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夜貓子”智商會更高?|晨型人和夜型人的7大不同

回想自己的作息習慣,你是以下哪類人呢:

第一類

  • 一到晚上就犯困、覺得疲累,所以他們通常都睡得很早。他們也往往能倒頭就睡,並且很快就進入熟睡狀態。
  • 早起對於他們來說毫無困難,而晚睡對於他們來說十分困難。
  • 對於他們來說“一天之計在於晨”,早晨,是他們一天中狀態最好的時段。

第二類

  • 一到晚上就精神抖擻。他們通常習慣很晚才入睡,且一般需要更長時間才能睡著。另外,他們通常在臨近清晨時分才真正進入最深度的睡眠。
  • 早起對於他們來說十分困難,而晚睡對於他們來說毫無困難。
  • 他們喜歡賴床,需要早起的時候他們會很疲憊、睡眼惺忪。晚上(傍晚過後),往往是他們狀態最好的時候。

心理學家們將第一類人稱為“晨型人”,也被形象地稱為“早起鳥”,而第二類人則稱為“夜型人”,即我們經常說的“夜貓子”。


在這裡我們也來做一個小投票:

你是晨型人還是夜型人呢? (單選)
0人
0%
晨型人
0人
0%
夜型人
0人
0%
處於兩者之間
<button>投票/<button>

曾有調查顯示,成年人中,典型的晨型人約佔總人口的24.7%,典型的夜型人佔26.4%,而其餘的近半數的人都處於兩者之間,有些人更偏向於晨型,有些人則更偏向於夜型。

事實上,除了作息習慣不同,晨型人與夜型人在人格、認知、情緒和行為等各方面都有不一樣的表現。

“夜貓子”智商會更高?|晨型人和夜型人的7大不同


1. 晨型人更有責任心vs.夜型人更喜歡刺激

研究表明,晨型人比夜型人更有責任心,也更容易被別人認為是“好相處”的人。另外,該研究還發現,夜型人的開放性與外向性水平也更高,而晨型人的情緒穩定性水平更高。也就是說,夜貓子們更喜歡新鮮刺激,也相對更喜歡社交活動,但卻更多是被認為不好相處的人,早起鳥們則往往對外界的刺激更不敏感,更平和、淡定。

2. 晨型人更擅長歸納總結vs.夜型人更擅長演繹發揮

研究發現,晨型人的思維方式更為具象,他們相信自身的直接經驗,在此基礎上對周圍的新事物進行分析和理解,即歸納。

而夜型人的思維方式則更為抽象,他們可以根據他人的經驗或是既有理論去理解周圍的世界,即演繹。夜型人的思維方式往往給人感覺更“不接地氣”、更“形而上”。

3. 晨型人更自律vs.夜型人更富有創造力

晨型人與夜型人在處事方式上也存在差異。

晨型人通常更具正義感,自控力也更強。不僅如此,他們也更尊重權威,善於團隊合作。在社交場合中,他們往往表現得談吐得體,舉止適宜,也非常在意自己能否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總體上,晨型人的處事方式是更為保守的。

夜型人通常更有創造力,反對墨守成規。

同時,他們追求獨立,敢於冒險和接受挑戰。此外,他們也不喜歡順從別人,或是隨波逐流。可以說,夜型人的處事方式是更為創新的

“夜貓子”智商會更高?|晨型人和夜型人的7大不同


4. 晨型人學習成績更好vs.夜型人智商更高

“夜型人”往往在短時記憶、認知能力(尤其是空間認知能力)上的表現得更好,智商也更高。但是,那些“晨型人”卻擁有更優異的學習成績。

乍一看,這個結論似乎讓人難以理解。這可能是因為當前的社會規範對於晨型人更有利,夜型人的作息則常常讓他們遭遇諸多不便尤其是學校的學習多以白天的時間為主,這使得夜型人往往在上課時狀態不佳,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他們的學習成績往往不如那些在白天狀態更好的晨型人。

5. 晨型人更不容易悲觀vs.夜型人更多負面情緒

有研究發現,晨型人比夜型人更不悲觀,前者在生活中也更少感到壓力、抑鬱或焦慮,而後者則更多地感受到負面情緒。

6. 晨型人更容易出現“飯困”

在文章一開始,我們就提到晨型人在白天的狀態更好,而夜型人的最佳狀態則出現在夜晚。事實上,有研究發現,晨型人的最佳狀態僅僅保持在上午而已,並非一整個白天。晨型人更容易出現“飯困”,即他們在午飯過後(12點-13點之後)就會出現精力/注意力的斷崖式下跌。

“夜貓子”智商會更高?|晨型人和夜型人的7大不同


7. 比起晨型人,夜型人更有可能暴飲暴食

夜型人比晨型人更容易在晚上有暴食的行為。這一方面可能因為夜型人在晚上更活躍,也會處在有更多人工光源的環境中(比如晨型人已經入夢,夜型人還在燈火通明的房間裡工作或娛樂)。而這會讓原本受自然光減少而抑制的人類行為又變得活躍起來,使人的自控力變差,讓人不自覺地暴飲暴食。

在許多人眼中,“晨型人”不僅更符合社會規範中對於“健康生活作息”的要求,也似乎更有利於人們在這個社會中取得成就(責任心、好相處、成績好、不悲觀)。

但事實上,晨型與夜型之間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就像前文所介紹的那樣,夜型人也有許多優點,他們更開放、獨立創新、敢於接受新鮮事物和挑戰,而晨型人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墨守成規、缺乏創造力。

不過,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結合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與生活節奏來衡量他的作息是否健康,而不是單獨評斷晨型與夜型孰優孰劣。

以上。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