融资更是让滴滴估值达到了56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则称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追捧的滴滴,准备最快于今年寻求IPO。然而,上市进程因两条年轻生命的骤然陨落不得不延宕,甚至,滴滴本身也已身处“如履薄冰”的境地。

小A对网娱观察(ID:wldygc2016)表示,在判断司机是否有不当行为时,滴滴已开始明显更“偏爱”乘客。一位司机在搭载一对夫妻时,因通过后视镜往后方瞟了几眼,而被后座乘客投诉为涉嫌骚扰。结果司机被暂停接单,等待平台的进一步审查。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自今年5月6日郑州空姐打车遇害案之后,不能说滴滴完全没有加强对自身安全体系的建设。从那时起,滴滴开始对外招募大量具备丰富经验、头脑反应灵敏的客服人员,小A也是从那时候才加入滴滴的。“你都不知道,为了应聘到这个客服岗位,我前后共经历了五六轮面试,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一个月”,她苦笑道。

在2018年年会上,程维提出滴滴要开始“修炼内功”,只是这突然而至的舆论风暴和监管介入让滴滴失去了阵脚。有些乘客表示“一键报警”的功能并没有获得后台的及时反馈;由国家交通运输部牵头的多部门的联合检查组进驻滴滴;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滴滴就突然宣布要下线旗下所有网约车的夜间服务……

熟悉的“小红灯”又亮起来了——它们通常挂在黑车的车窗前,格外显眼。

虽然滴滴暂时下线了夜间服务,不过城市的马路上依然有着各色车影。在过去的一周内,京城的司机们津津乐道着这样一则传闻:有一行人,在三里屯的酒吧玩的比较晚,结束之后出来打车。迟迟没有叫到车,无奈只好选择非法经营的黑车。本来只有三十公里、正常计费不到100元的路程,结果价钱被抬升到了400。要知道,上一辆黑车司机给他们的报价为500。

在滴滴消失的这几个夜晚里,北京的不少闹市地段多了很多黑车的身影,它们经过驻足在路边的行人时,往往会放慢速度,车窗也会随之自动降下来,等待着夜归人的召唤。小黄车、摩拜、三蹦子的夜间使用率也提高了许多,晚上10点多网娱君行至大望路,十字路口原本较为充裕的共享单车已经被路人一扫而空。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黑车司机的背景错综复杂,有的甚至就是白天在正常跑的滴滴快车司机,例如老王。他对网娱观察(ID:wldygc2016)表示,自己上午跑了几个小时,下午一直没出来,所以就想着晚上跑黑车多赚几个钱。

被问到是否会担心跑黑车被查的时候,他显得很淡定,看起来有些“随性”甚至说是心不在焉的工作态度让人有些费解。“前几个月,北京开始严查非京籍人士跑滴滴快车这块,所以混不下去,只能去干别的喽”,操着一口浓重河南乡音的老王无奈的说道。

拉完这单,老王就决定顺道开往自己远在北六环的出租屋,一路上,他的表情满是疲倦,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息。

除了黑车,滴滴的这波操作也让其竞品如嘀嗒出行、易到、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获得了不小的“喘息”机会,嘀嗒出行甚至连续数日高居IOS免费APP排行榜前列的位置。在嘀嗒出行中,乘客只可以叫出租车和顺风车;而在易到中,乘客有挑选司机和车型的权利;对于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它们比较接近于滴滴的专车服务。

到了夜里接近十一点半,等了十分钟左右,才用易到叫到了一辆简陋的捷达,网娱君在路上跟司机老李打趣道,“没想过去跑黑车吗?那个可比这个赚钱多了吧”,“还从来没跑过黑车,不太敢跟别人要价,如果遇到的是几个男乘客,就更不好开口了”,老李略显腼腆的笑着回答道。

相比老李的“矜持”,来北京发展、刚做神州专车司机一个多月的小张则显得“Open”了不少。“其实我现在就能去跑黑车,如果被查了肯定也会被当做黑车来处理,不过,我觉得去赚那个钱并不值当,如果去跑了,还会担惊受怕的。”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神州专车司机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六点半到上午九点半和下午五点到晚上九点,总共七个小时,跑够五百块钱才能拿到底薪,超出部分会有提成。每天都要早起、一周工作六天的小张开始反思自己来到北京的意义,作为燕郊人的他本来在老家开出租,虽然赚的不多,但好在轻松自由。现在的工作却很辛苦,扣掉房租等开支后也并不比之前好上多少。

无论滴滴是否消失,帝都的夜里始终会有无数个像老王、老李、小张这样的司机开着专车抑或黑车在城市的道路上奔波着。

无论是滴滴,还是司机,他们能够存在都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大量拥有出行刚需的人。当午夜十一点的钟声敲响之后,有在高耸的商务楼中加班码字的城市白领、有在喧闹的酒吧街里举杯狂欢的红男绿女、有在宽阔的体育场内欣赏演出的文艺青年……

小B是北京国贸附近一家网络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他告诉网娱观察(ID:wldygc2016),自己经常加班,最近确实也会遇到十一点之后不太好打车的情况,不过,很快便适应了这种情况。他在手机中下载了神州专车、首汽约车等几个同类型软件,虽然等的时间会长些,但他可以通过提前约车来尽可能的降低时间成本。


滴滴整改中,大都市的出行刚需靠什么解决?



小C是北京四惠附近一家影视文化公司的宣传经理,前几天去奥体观看了华晨宇的演唱会,结束之后也遭遇了不好打车的窘境。她说当晚奥体中心地铁站两边都被各种黑车包围,为了尽早回住地处理工作上的急事,自己直接给黑车司机开价200块钱到高碑店,结果司机觉得距离太远给拒绝了。“最后,我用易到叫到了车,100出头回的家”,小C说道。

滴滴暂时下线了夜间网约车服务,这在最初确实给不少夜间出行的人带来了一定不便。不过,随着他们自身的习惯调整,很快便能在手机里找到替代品,虽然在时间和金钱上的付出会更多些,但就如部分网友所言:滴滴并非是必需的。

在用户粘性上,打车软件跟共享单车APP有类似之处。对于用户而言,它们都属于工具性应用。用户的迁移成本比较低,不太会对平台产生过强的依赖性和忠诚度。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积累用户,但也可能因为遭遇某些重大Bug而造成急剧的用户流失。

遭遇自成立以来最大“风浪”的滴滴开始变得“如履薄冰”。媒体工作者小C告诉网娱君,自从出事之后,她使用滴滴打到女司机开车的频率明显提高了。偶尔遇到男司机,对方也比平常显得更加客气与小心。

夜幕下的北京依旧车水马龙。风波过后,以开车为谋生手段的外来人口的生活也许愈发艰难,而作为乘客的普通人忙着在各自的生活轨迹里酸甜苦辣,没人关心是滴滴拯救了都市出行,还是另一款打车软件成为新的行业老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